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因素研究
2011-08-15孙晓明
孙晓明
词汇学习是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重要环节,因为词汇学习贯穿整个语言学习的全过程。影响词汇习得的因素很多,但总的说来,主要包括内在机制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从内在机制上看,学习者对目标词汇的加工水平和加工机制是影响词汇习得的最重要因素。影响词汇习得的外在因素则包括注意因素、词频因素、任务因素、投入因素和语境因素,而外在因素主要是通过内在机制起作用的。
一、影响词汇习得的内在机制
(一)加工水平
Craik&Lockhart(1972)提出了加工深度的假说。这一假说认为,新的信息是否可以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并不在于其在短时记忆中所储存的时间,而取决于认知加工方式的差异,即加工层次越深,记忆保持越好。词汇认知加工分为两个层次:形式加工层次和语义加工层次。由于“加工深度”指的是语义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加工词的过程中,意义层面的加工要比语音层面的加工深,记忆保存的时间也相应要长。
加工深度假说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加工深度假说表明,词汇的深加工即语义层次的加工会带来更有效的词汇习得。从这个角度上说,运用语境法学习词汇的效果要比词表法要好。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学生利用词表法学习词汇,其注意力将主要集中在词汇的形式上,即词形信息、语音信息上,词汇加工停留在形式加工层次上;而语境法需要学生根据语境信息猜测出目标词的语义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将充分利用已知词汇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其注意力集中在目标词的语义信息上,词汇加工属于语义加工层次。语义层次的加工要比形式层次的加工更有助于词汇习得。
(二)加工机制
第二语言习得者与第一语言习得者的最大差别在于:他们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形成了关于客观世界的非常完善的认识。他们无需习得词汇的概念系统,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对应系统已经存在。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第二语言里的词汇形式与母语的语义系统重新建立对应关系,进而实现第二语言形式与第二语言语义之间映射关系的重建过程。很多研究都表明,母语的语义知识、句法知识、语音知识、词语联想模式在第二语言词汇习得过程中都会产生迁移。
因此,对于刚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母语对他们学习第二语言的帮助非常大,学习者可以利用词表法快速习得大量第二语言词汇。但到了中高级阶段,学习者应有意识地避免母语的中介作用,努力建立第二语言形式与第二语言语义的映射关系,建立第二语言的加工机制。要建立第二语言的加工机制,在大量的阅读中利用语境法习得词汇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来说,学习者在语境中遇到目标词,猜测出目标词的意义并验证自己的猜测,之后通过目标词在语境中多次出现实现词汇的强化,加强记忆,获得目标词的第二语言语义、句法、语用信息,建立第二语言形式与第二语言语义之间的映射关系,使第二语言词汇整合进入学习者的心理词典。
二、影响词汇习得的外在因素
(一)注意因素
Schmidt(1990)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注意假说,认为只有语言形式被注意才能实现习得。有意识的注意是将输入转化为吸收的必要条件,只有被注意到的输入信息才能被学习者接受和加工。在作用于注意的因素中,频率是引起注意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显著程度。教学就是要使输入信息中原本不显著的特征变得显著,从而帮助学习者注意并吸收有关信息。在词汇教学或阅读中要让学生注意到目标词,我们一方面可以采取提高生词重现率的方式引起学生对于目标词的注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词汇的字体、颜色等方式来实现词汇呈现的显著性。
(二)词频因素
Nation(1990)指出,学习者对词的形式越熟悉,学习的负担越轻。而生词的重现率会影响学习者对词汇的熟悉度。我们认为,词汇出现的频率越高,学习者的记忆负担越小,对该词汇掌握得越好。柳燕梅(2002)探讨了双字词在教材生词表中出现的次数(即所谓“生词重现率”)对欧美学生学习生词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出现3次的词的拼音成绩比出现2次的好,出现2次的词的成绩比出现1次的好。江新(2005)探讨了词的复现率和字的复现率在非汉字圈国家学生双字词学习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词是否在课文中出现会影响双字词学习的效果,没在课文中出现过的词的学习效果远远不如出现过的好;双字词的学习也存在字频效应,当词频、字的笔画数得到控制时,双字词的学习效果随字的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然而,虽然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频率和词汇习得的效果密切相关,但关于目标词究竟出现多少次才能实现习得的问题,至今尚未获得定论。Nation(1990)指出,词汇的复现率与记忆相关,学习者一般要经过五次到十六次甚至更多的重复学习才能记住一个词。由此可见,虽然我们无法确定目标词出现多少次才能被习得,但我们至少可以确定,词频是影响词汇习得的重要因素,在词汇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提高生词的重现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定期复习前段所学的词汇,当然,这种复习决非仅仅是让学生孤立地重复词汇,而是设计课文复述、情景对话、写作练习等训练方式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另一方面,教材之间的词汇配合也很重要。综合课、口语课、听力课的词汇系统可以相互呼应,这样可以增加词汇的重现率,有助于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效果。
(三)任务因素
Petersetal.(2009)的研究发现,阅读前的指导语中如果包括宣布读后将伴随词汇测试,学习者会在阅读中更加多地运用查字典策略。他还发现,词汇与任务的相关度对于词汇习得有很大影响。相关词指的是在回答阅读理解问题时需要运用的词,即与回答阅读理解问题相关的词;而非相关词指的是与阅读理解问题无关的词。无论是在即时测试或者是在延时测试中,学习者学习相关词的效果更好。
