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选择译介印度文学的原因
2011-08-15丁富生顾玉凤
丁富生 顾玉凤
苏曼殊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苏曼殊翻译的小说和诗歌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一直吸引着后人对其进行关注和研究。我们知道,苏曼殊除了翻译小说《悲惨世界》和一些西方浪漫主义诗歌外,他还翻译了印度小说《娑罗海滨遁迹记》和诗人陀露哆的《乐苑》一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当时人们都热衷西学的情况下,苏曼殊选择译介了东方印度文学。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至于苏曼殊为什么会选择印度文学作为翻译对象,其中寄予了他什么样的思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在此作一些探讨。
首先,当时中印两国国情相似,揭露印度国家危亡的遭遇,更能警醒国人。苏曼殊之所以选择译介印度文学作品,有个很大原因就是中印两国国情十分相似:中国和印度是近邻,人口都比较多,都处于亚洲大陆,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的艺术文化。两国之间“言其亲也则如肺腑,察其势也则如辅车”可到了近代,中印两国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内派系的激烈斗争导致民族四分五裂,国家时局动荡不安。结果印度沦为英国的一个殖民地,而中国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其境况比印度也好不了多少,此时中印两国可谓是一对难兄难弟。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说“旁倪邻国与我为左右手”。印度社会的过去和现在就好比一面镜子,如果中国人不将其作为参照,进而来反观中国的社会现实;如果没有为争取独立而团结一致、人人自奋、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那么中国就会像印度一样要亡国灭种,沦为异族统治,这将会给中华文明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曼殊还翻译了印度笔记小说《娑罗海滨遁迹记》,作品控诉了英帝国主义对印度人民的残暴统治和血腥屠杀。如文中写的到处是“累累白骨,的的枯颅”,可见英人的残忍程度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说明了帝国主义所谓的“文明”,所谓的“上帝爱人大道”只不过是一层虚伪的面纱,一些动听的词语罢了,他们的实际行动已完全证明他们有着一颗狼子野心。苏曼殊欲以选择翻译这样的作品,来揭露印度存亡绝续的民族危机和国家危亡的遭遇,希冀能够警醒部分国人麻木不仁的灵魂,并能激发他们的革命斗志。否则,长此以往,华夏民族也将会走向相同的结局。
其次,“亚洲和亲会”活动期间,《民报》对印度革命的声援在客观上对苏曼殊的选择,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以宣传同盟会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为宗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舆论阵地。1905年~1910年期间,正是亚洲各国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时期。《民报》的编者们以极大的热情,密切关注着亚洲各国觉醒了的人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而进行的英勇斗争。在此期间,即1907年4月,旅居日本的章太炎、钵逻罕等中印两国的爱国志士,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亚洲和亲会”。该会的宗旨就是“反抗帝国主义,期使亚洲已失主权之民族,各得独立”。当时的入会人员有中国的张继、刘师培、何震、苏曼殊、吕复、陶冶公、罗象陶,还有印度的保什、带氏等人。“亚洲和亲会”成立后,利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作为阵地,发表了许多革命者的文章,从而进行一系列反帝爱国的宣传活动。特别是章太炎,在整个“亚洲和亲会”活动期间,在《民报》上发表了相关文章十几篇,用犀利的文笔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卑劣行径。其中,对印度人民的革命运动,《民报》的反应最为热烈,发表的有关文章也最多。
在1908年6月至10月,当时由章太炎主编的《民报》,接连刊载十二篇有关印度的报刊译文和一份传单。这些文章主要有编者章太炎写的《记印度西婆耆王纪念会事》、《印度独立方法》和《答祜民》等文章;还有译自印度报纸的文章如《印度者印度人之印度》《印度中兴之望》《论英政遏制印度人旅美之外交政策》和《印度国民讨英吉利露布》等。这些文章用大量事实揭露英帝国主义在印度的残暴统治,指出了印度贫困、人民遭难的根本原因就是英帝国主义的入侵,由此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积极争取印度独立自治。《民报》第21期至24期,每期都有几篇印度的报刊译文,占了相当大的篇幅。难怪林承节先生在《<民报>与二十世纪初印度革命运动》一文中说到,“一个外国革命派报刊如此大量发表印度革命报刊的译文,这在当时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苏曼殊与章太炎同为南社中人,也同为“亚洲和亲会”的志士,一个是发起人兼会长,一个又是积极响应者。再加上两人历来关系深厚,两人经常一起合作撰文发表。可以从中看出,苏曼殊选择翻译印度笔记小说《娑罗海滨遁迹记》,并在这一期间连载于《民报》第22、23号上,正是受了章太炎先生及其主编的《民报》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在“亚洲和亲会”活动期间,《民报》对印度革命的声援在客观上,对苏曼殊选择译介印度文学,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再次,印度文化巨大魅力的吸引使然。中印两国文化的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范围早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影响之深不言而喻。印度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不仅在宗教文化和艺术方面有着很好的体现,还在中国文学的发展方面能深刻体现出来。印度文化为中国文学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特别是印度的许多佛教典籍,经深究内典的大师们由梵文翻译成中文后,有相当一部分就成了典雅、瑰丽的带有很强文学性的著作。而这些作品不但为中国带来了许多鲜活的词汇,还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和新的意境。苏曼殊选择译介印度文学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曼殊一直以来对有着巨大魅力的印度文化非常仰慕。苏曼殊的一生同印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印度佛教文化的热爱自不必说,苏曼殊对印度的语言文字和文学方面也是非常喜爱的。苏曼殊在《文学因缘·自序》中写道,“衲谓文词简丽相俱者莫若梵文,汉文次之,欧洲番书,瞠乎后矣。汉译经文,若‘输卢迦’,均自然缀合,无失彼此。盖梵汉字体,俱甚茂密,而梵文八转十罗,微妙傀琦,斯梵章所以为天书也。”苏曼殊把梵章称为天书,由此可见一斑。此外,苏曼殊还将印度视为“哲学文物源渊,俯视希腊,诚后进耳。”苏曼殊曾在和友人通信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要去印度求学。如在《复刘三》信中写到,“曼决心西游印度,专学古昔言文”,在《致邓绳侯》信中写到,“衲今决意于此数年西谒梵土,审求梵学”。除此之外,苏曼殊还十分喜爱印度文学,尤其是迦梨陀娑的作品。苏曼殊是近代最早注意迦梨陀娑并加以推崇的人。他在《燕子龛随笔》中,称迦梨陀娑为“梵土诗圣也,英吉利骚坛推之为‘天竺沙士比尔’。读其剧曲《沙君达罗》(Sakoontala),可以觇其流露矣”。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苏曼殊很受印度文化巨大魅力的吸引。因而,这也是苏曼殊为何选择译介印度文学的原因之一。
[1]柳亚子.苏曼殊全集(一)[M].上海:北新书局,1928.
[2]彭树智.《民报》与印度的独立运动[J].南亚研究.1982,(1).
[3]林承节.《民报》与二十世纪初印度革命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1981,(4).
[4]柳无忌.苏曼殊传[M].王晶垚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