泡山
2011-08-15傅野
◎傅野
泡山
◎傅野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每个周六,都会带一本书,去一个叫南山的地方。
按照现在一个流行的说法,叫泡山。让我这个不时兴的人,却不自觉的时尚了一把。
抛却一周的纷扰,去这样的一个地方,让自己的心,暂时的安静一下,没有了是非的纠结。
这个地方,千年前,一个太子,离开十里莺蝶的都城。这个叫萧统的书生,一呆就是10年,写了本《昭明文选》。
真是感叹他选了这样一个好地方。我以为他还是幸运的。
换了我,也愿意。
之所以这样说,我以为我这样的人,没有大的追求,安静的读读书,写写文字。过俗世的人生,遥想过往。
在山上,经常遇见路边的一株株野花。停下来,凝视久了,便觉得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自己的心里,也别意蔓生。想起诗经里的句子里,心生欢喜。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阳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人与万物,那么远,那么近。有时候,停下来,这样的一种交流方式,倒是能够让自己,多了一些自我的审视。
这样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幸运。自然的想起了陶渊明,这位泡山的祖师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差不多是泡山的最高境界了。
淳朴真诚,冲淡平和、旷洁悠远的五柳先生的意境。都不是我辈所能够参透领悟的。他因为他的静穆,开创了伟大的泡山文学。
即便后来一生都在泡山的柳宗元,怕也只能望其项背。
官场的沉浮,改革的失败,在他泡遍万山清溪后,终究没有放下自己,一生的颠沛流离,在他46岁的那年,在柳州走到了尽头。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这是后来元好问写柳宗元的。和前辈谢灵运和陶渊明比较起来。柳宗元的气度,似乎还是小了些。
兴许是元好问和我一样爱好泡山的缘故,他给自己起了另外一个专门泡山的名字。叫元遗山。
“问世间情为何物”,远遗山把这个答案,一生都留在家乡的那座叫舟山的山上。
柳宗元死了三年后,一个云游的和尚来到了永州,把柳的消息告诉了同样因为改革失败而被贬的好友刘禹锡。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隔帘唯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在当年柳宗元泡过的山上草堂,刘禹锡写下了这样的句子,空寂的意象里,人生不相见的离乱,都被他写得那么从容不迫,安静流淌。
他把自己的感情,都无声的溶解在大山万物。同是泡山,这样的格局似乎要比前者大得多。广大到相知的江湖相忘。
人世沧桑的轮回,在于万物的更替中,刘禹锡通过一次次的泡山,对自己实行了和解。不再纠结,生命还要继续。
刘禹锡最后活了72岁.在那样的一个年代,怕也算是高龄了。
泡山的好处。我想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就像谈一场爱情,一次抵达心灵的写作。
当初热情的满溢,沉痛的叙述。最后都在山与人的对视中,和解了.不再激烈,不再浮艳,苦痛化为山中一抹抹摇曳的枯枝疏影。
萧统帝王还是没有做成,倒是泡了一辈子的山。最后心有戚戚地编了本《古诗十九首》.
怕终究是心有不甘的,不知道他在南山的10年里,活得累不累。
那么多的人生酸苦,都装在他的文字里。不提了。
他也短命,只活了30个春秋。和他的父亲萧衍比起来,他的生命和气场还是小了些。
萧衍文韬武略,皇帝干累了。最后干脆跑到山上盖个庙,出家了,把自己给彻底泡起来。这样的格局,活到81岁便不难理解了。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踪迹
这是韦应物的泡山心得。他的人生与文字,没有那种激越的飞扬与浓情,即使是装满了酒的胸膛,经过他这么一泡,也沉淀为澄潜而无声的微然。
在无数个风雨的早晨,带着一生的疲倦来到南山,带上一本书,泡上个一整天。洗掉自己所有的俗世的纷扰后,悄然离去。
人世的一切提携,最后都在万山寂静中,顿生感激。
也许朴素而核心的东西,总要等到千转百回的风雨过后,方可落落而来。
偶有隐见的波澜,也是山寒叶枯的深秋了.
这样的炎热季节,泡在山上,该是一场提前的深秋晚宴。
生前的缘轻缘重,人世间一切恩怨,其实都是一场可遇不可求的缘分,寂寥处,寸心相知了。
俗世的残缺,又算得了什么呢。
泡在山上。勾连着山涧边的丛生蔓草,放下那份浮躁的喧嚣,自己的人生,不再纠结争辩,仿佛也做实了江山,兀自妖娆。
一种幽微到相忘的相知,怕才是人世最大的留恋与暖意吧。
责任编辑⊙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