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与任务型语言教学
2011-08-15余睿赟
■罗 琴 余睿赟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西方当代非常流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但在中国的实际教学中决不能照搬西方现成模式。只有秉承其理念、紧密结合中国教育实际与具体教学实践,策略性地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一、困扰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难题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尚不发达,整体教育目前仍比较落后。而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尤其突出,主要表现为:
首先,语言学习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实际运用,而当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这种社会环境是不存在的;
其次,英语师资不足(尤以农村地区为甚),班额偏大,教师通常难以顾及全体学生,同时固有英语教师又水平偏低、工作繁重,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条件落后,先进教学设备缺乏;
最后,枯燥的学习内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繁重的学习任务剥夺了学生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进而形成“学不好——不愿学——学不好”的恶性循环。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提出
为了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在上世纪末开始实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核心课程的英语,必然是此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要求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先进的教学途径”,并明确提倡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秉承了交际教学法的特点,其核心理念就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任务型语言教学正好能够摆脱困扰我国英语教学的难题,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首先,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练习和作业为辅助的教学方式,代之以任务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学生通过参与、小组交流和协作,由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了现在的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其次,任务型语言教学抛弃了传统教学注重语言的结构和形式的做法,强调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创造出语言运用的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突出真实性,使得学习和真实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既完成了学习内容,又解决了实际问题,并体验到了成功,从而增强了学习兴趣;
最后,交互式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运用策略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西方已有很长的实践应用、深入的理论研究,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宝贵资源,但也不能一味地照搬挪用,而应在消化吸收其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实践,针对具体问题,灵活应用,并不断探索创新。
首先,要全面、透彻地学习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切不可望文生义。比如,不能把我们常用的“课堂语言学习活动误认为是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任务”。对于“任务”这一核心概念,由于在研究目的、方法、思想认识、学术背景上的差异,西方学者给出了诸种不尽相同的界定。因而也就形成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实践模式。作为教学实践者,只有对基础理论了然于胸才能在具体运用中驾轻就熟;
其次,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探索、推广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英语教学;同时有要敏锐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通过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实现理论创新;
最后,在具体操作中,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任务设置要依据地域、城乡差别尽量贴近实际生活;话题应能激发学生兴趣;组织形式要丰富多样;学习小组要根据班额和教学内容在人数和成员构成方面合理配置,形成水平高、中、低学生之间的合理搭配,小组成员不能一成不变,要依据情况实行人员调换,但也不能过于频繁;教师讲评与学生活动之间的比重也要根据不同课型、内容和难易合理确定。
总之,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既要注意任务的真实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又要有意识地为某些语言结构的使用提供机会,做到有些语言结构是可选择的,有的选择是唯一的,以此促使学习者语言信息的吸收、消化,帮助他们调整认知图式,实现他们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其意在于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心理机制。
[1]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