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学生阅读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问题,这样在客观上会起到提示学生注意目标词汇的作用。此外,在学生阅读前我们也可以提示学生关注阅读文本的生词,或是选择一些词汇做为目标词,要求学生在阅读活动猜测目标词的意义并验证自己的猜测。在阅读完成后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词汇训练作业,这些任务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关注目标词汇进而实现词汇习得。
(四)投入因素
Laufer&Hulstiji(2001)提出了投入负担假说(the involvement load hypothesis),把词汇习得过程看作是动机因素和认知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动机因素,主要是指学习者的表达需求,即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目的,需要运用词汇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为了实现表达需求,学习者要开展查找、评价等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对于尚未掌握的词语,他们需要查字典或向老师求教,这就涉及了查找因素。在查字典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区别同义词以及词的义项,就涉及了评价因素。动机因素以及认知活动中的查找和评价因素,就构成了投入负担(involvementload)的三个组成因素。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学习的过程往往会涵盖投入假说的三个组成因素中的一个甚至全部,而学习者的投入负担的不同会影响其词汇学习效果。孙晓明(2005)探讨了投入因素对欧美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研究发现,被试在词汇学习中投入水平不同,则词汇学习效果也将有所差异。作者结合投入负担假说来讨论这一结果,认为被试在词汇学习中的投入水平越高,则词汇学习效果越好。因此,被试在写作作业中学习词汇的效果最好,填空作业的学习效果次之,再次为阅读作业中测试词与阅读回答问题密切相关时的学习效果,而阅读作业中测试词与阅读回答问题无关时被试的学习效果较差。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投入因素是影响学习者词汇习得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从词汇教学和伴随性词汇习得两个方面来考虑提高学生的投入度。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完成句子、完形填空、课文复述、情景对话、自由表达、写作练习等与目标词产出密切相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增加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投入负担。另一方面,在伴随性词汇习得中,如果我们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活动达到扩大词汇量的目的,必须采取一些任务强化手段帮助学生提高词汇习得的投入程度。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目标词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后回答问题。与目标词相关的阅读任务会促使学生注意到目标词并查找目标词的语义,进而习得目标词。
(五)语境因素
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即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Richards,2000:102)。具体就词汇习得而言,语境提供了某个词的特定语义在短语、句子或语篇中得以呈现的实际语言环境。已有的研究已经表明,语境对于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语境更好地了解目标词的意义、用法以及搭配,了解目标词的使用情况。在猜测目标词的意思时,可以借助常识和实例说明、同义词、近义词以及反义词等上下文提示来确定词的意义。同时,利用语境习得词汇最好是在语篇环境中进行。学生在语篇中习得词汇不仅可以实现词汇的语义层次的深加工,还可以了解词汇的用法和搭配,进而实现词汇的产出。
综上所述,第二语言词汇习得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只有这些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第二语言学习者才能习得词汇。当然,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内在机制最为重要。事实上,外在因素正是通过影响内在机制主要是加工水平和加工机制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词汇习得产生影响。
[1]Craik,F.I.M&R.S.Lockhart.1972 Levels of processing:A framework for memory research.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1,671-684.
[2]Nation,I.S.P.1990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New York.Newburry house Publishers.
Nation,P.&Coady,J.1988 Vocabulary and reading.In R.Carter&M.McCarthy (Eds.),Vocabulary and language teaching (pp.97-110).New York:Longman.
[3]Peters,E.,J.Hulstijn,L.Sercu&M.Lutjeharms 2009 Learning L2 German vocabulary through reading:The effectofthree enhancementtechniques compared.Language Learning,59,113-151.
[4]Schmidt,R.1990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pplied Linguistics 11,129-158.
[5]江新.词的复现率和字的复现率对非汉字圈学生汉语双字词学习的影响 [J].世界汉语教学,2005,(4).
[6]孙晓明.投入因素对欧美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3).
[7]孙晓明.第二语言学习者产出性词汇机制研究[J].汉语学习,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