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传统中酝酿突破
——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No.3

2011-08-15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大众文艺 2011年5期
关键词:奏鸣曲乐句乐章

康 乐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广东深圳 518060)

在传统中酝酿突破
——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No.3

康 乐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广东深圳 518060)

贝多芬的创作风格横跨古典和浪漫两个时期。早期的奏鸣曲虽然具有古典时期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但也显示出他的求变之意。OP.10,No.3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这部作品在结构、织体、动机的构造与运用上都具有强烈的独特性,与传统古典时期的古典奏鸣曲相去甚远。

传承与革新动机变形;奏鸣曲式

乐圣贝多芬一生创作的三十二部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音乐界的“新约圣经”,贯穿了他创作的三个时期。在早期的创作中,贝多芬虽然仍在学习、传承着莫扎特与海顿的古典奏鸣曲式,但同时,他似乎已经对这个传统的古典曲式有了新的构想。例如在四乐章的奏鸣曲中,贝多芬逐渐放弃了小步舞曲这个从巴洛克时期的组曲中唯一遗留下来的曲式(即使使用,也与莫扎特式优雅、老练的风格相去甚远),转而以诙谐曲代之。此外,贝多芬在主题的创作与运用上也开始摸索属于自己的道路,尤其在动机创作的运用与变化上已与莫扎特与海顿的传统奏鸣曲大相径庭。

Op.10,No.3

出版于1798年的Opus 10包括三部奏鸣曲。其中No.3,D 大调,是三部奏鸣曲中最大型、也最耐人寻味的作品。作为三部奏鸣曲中唯一的一部四乐章作品,Op.10, No.3在运用传统四乐章奏鸣曲式结构的同时,在主题素材,尤其是主题动机及其变形手法的运用上,展现了高度的创意。以运用简短动机作为创作素材的能力来说,贝多芬可谓作曲家中的佼佼者,在这方面,唯一可以与之抗衡的可能只有J.S.Bach。(贝多芬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Bach的十二平均律的影响)在调性的运用上,贝多芬也是煞费苦心——第一乐章D大调与与二乐章的d小调形成平行调式,以调性的变化将一乐章的粗犷活力与二乐章的沉思冥想表现得恰到好处。其对第二乐章哀恸气息的完美渲染,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调性的成功运用。在第二与第三乐章之间,贝多芬又巧妙地以小调到大调的转换,将悲剧性的二乐章轻松地转换成轻快舒畅的小步舞曲,赋予音乐多层次的对比。

第一乐章Presto的绝大部分素材都是源自开头的四音下行动机(D-A),一开始就出人意表地以八度下行再上行到属音的动机进行,展现了古典奏鸣曲式常见的调性特征。第一乐句在属音A上的蓄意延长加强了对该素材的强调,暗示着接下来的音乐素材将与主题动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略显稀疏的动机在重复的同时,以扩张句子的形式进行发展。第二乐句沿用了第一句的四音主题,以连奏的形式重复四次后,以六度音程自由变化的形式形成第三乐句。第四乐句又回到第一乐句的形态,并伸展到高音区的#F,形成转调的枢纽,预示着新主题的诞生。随后的乐句是这个乐章中唯一与原始动机没有关联的崭新乐思,音乐也借此转向了属调--A大调,进入第二主题。

主题动机变形的运用在此处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第二主题在音符形式上并没有变化,依然是四个下行音,却在节奏上做文章,以节奏的紧凑感来加强音乐的张力。D-A的下行四度动机分别在大调与小调上出现三次后,停留在延长记号的静止之中。贝多芬似乎有意把音乐中的静止作为主题构成的一部分,不断地用对位形式对下行四度动机进行展开,并通过调性摸进和连绵不断的切分节奏,营造出情绪上的紧张感。紧接着的一连串以下行四度音程为主的终止式乐段以及乐章的尾声部分,其素材也是完全取自原始动机。

