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馆的公益性

2011-08-15盘锦市民族文化艺术馆辽宁盘锦124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2期
关键词:文化站公益性文化馆

王 丹 (盘锦市民族文化艺术馆 辽宁盘锦 124000)

浅谈文化馆的公益性

王 丹 (盘锦市民族文化艺术馆 辽宁盘锦 124000)

党的十七大号召加强全党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力打造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个工作在党的群众文化战线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更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在全国城乡努力、扎实、持久地创建“三个文明”工作中的一项利在千秋的基础事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切实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精神文明的许多任务就难以落实。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保证必要的资金”。同时指出:“对政府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应给予经费保证……县、乡应建设综合性的文化馆、文化站”。文化馆作为政府兴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能够得到中央的明确肯定,是对文化馆性质最具权威性的确定。既然如此,那么文化馆公益性功能怎样才能发挥好,并使之得到日益强化,这是一个有必要探讨的问题。

一、坚守文化馆的公益性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首先,我们要从全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回顾和思考。由于自身历史条件和区域的不同,带来的思想、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就存在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各文化馆的情况,并且客观地、具体地、设身处地讨论文化馆的公益性问题,从而才能从中找出共性与个性的差异,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公益性是文化馆成为国家事业单位的特征,只有充分发挥其公益性功能,才能更好地体现政府对其职能部门的基本要求。因此要不分地域,不分大小,不分贫富,无论差异有多大,都应该尽力发挥并不断强化公益性功能,很好地建立起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环境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一个大原则。

坚守群众文化的公益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保障群众文化职能部门(文化馆、站)的全民公益事业性质。二是大力加强公益文化建设。

文化馆是公益文化事业,它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是以公共经费作保障,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文化事业。核心是政府统筹规划和经费投入。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中,一部分文化产品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市场经营,这只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和途径之一。如果让群众文化生活全面走入市场,既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不符合文化价值的全面体现和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次,文化本身的历史性、民族性、大众性、本质上所体现出的也是“公益性特征”。文化的起始和发展是源于人类的智慧和生活,它是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撑,绝不是能用一般的商品属性和市场手段将其包容和引领的。人类文化活动的公共性和群众性才是文化存在的基本形式。文化的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坚守群众文化的公益性,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所得出的结论。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并不是某一定特定历史时期或某一特定意识形态下所独有的,只是其目的、内容、方式和效果不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全民的文化建设,其公益性特征更加明显。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文化事业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坚守群众文化公益性质的前提下,还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有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正确引导文化消费。努力争取让社会人力、财力成为政府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补充,实现政府主导、全民共建的和谐局面。文化馆、文化站要把靠商业经营、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项目投放到社会和市场;在管理机制上,要实现经营体制与公益事业完全剥离,使经济效益服务于社会效益。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群众文化事业坚决不能靠市场的运作或者社会的资助作为主要生存和发展手段,这样做会使其公益性扭曲、变形,人民享有的文化权利就会受到破坏和侵害,群众文化工作以及群众文化工作者就会脱离群众,不受群众的信赖和尊重。

二、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保障文化馆公益性功能

文化馆、文化站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它是处于群众文化建设的最基层、最前沿,是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是组织和实施群众文化活动的枢纽,并同时肩负着专业研究、创作、普及和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规模和活动水平的职能和作用。文化馆、文化站是和谐文化构建的重要阵地,群众文化工作者是和谐文化构建的主力军。但是目前文化馆、文化站却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如专业群众文化干部年龄普遍偏高;文化馆内部管理松散,创新能力不够;有些文化馆有牌无人,形同虚设等。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增加与文化馆职能作用的逐渐薄弱形成强大反差。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首先要改革用人机制,要真正落实实施馆长负责下的岗位聘用制,并进行年终考核制,激发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其次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要由文化部门配合当地政府选拔任用,并做到站站有人、专职专用。文化馆、文化站是专业性较强、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业务单位,在人员调入上一定要尊重本单位的实际需求情况和专业部门的考察意见,并要强化文化馆的内部管理,加大群众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业务工作的提高,提倡敬业、奉献,提高服务水平。无论干什么事业,人的因素总是首要的。文化馆人被人尊称为老师,虽不在《教师法》保护之列,但并非誉美之词,确也都乐于接受。文化馆人身处基层,苦乐甘为,凭心而论,凡还在岗位且能称职者,无一不是在“甘为孺子牛”。有众多执着群众文化事业默默奉献的同志,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热能,用辛勤的劳动体现自身的价值。更有甚者,为能有用武之地而苦苦地期待着、拼搏着,有条件在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在干。没有这样一支队伍,我们的事业不会有今天,这也正是文化馆的老师们值得引以自豪的。

当然有些现象也不容忽视。如改行跳巢者日渐增多。这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是受时下商潮影响的个人行为。队伍日趋老化,素质相应下降,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人们普遍认为所有的付出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所有劳动产品都应该变为商品,并为此不遗余力时,文化馆将如何面对现实,文化馆人将何去何从,这是文化馆自身队伍建设中的重要课题。要稳住阵脚,自重自爱,能否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卑”,“公益性”三个字的分量,此时就显得愈加沉甸甸的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倡导敬业和奉献精神,不断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仍然是文化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发挥文化馆公益性功能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要总结过去文化馆改革中成功的经验,做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特色,创新地开展群文化工作,使各项工作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各级政府部门会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出台,会对进一步发展文化馆公益性功能加以指导和提供相应的保证。公益性国办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属性与依托。强化文化馆的公益性功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必须把这一使命作为深化群文工作者改革的主要内容“精打细造”,切实为把文化馆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文化站公益性文化馆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
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策略
千年的回眸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2)
欠发达地区乡镇(街)文化站现状与亟待解决问题
唱响“工人先锋号”米市文化站获殊荣
浅谈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管理——关于迁西县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莫让乡镇文化站“空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