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民间美术造型手法研究

2011-08-15

飞天 2011年20期
关键词:中原民间美术

牛 峰

在五千年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原其相对封闭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不仅孕育了浑厚的传统文化,还衍生出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中原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一脉相传,造型手法单纯明快、稚拙简朴而又概括、随意,带有原始艺术的幼稚、粗犷和野蛮作风。它们是按照黄河流域民间对造型特有的理解方式,表达人们的审美理想和心理愿望。它的审美要求是朴素的、是与广大劳动民众息息相关的,有人称为“泥巴艺术”“田间艺术”正是对它们的源起最直观的归纳。颇具特色的中原民间美术形式如:剪纸、泥娃娃、礼馍等都因为造型手法上的艺术特色引起了广大艺术工作者和收藏家的关注。

中原年画以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代表,其历史悠久,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造型极富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A、线条粗细结合,形式多变;B、对称构图时对象头部大、身体小,组合构图时比例基本合适,以达到视觉平衡;C、设色以平涂为主,不讲究晕染过渡;D、人物表情塑造夸张、概括。

中原民间泥玩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产地分布十分广泛,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河南浚县“泥咕咕”的造型特点是比例夸张、任意取舍。对强调的部分增加体积对比,对次要部分简化,使形象特征更明确。鸟、兽等动物造型的特点是夸张局部特征,忽略其它部分,使对象的形象明确化。浚县“泥咕咕”的用色也很有特点,设色随意、概括,一般是用黑色、赭石、熟褐等中性色做底,然后用高纯度、高明度的原色或间色画花草纹来装饰。

中原民间剪纸的形态特点不同于以陕西、山东等地为代表的北方风格的豪放粗犷、浑厚纯朴;也有别于南部的疏密流畅、精巧明快,且是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形成了刀工精细,色彩浓艳的严谨风格,形神兼备,这些构成了蔚县剪纸艺术的风格和特色。

河北皮影是广大中原地区的代表,其由驴皮制就,质地较薄透明度高,人物造型淳厚质朴。皮影造型和刻工的风格是服从皮影演出的特定效果,世世代代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在刻工分寸方面把握得恰到好处。其行刀刚直利落、保留透影的黑、白、灰整体处理方式。其造型别出心裁,眉端与眼的线联结成一个弧形,整个线条有节奏、有变化,柔中带刚,鼻下的嘴稍稍斜向上挑,显得既精神又富有弹性。

礼馍是数千年民间面食制作工艺与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特殊创造,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双重功能。礼馍因其制作工具的简单和材料的自然,所以其造型语言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在礼馍制作中常见的造型艺术语言有对比、夸张、装饰等。礼馍的对比有大小、长短、曲直、粗细、方圆、钝锐、繁简等,通过对比使礼馍的形象更加的美观、完善。礼馍的对比是对其形象进行明显的、有意识地夸张使其形象外形变化更强,局部的夸张感更突出。另外,礼馍作者常打破形象正常的结构规律,这种按心中所构想的形象重新组合创作出的形象超出常态、与众不同,达到新颖别致、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中原民间美术源至中原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其创作者也来自民间,他们在创作的时候专注于内心情感的表达,在塑造形象时,往往不是对现实对象的直接式模拟,而是根据自己的心意和目的,对现实的对象进行改造、修饰。在形象的塑造上,他们较多的是因时、因地、因材制宜,相互因借,以概括性的手法展现出物象自然、质朴的本质风貌来。它表现为突出主体,省略细节,即抓住对象主要特征,省略次要的细枝末梢。民间剪纸最能体现这一特色。其中较为典型的有数河北剪纸,造型简练、概括,整体造型对比强烈、大胆省略、不拘小节。取舍就是扬弃,即扬长避短,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民间匠师较好地运用这一辨证表现手法,他们将其造型在心中运筹反复,然后经过一双巧手,从而达到日趋完善的境界。

中原民间艺术家出自民间的平民百姓之中。他们的创作素材就来自他们日常生活中耳濡目详的事物。因为熟悉所以他们在创作这些事物的形象时较少依赖对事物的观察,而是依靠他们的记忆,在作品中注入浓厚的意象成分。这种意象虽然是以感性意象为生理基础,但并不等于感性意象,它具有主观上的真实性。民间美术追求感情上的真,而不同注重形体上的真,“不求形似,只求神似”就是居于此道理。

中原民间美术造型形状的随意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民间匠师技艺高度纯熟,创作时可以随心所欲,顺意而行;一个是创作条件有限,只得因陋就简的进行创作,所以造型不太精确。正因为这两种原因所以民间匠师们创作出来的作品都共同表现出物体造型手法的“漫不经心”或“即兴发挥”以及物体造型上的“俭朴”、“随意”甚至“奇怪”、“怪诞”等特点。河南浚县一带的泥玩具“泥咕咕”在造型的手法上就突出的体现出这种随意性。例如其《狮子》的造型异常简练,只是突出头部威武的感觉,四肢基本上略过,没有考虑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

中原民间美术利用其独特的本土色彩感染自我、感染他人,其美术讲究“以色扶形”,外形结构或图线起到骨架的作用,而颜色除了基本的装饰功能之外,还要负担起支撑骨架、辅助塑型的作用。

色彩塑形上的简化性是中原民间美术的一大特色。民间艺术家们因为制作条件的限制和为了省工、省时往往对色彩进行一定地简化,不追求精致,只求一个大致的色彩感觉。总体风格就象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大写意”,豪迈、沉着,信手拈来,天然质朴。中原民间美术中这种“简化性”的、“以少胜多”的色彩塑型方法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和生产发展水平等原因,中原地区产生了许多的民俗活动,在这些民俗活动中又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应的民间美术用品,这些民间美术用品不但肩负着民俗活动中的相应功能,而且起着为平民大众装饰环境、美化生活的作用。所以民间美术品在色彩上一般都比较响亮、鲜艳,视觉效果强烈、装饰性强,具有很强的美化作用。

那用色热烈、明快的年画,响亮、轻松的泥玩以及用色粗旷、质朴的民间道具等无不体现出中原人民对生活的执著、热爱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

首先,中原民间美术打破自然时间的规律,常把不同季节、时间的物体尽情尽兴地整合起来表现在同一个画面之中。如在“四季平安”的年画,就将一年四季不同时节的瓜果绘于一图以象征丰收吉祥。其次,中原民间美术打破固有的空间的造型规律,喜欢将不同空间的物体组合到一个画面之中。就象虽然人们不能同时看到太阳和月亮,但人人都知道日月轮回的时空规律,把太阳和月亮放在一个画面中,就如同太极图一样,表现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完整的、运动的宇宙时空。

中原民间美术的发展是一个纵向延续的过程,自从其产生后,就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和传承性。中原民间美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其与自然始终保持和谐的具有原生态特征的造物观以独具哲学思辩的东方智慧给其它艺术引出一条发展的航行之轨。另外,与当代艺术的发展一样,中原民间美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对其他艺术的发展总是有着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作用。民间美术追求的概括随意、简化装饰以及空间突破的艺术造型手法给现代设计思潮带来很多启示,再设计的设计观念很多来源于此。因此,在当代艺术指向多元化的将来,由于中原民间美术造型本身潜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和作为本土文化动态再生的文化表征,它仍然具有发展的潜力和多种多样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中原民间美术
美术篇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绿色农业逐梦中原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