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项祖华先生扬琴音乐创作的风格特征

2011-08-15袁丽珠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6期
关键词:扬琴艺术风格江南

袁丽珠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谈项祖华先生扬琴音乐创作的风格特征

袁丽珠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音乐艺术风格是指“某一时代,某一民族,某一作家或艺术家的作品中,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及语言运用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格调和特色。艺术风格根源于内容而表现于形式,是艺术家在作品中驾驭题材、构造形象、稳定性、外在性的表现,是艺术家的创作走向成熟的鲜明标志。”①

艺术风格;扬琴音乐、创作风格

艺术风格可分为艺术家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两种。由于艺术家的世界观、生活经历、性格气质、文化修养、艺术才能、审美情趣不同,因而有着各不相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形成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并非抽象、空洞的存在,而要具体落实到艺术作品上;艺术作品的风格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直接根源于艺术家的风格。 当然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艺术风格,这是由于人们在一段时期内受到共同的影响有着比较接近的审美趋向。

一、 项祖华先生扬琴音乐创作风格的形成

项祖华先生在长期的扬琴艺术创作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和特征,他不仅将江南丝竹具有的秀丽、典雅、精致、细腻的艺术风格完美的传承,还广泛地从我国扬琴的其他传统流派中汲取精华,无论是广东音乐扬琴的润饰加花、华彩明快;还是四川扬琴的铿锵有力、雄壮刚劲;或是东北扬琴的吟揉滑颤、刚柔相济,他都能够恰到好处的运用,并逐渐形成自己“细致入微、跌宕多变、刚柔并济、韵味隽永的艺术风格。”②

除此之外,项祖华的作品还十分讲究曲式结构的协调、严谨和形式上的美与统一。

追溯项祖华先生扬琴音乐创作风格形成笔者认为有两方面不容忽视,其一,项祖华生于江南水乡,“江南的山水,吸引了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江南的语音不知倾诉了多少风韵乡情,江南的丝竹不知风靡了多少艺苑知音。”③同样也造就了一代扬琴艺术大师。从项祖华的作品中不难捕捉到蕴含在其中的江南丝竹音乐的气质和风格特点,同样也能感受到其自身所富含的江南才子的端庄、温文尔雅的中庸气度;其二,项祖华早年学习并从事建筑设计,建筑是将点、线、面、体四种基本要素结合,而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结构布局,以优美柔和的轮廓、变化多样的形式和空间的纵深交错营造出一种整体的和谐之美。这些同样能在项祖华的作品中体会到。

二、项祖华先生扬琴音乐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

1.扬琴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笔者这里将项祖华先生的作品按时间顺序分早期(1955~1970)、中期(1970~1989)、后期(1990~),前面已有所提及。

早期创作的作品有《敲起渔鼓迎新春》《南疆舞曲》《快乐的啰嗦》《塞外新春》。这一时期的作品都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俗风情。

中期创作的作品有二十部之多,如选自《白毛女》片段改编的《北风吹》《洪湖随想》《重读雷锋日记》《葡萄熟了的时节》《春满江南》等等,此时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各异,题材体裁不一,这一阶段项祖华先生的创作可谓是更全面、更丰富。

后期的作品有《春兰》《夏莲》《秋菊》《冬梅》等,这时的作品风格上显得清新、脱俗,内容上更加注重人文色彩,体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追求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

2.作品的深入分析和比较

项祖华早期的创作侧重于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如《快乐的啰嗦》,描写我国彝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喜悦情景,彝族民间音乐曲调贯穿全曲,极具乡土气息和民族特点;《南疆舞曲》则是根据南疆维吾尔族木卡姆的艺术特点改编而成的作品。

到了中期,项祖华的创作思想不仅局限于民间传统音乐,除了更加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历史与现实融合外,更具开拓创新意识。

如《林冲夜奔》,根据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所描写的梁山好汉—林冲的英雄传奇事迹刻画而成的,作品从中华传统的美学深处探求具有民族神韵的音乐思维方式,将昆曲音乐的腔韵与西方作曲技法相融合,首创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或西洋管弦乐队协奏,有效地烘托出乐曲的音响效果,使乐曲不仅极富戏剧性、哲理性,更充满了英雄悲壮、阳刚的气质和强烈的震撼之美。

项祖华后期的创作在思想更加追求和谐、纯洁的审美意境,如扬琴组曲四阕《春兰》《夏莲》《秋菊》《冬梅》,将“春、夏、秋、冬”四时胜景托物于“花中四君子”呈现出一派风韵独胜自然风景和“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注释:

①王铁军.邓若蕾《艺术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 第一版.第218页.

②何昌林《三分天下百弦琴》—记国际扬琴学会副主席项祖华教授《人民音乐》.2001年06期.

③项祖华.《扬琴弹奏技巧》.1992年10月.繁荣出版社.

[1]项祖华.《扬琴弹奏技艺》.繁荣出版社有限公司.1992年10月.

[2]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

[3]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8月.

[4]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5]项祖华.《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人民音乐.2001年 第06期.

猜你喜欢

扬琴艺术风格江南
浅析中国扬琴重奏的现状与发展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浅析中国扬琴乐器改革历程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浅谈中国平均律扬琴
我的扬琴学习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