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踏板的产生与运用
2011-08-15于红
于 红
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它的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对钢琴音乐创作和演奏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踏板使得钢琴音乐演奏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加光彩照人。
踏板的产生、发展横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复杂的历史性演变过程,早在1709年,意大利人克里斯托福里就发明了用手控制的踏板。在钢琴上装有些小把手用以调节出现特殊的音响,有的是一些楔子用来出现细致的音响效果。这给演奏带来很大不便。1766年,巴黎的大师维尔贝斯发明了用膝盖来控制的踏板。这使得手得到解放,能够在键盘上自由的弹奏了。后来踏板发展到安装在钢琴腿上,用脚来踩踏板。1783年,英国制琴师布罗德伍德发明了左踏板、右踏板。这一发明大大加宽了钢琴力度变化的空间,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1874年,中踏板诞生,它的出现在技巧上非常有价值。它可以在制音器离开琴弦的情况下不动从而保持住一组音或和弦。到19世纪下半叶,现代钢琴的三个踏板装置:左踏板、右踏板、中踏板基本定型。
踏板的出现以及运用不但丰富完善了钢琴自身,更为演奏者提供了色彩丰富的表现空间。有了踏板不仅可以美化一个音,还可以美化旋律、和弦。当弹奏旋律、和弦需要力度变化、需要增加点厚度、需要“润色”等等的时候,都可借助踏板。同时踏板的延音功能也是对手的某种“解放”,手不必时时保留在琴键上。在音程很宽的连奏旋律中,就可利用踏板帮助曲调的连贯。此外,手指数目有限,能同时弹奏的音也就有限。有了踏板,就可以通过踏板保留一些音,再用手指弹奏新的音,使各种音程关系、更多数目的音能立体的叠置在一起,形成非常丰富的,种种复杂的和声音色,为演奏者提供表现丰富音响的无限空间。踏板的出现对钢琴这件乐器以及钢琴音乐创作和演奏技术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演奏中右踏板使用频率最高,这里就着重谈谈它的几种常用用法。右踏板的运用千变万化,归纳起来,用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按踩踏板的深浅,可分为“全踏板”、“半踏板”、“四分之一踏板”、“四分之三踏板”等。“全踏板”是指脚踩到底之后要全部把音放干净,这是我们最常用的基本踩法。其他“半踏板”等则是要求不把踏板踩到底,只踩一半或1/4,3/4或也可踩到底,而放起时,只放起一半或1/4,3/4,即不要把音响全部放干净,而要保留一部分声音。二是按照用踏板的时间分为:“同时踏板”(踏板正好在弹出音时踩下去)、“音后踏板”(踏板在音的稍后踩下去)、“预备踏板”(踏板在弹出音之前踩下去)三类。
“同时踏板”又称节奏踏板,它要求手与脚的同步性。这种踏板多用来突出节奏,是用来增加色彩的。多用于进行曲、舞曲以来强调特有的节奏型。例如肖邦《b小调圆舞曲》、舒伯特《军队进行曲》等,用踏板来强调拍子和节奏。
同时踏板也可用于和弦出现的地方,以表现果断、有力以及和弦的丰满。例如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结尾处。
节奏踏板还可以用于快速段落以加强某些节奏点或重音处。如贝多芬《悲枪奏鸣曲》的这一段,需在每个标有断奏(重音)记号的八分音符上将踏板踩下,并快速放掉.以加强重音,突出旋律。
“音后踏板”亦称切分踏板、跟随踏板。其作用是使两个音或和弦不间断,又不模糊地连接起来。使用步骤为:弹奏出第一个音或和弦后,踩下右踏板等到下一个音或和弦弹下去的同时抬起踏板,等新的音或和弦弹下去后重新踩下踏板。使用音后踏板时一定要仔细聆听弹奏效果,用耳朵指挥脚,如果听到的声音杂乱而模糊是因为脚踩得太早,把前面的声音留到了后一个和弦中。所以一定要在最适当的时间即手指触键发音之后脚再踩下去,至于准确的时间需要根据乐曲的旋律特点及我们对其音色的要求而定。例如门德尔松的《第一号无词歌》,因为每一拍都改变和弦,所以此处适合用“音后踏板”。
“预备踏板”又称提前踏板,是指开始弹之前就把踏板踩下去,这种踏板多用于乐曲的开始、新乐段的开始,其目的是为了营造气氛。中国作品的弹奏常常用到这样的踏板,以期待“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气氛。如在弹奏《夕阳箫鼓》这首乐曲之前,可使用预备踏板,使所有的制音器都打开,对音乐的出现充满期待。
此外,预备踏板还可以极度的丰富声音。众所周知,钢琴的突出发音特点是发音后,音量只会不断衰弱而不能增强或保持不变,使用预备踏板可以使所有的琴弦在弹奏之前就做好充分准备,这样共振泛音就会充分振动,从而获得声音振动的最佳状态。例如肖邦op20《谐谑曲》开始八小节的两个和弦,要求尽可能饱满的洪亮,此时预备踏板可以用在前两个和弦上,因为两个和弦在和声内容上很类似,并且在弹第二个和弦之前,开始的一个已经足够减弱了,所以不会产生模糊效果。
踏板的运用有其一定的规律:与和声效果有关的踏板运用。和声变换了,踏板就要跟着换。演奏者在演奏时要对乐曲的和声发展进行分析,以选择正确的踏板使用方法。如果对乐曲的和声分析不够准确,那么所选择的踏板使用方法就有可能不恰当,造成声音混乱,破坏演奏的效果。因此正确的分析和声关系到踏板使用的正确与否。使用时必须在每一个新的和声变化之前的瞬间放掉踏板,然后在弹新的和声瞬间精确的踩下踏板。这样声音就不会有明显的间断。因为和声的音响会填满踏板更换之间的空隙,使和声清楚连贯。尤其演奏古典乐派和浪漫派的作品,这种更换踏板的方法增强了和弦的效果,避免了声音的浑浊。
与节奏相关的踏板运用。节奏影响着乐曲所表达的情绪,为传递乐曲情绪所服务的踏板在使用时必须考虑节奏的需要,往往是为了加强节奏的效果而使用节奏性踏板。如演奏圆舞曲时,为了强调强拍或重拍,可以在第一拍上加用踏板;为了保持圆舞曲特有的弹性,踏板不能踩满三拍。
色彩性的踏板运用。在弹奏连续跑动的音阶或颗粒性很强的音时,为了使声音保持清晰,应尽量少用或用点踏法来使声音清晰。踏板的使用要根据作品的音乐性质以及所要求的音色来决定踏板的使用。
与力度效果有关系的踏板运用。为了强调乐谱中某些和弦或乐句时,可用右踏板。
以上从理论面分析了踏板的运用及其使用规律,但由于踏板的使用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在什么情况下以什么速度踩,在什么时候以什么速度抬起,踩多深,抬多高,都会因乐曲、演奏者以及钢琴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要运用好踏板一要有理论基础,二要学会用自己的耳朵去鉴别,正如波兰钢琴家霍夫曼说的,“耳朵指导脚踩踏板”,“脚不过是个仆从、执行者,而耳朵却是向导、裁判和最后的判断标准”。
可见,踏板的合理运用是钢琴演奏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要不断地探索、研究,使音乐表现的更加丰富多彩。
[1](美)约瑟夫.班诺维茨.钢琴踏板法指导[M].朱雅芬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
[2](苏)埃.格尔曼.钢琴踏板的使用及标记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3]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答钢琴学习388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