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2011-08-15王颖
■王颖
大学英语听力课是《大纲》所规定的主要课程之一。《大纲》对听力教学要求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提出了两个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即打好语言基础和重视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文章探讨的是围绕《大纲》要求进行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大学英语听力课是《大纲》所规定的主要课程之一。听力测试在各种英语等级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英语学习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听力位于首位。英国教育学家L·G·Alexzander(《新概念》作者之一)曾说过:“听到的再说,说过的再读,读过的再写。”由此可见,听力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如何上好听力课,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下面略谈一下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选择实用的听力教材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当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在听力训练中的自信心。而它的趣味性和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功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一本取材充分广泛、编排科学新颖、练习多样生动的教材对学生无疑有巨大的吸引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纲》对听力教学要求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提出了两个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即打好语言基础和重视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听力教材应围绕这些要求来选择。目前我校选用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FOCUSLISTENING。这套教材着重听力基础技能训练,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体裁多样,内容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步伐,语言规范生动,是一套很实用的听力教材。
二、明确听力训练的目标
作为英语听力教师,应明确听力训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语流中音义辨别能力(即能够识别连读、弱读、省音、失去爆破、同化、浊化等),语言理解能力,根据已有信息进行推测能力,重要信息和关键词的捕捉能力,大意及要点的分析归纳能力,深层内涵的推测能力,对语言知识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
二.教学过程
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在任课过程中才能作到有的放矢。根据教材的编排,笔者采取了如下教学过程:
PARTAMicro-Listening
这一部分主要训练学生易混淆发音的辨别能力,数词,语音语调,在语流中音义辨别能力等。虽然内容编排不多,属于微型训练,却有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因此笔者对这一部分很重视。
PARTBMacro-Listening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篇同一主题的对话或短文,主要训练语言理解能力,根据已有信息进行推测能力,重要信息和关键词的捕捉能力,大意及要点的分析归纳能力,深层内涵的推测能力,对语言知识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等。其练习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多项选择题、判断对错题、填写空缺信息和回答问题。
播放磁带之前,笔者先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让他们看练习。这是很重要的一步。通过练习所提供的信息,学生可大致推测对话内容。而预测,如前面所讲,是很重要的一项听力技能,有诸多好处。笔者曾让学生亲自通过对比来体会提前看题进行预测、然后听磁带、做练习和直接听磁带、做练习的区别,其效果相差甚远。
播放磁带时,一般采取整体—分段—整体的方式。即先从头至尾完整的播放一遍磁带,使学生对对话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并能抓住中心大意,以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二遍分段放音要根据材料的难易程度而定,有时以句为单位,有时以以意群为单位,有些较难的句子会反复播放,学生在此过程中边听边以自己能识别的任何形式以最快的速度记录下完成练习所需的细节;在学生基本完成所有练习后,再次不间断地播放磁带,从而使录音材料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完整的记忆。
检查练习过程中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大多数学生能圆满完成任务。
PARTCOralPractice
神经心理学认为:依靠感觉器官的相互配合,可以提高记忆时的信息加工效果。在听力教学中适当给学生一些口语训练的机会,可以活跃气氛,又能增强记忆效果。这一部分的训练内容都和刚刚听过的对话内容有关,要么让学生归纳本课所学的某种表达方法,要么复述本课对话或短文,要么模仿书上对话自编对话等。由于练习要求具体明确,并给出相关提示,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所以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不错。口语训练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十五分钟。
总之,听力的提高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学习中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除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课下多听多说,如英语教学录像片、英语歌曲、英语新闻和英语原声影片等。另外,还应定期不定期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知识讲座、举办校园英语角等。通过这些有效途径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全面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1]段红鹰.英语听力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心理[C].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1996.
[2]王法吉.《再谈听力微技能在听力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三)》[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