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白”在书画中的艺术美

2011-08-15安阳市工人文化宫河南安阳455002

大众文艺 2011年4期
关键词:接受者艺术作品笔墨

祁 燕 (安阳市工人文化宫 河南安阳 455002)

“空白”在书画中的艺术美

祁 燕 (安阳市工人文化宫 河南安阳 455002)

空白,可以总结为书画作品中笔墨没有涉及到的地方。中国画最大特点除了用线条来表现画面的物象形态,用水和墨色的相互搭配组合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空白在画面中所占的比重非常突出。同样,在书法艺术中,空白的地位亦尤为重要。

中国画;书法;空白;笔墨

概述

中国古典艺术中的空白是中国古人对宇宙,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独特体验,体现了中国古人特有的宇宙时空意识和崇尚空灵悠远的审美价值取向。书画中的“艺术空白”也如此。“空白”并不是纯粹的空无,反而是一种意义上的连续,是艺术境界的一个重要要素:“空白”美的产生,也依赖于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审美法则的运用。有的可能则什么也不表示、是一种感觉、一种印象、一种精神。

一、“空白”在书画中的表现

中国绘画靠的是线条和笔墨这一特定物质表现手段来表现艺术的,而这一物质手段因受具体条件的限制只能表现作品有限的内容无法通向无限,中国的艺术家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使有限的艺术物质手段能够代表无限的艺术蕴涵,他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空白,正是这些艺术空白使得我国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气韵生动、含蕴空灵、历久弥新。

正是因为中国画艺术中意境的生发是中国艺术作品空白产生的主要根源,因此,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艺术的空白性特征。从中国艺术的意境特征出发,中国画空白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指艺术创作中的实境是完整的显态形象,有象有形的部分和无象无形的部分互相生发,使审美观超越有限的物象,以空白涵盖万有的艺术意境。在中国绘画中,很讲究画面层次的丰富性和视角的转换变化,不使主题在画面上完全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与物象的交融所构成的富有特征和个性的艺术形象,追求隐藏在象以外的象外之象。未画出来的那部分要使接受者从画面上有限的形象后面去想出来,做到画外有画,使人回味无穷。

二是指实境本身出现局部空白或虚化,有形的形式和内容与无形的形式和内容互相衬托,相映成趣,形成完美和谐的艺术体系。这时的空白既表现为画中特定形化部分所形成的空白,即画内空白,也表现为包含无限的画外空白。两者共同要求艺术作品不宜作得太满太实,而要留有必要的艺术空白,最大限度地丰富和充实隐藏在言意之表后面的深层意蕴,激发接受者的鉴赏兴趣,让他们在相象天地中去细细品味那些渗透在作品之中的人生哲理,从而获得无限的美感。

中国的书法都是主要以笔墨纸和水为工具和材料,不仅书法是以黑色线条写在白色纸上的艺术,绘画的画面首先也是黑、白两色的,在黑色之外才谈得上其他色彩。后来其他色彩的重要性越来越不被重视,甚至只用水和墨作画。因此,色彩实际上主要也是黑、白二色。在书法和绘画中,黑白二色是他们的主体和背景,且空白处的白色很多时候都有其重要性。这种黑白二色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书画的黑白艺术。空白与字,画的实形构成了矛盾的两个方面。以中国书法而言,黑与白的分布,形成了其特有的空间形式美,不仅每一个字在一个空间单位内由点,线的组合所形成的字形中有不同的空白,还有字与字和行与行之间的空间变化,以及整幅的四周留白或整幅的大块留白。

形象以外的无象之处,其实也是一种形,它代表着某种实物或隐藏着的某种情思。客观存在是空景,是眼睛看不见而心灵可以感应到其存在的艺术形象。它既是无形,也是有形。它是书画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画的空白处也是画,字的笔画断处亦见精神。所以也可以说,中国书画的实形之妙都源于虚处空白。空白之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哲理和审美情趣。

二、感知“空白”

从古到今,空白艺术和空白意识的逐渐形成与发展,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冲击下的必然结果。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作为论述黑白关系的经典,对空白意识的产生起过决定性作用。还有道家的“有无相生,无为而用”的观点,则是空白意识的主角之一;释家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文学当中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论等等,都无一例外地影响到了书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空白意识的形成和自我觉醒是不可阻挡的。

很显然,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没有关于“空白”的具体理论。但其实只要我们稍微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如果按性质来区分,我们书画当中的空白也是有所区别的。

首先是有象空白,这种空白大都是比较抽象的,也只有抽象,才能包容下无限的外延。不过,山水画中的空白,大多数都有其具体形象,用空白表现天光水色,缭绕云雾是常见的,也是慢慢在绘画意识当中被人所熟悉和习惯的。

山水花鸟画中的某一处空白,可以是水,可以是天,可以是烟,可以让观者用无穷无尽,毫无顾忌的想象去填补,去演化,这个空间大得无法形容。另外就是我们常见的飞白,这种形式一般不能算作空白,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意到笔到墨不到的产物,虽然它是白的,但它还应是笔墨形态自身的一部分。

还有则是我们时常不太意识到的象外空白,也可称其为观念空白。这种空白严格地说并非归属于视觉形态之内,而是存在于视觉形态之外的存在于我们潜意识中的一种产物。我们常说,纸是有限的,笔墨是有限的,而空白则是相对无限的。因为象外空白不仅以平面的方向扩大画面空白,而且把空白引向纵深,使空白占领了三维空间,也占领了我们的想象和意识空间。

三、“空白”艺术之接受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画贵神,诗贵韵,可以说,空白处处,则处处神韵。留有空白的艺术作品所形成的艺术魅力,不仅是创作主体劳动的结果 ,还要靠接受主体用心的投入。接受主体在欣赏作品时,必然要把自己的感情,意趣,和审美经验投射到作品中去。

(一)“空白”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一种艺术,一目了然,只是干巴巴地表达事物,没有想象的余地,不能启发观赏者的想象力。那么这样的艺术就比较死板,就缺乏生命力,而启发接受者想象,启发其神游的,一定是那些留有空白的艺术作品了。一部留有空白的以想象为桥梁,有效地填平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横垣的鸿沟的艺术作品就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光的不同折射和色的不同组合,正是虚处空白才为接受者留下无限的思维空间,从而引发接受者产生渺远无限的想象和情思,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

(二)审美体验填补作品“空白”

就艺术作品而言,要把握艺术作品的空白意义,靠理性的审阅分析恐非易事,因为它不以形象而且是以主观的情感为审美终端。中国古代画论面对这种困境,从读者角度提出了“味”,“悟”的接受方式。

猜你喜欢

接受者艺术作品笔墨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如何认识一件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方式的新视角
笔墨名家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