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2011-08-15李健兵
李健兵
体育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体育教学始终停留在单纯的技能传授和增强体质的层面上,却忽视了对学生体育精神等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高校教学中体育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历史上中外教育家们都很重视体育的教育功能,一再明确地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育对人身心的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国家《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他们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精神。”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或现象,当它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时,它是低层次的、不成熟的;只有当它进入人的精神层面、意识层面,并影响到人的人格、心理、意识及行为时,它才进入了成熟的科学阶段。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对人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是一种奋勇向前、不屈不挠、健康向上的精神,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以争取精神世界健康自由的心理状态。这种执着的追求常表现为勇气、耐力、意志力等。它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是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正因为体育精神符合人们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意识,同时又是人们体育审美意识的集中概括,已成为人们在运动实践中精神追求的一种目标。它具有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极高的教育价值,能够使人们产生震撼、激励、鼓舞、教育和启迪等一系列审美效应,人们一旦对它有了理性认识,便自觉地接受它的影响,把体育作为一种教育因素,实现身体、心理、精神方面的均衡发展。体育精神是利用体育自身得天独厚的教育契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体育精神的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更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精神对高校学生的全面教育、人格培养就在于:培养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个人行为规范化;培养责任感和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形成竞争、拼搏、信心、荣誉、信念意识;养成公正地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遵从社会法规的良好习惯。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是相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接受体育精神的熏陶,不断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并在体育运动中不断提升、完善自我。
二、培养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内容
(一)艰苦奋斗精神
随着时代的不同,艰苦奋斗精神被赋予不同的内涵。现在所说的艰苦奋斗不再是忍受物质的匮乏和贫困的生活,而主要体现在勇于克服一切困难和永不满足、永远攀登的精神方面。科学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是总的趋势,发展和进步都要靠艰苦的劳动,特别是靠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的脑力劳动所获得。由于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物质生活的明显改善,使当代大学生缺乏承受艰苦的能力和心理准备。为使他们承担起对国家、对民族的重任,必须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思想品质。对此体育具有别的课所无法替代的功能。
(二)拼搏进取精神
体育是一项可锻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事业。竞技体育中的拼搏进取精神十分突出,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推动力。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即使有些竞技体育项目仍是一种游戏,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仅凭体育教学不可能使他们掌握高、精、尖的运动技术,但拼搏精神仍然渗透于体育的方方面面,这是不能以技术水平来衡量的。
(三)集体主义精神
人才的培养首先是社会主义觉悟和道德的培养,体育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供机遇与环境。可以说,我国每个世界冠军都是集体主义的结晶,在国际大赛中,每一个冠军的背后,有多少位陪练的血汗。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教材的选用或教学过程,都应注意发挥这方面的教育因素。集体项目的教学更具有利条件。有些对抗性强的练习,可能使同学之间发生磨擦,但这也是进行教育的好机会。教学实践证明,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一定会对我们将来从事的事业大有裨益。
(四)公平竞争精神
公平竞争精神是体育竞赛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奥林匹克运动的“更高、更快、更强”之所以作为一种高境界的倡导,就在于它体现了竞争精神。这种精神把竞争的激烈残酷与和平的宽松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它是公平基础上的竞争,并在竞争中求得交流与友好。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大学生必须具备这种精神。人际之间既要和谐相处,又要友好竞争,惟有如此,社会以及个人才能不断良性发展。
(五)遵纪守法精神
体育活动有一定的规则,体育比赛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或令行禁止,这与裁判规则的强制性是分不开的。体育的裁判规则正是社会法规和人类共同规范的一种模拟和缩影。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必须遵循相应的裁判规则,违规受罚,获绩得奖,同时也在无形中养成社会契约精神和文明的行为方式。教育专家认为,在青少年中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犯罪率会大大下降。通过这种精神的培养,学生学会了律自己、说真话、干实事、做真人。
(六)开放创新精神
在教育日益走向国际化、社会化、开放化的背景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意识,在时刻整合着校园体育的精神特质和价值向度。因此,校园体育精神必需创新,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江泽民主席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而,弘扬校园体育精神,应当营造相应的体育创新文化环境,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作用和功能,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发扬学术民主。
体育教学与体育精神是互为存在的,大学体育教育中具有体育精神的成分,大学体育教育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对学生们体育精神的培养。新时代的大学体育教育不但是健康教育的首要课程,还是学生身心教育,精神教育的重中之重和有力武器。每一名大学体育工作者都要在思想上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升到精神境界,这样才能把大学体育教育做得更好,进而把大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也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大学体育教育完善体育精神将是新时代大学体育的一个新的课题,也是大学体育教育的一个严峻挑战。每一名大学体育工作者都应该主动肩负起这样的责任,为使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尽自己的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