第二乐章Largo e mesto 被乐评家们誉为整部作品的精髓,被认为是贝多芬的天性与刚毅人格的完全展现。其中所充满的丰富情感与高贵灵魂,是整个乐章的精髓所在。乐章的一开始就笼罩着阴郁低沉的气氛,其沉重和沧桑感令许多钢琴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近乎过分缓慢的速度来演奏。弱拍上的三十二分音符以弦乐式的演奏手法,加重了情绪上的悲凉感,似乎是凄凉的呜咽。声响方面,整个发展部,尤其是低音区的和声比贝多芬之前的任何作品都要厚重,由和声色彩形成情绪上的沉痛感及悲剧性,在尾声营造出恢宏的高潮。乐章的尾声部分,主题动机在极低的音区陈述后,导向了充满戏剧性色彩的上行八度音程,令尾声显得格外有力。从主题动机中提取的素材伴以低音和弦在结束部最后一次形成音域与色彩的对比,结束在深沉的和声中。这部贝多芬早期作品中最具悲剧性色彩的乐章,也成为贝多芬在古典奏鸣曲式上的传承与革新的集中体现。

第三乐章Meuetto为小步舞曲加三重奏的ABA结构,是贝多芬最后一次在他的奏鸣曲中使用该曲式。A段由三个乐句加尾声组成,每一乐句的长度都不相同,形成16(小节)+8+19+11(尾声)的结构。第一乐句在主音结束;第二乐句展开形成一个小型发展部,用一连串上行四度音程对位的形式结束在属音。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再现,旋律在中声部以展开的手法对素材加以强调,在高声部颤音的伴奏之下形成热情洋溢的高点。随着令人意外的“ff”记号,原本温柔的音乐情绪也突然变得戏剧性,在旋律渐强上升的同时,贝多芬又以突弱打断了正在渐强中的乐句,下行回到主和弦,并以主旋律的片段作为素材结束A段。

小步舞曲的三重奏部分在节奏和个性上都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三连音的节奏主导了整个部分,充满了无穷动的节奏感。由两个简练的音符组成的动机,在高低音区之间交叉进行,仅仅运用断奏与连奏的简单手法,就让动机形成了不同的乐句感。而这种在简单动机基础上,运用不同的触键与分句作变化的手法也是贝多芬创作上不可或缺的素材之一。

作为终曲的回旋曲可以说是贝多芬性格特征的另一展现——滑稽、幽默又充满了讽刺感。全曲为传统的ABACADA+Coda结构。穿插其中的三段插部与其说是新素材的出现,不如视作主题的变奏更贴切。第一乐句的动机精炼得近似格言(#F-G-B),像捉迷藏一般伴随着休止符重复着,令人不禁迷惑的思索——到底有没有主题?在哪儿?整个乐章似乎都被一个迷思所捆绑,让人在音乐中不停地猜想、寻找。第七小节B小调上的假性终止式显然是有意的给音乐加入幽默感,目的是带出后两小节极富表情的回答式乐句。这个带有延长记号和终止的乐句虽然优美却稍显平淡,只有对情绪恰到好处的把握和处理才能体会和展现隐藏其中的幽默感,而过度的情绪渲染只会适得其反。精炼的动机重复三次后,音乐被导向了另一平凡的终止式,伴随着令人意外的解决式。

就取材和织体而言,Op.10,No.3的回旋曲是贝多芬创作至此最复杂的乐章。短短几页的长度综合了多变的情绪和复杂的织体变化,其分量几乎与第一乐章不相上下,而音乐中不时出现的幽默、甚至怪诞感却适时地缓和了乐章中原本沉重的气息。

结语

Op.10,No.3在当时可谓打破传统的尝试,但这种全新的创作被当时的一些音乐评论家认为过于激进和冒险,甚至批评作品中“太过丰富的题材导致贝多芬在思想情绪的表达上变得混乱、无序,从而导致该作品变得做作又模糊。”事实上,“太过丰富的题材”的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贝多芬只是充分运用了各种手法让简单的动机得以丰富的变化,而并非加入新题材。在看似混乱的乐思之间,实际隐藏着紧密的联系,也蕴含着贝多芬的巧妙安排。这种以相似的动机发展成不同乐段的手法,在当时是很难以技术性的言语来描述的。也正因为如此,Op.10,no.3成为贝多芬早期最具争议、也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

[1]Rosen.Charles.The Classical Style.Norton&Company. New York.1972.

[2]Kirby, F.E. A Short History of Keyboard Music. The Free Press,New York. 1966.

[3]Apel, Willi, ed.,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44.

[4]《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时代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奏鸣曲乐句乐章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手机上的奏鸣曲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饥饿奏鸣曲
呼噜奏鸣曲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
祭献奏鸣曲(组诗)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