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欣赏的各种方式
2011-08-15张辽艳渭南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张辽艳 (渭南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陕西渭南 714000)
音乐欣赏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音乐会、音乐讲座、音乐电声欣赏外。平时我们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大型的庆典活动,还有我们也可以自己陶醉在自己的美妙声音中,甚至在舞池中我们也可以随音乐翩翩起舞。这些都可以说是音乐欣赏的不同方式。根据音乐欣赏活动得不同方式,可将音乐欣赏分为三种类型,主动型、被动型与参与型。
一、主动型音乐欣赏
主动性的音乐欣赏,主要指剧场音乐会、音乐讲座和以电声为音乐媒介的音乐欣赏方式。主动型的音乐欣赏是狭隘的音乐欣赏,是严格意义上的音乐欣赏。这种欣赏方式是音乐者预先考虑好,有选择地以音乐作品为审美对象所进行的音乐欣赏。欣赏者把音乐作为完全意义上的艺术,主动地进行欣赏,最大限度地排除干扰与杂念而很快进入审美场域。
在主动型音乐欣赏方式中。音乐会是一种重要的具有传统性的音乐欣赏方式。剧场音乐会的审美氛围对音乐欣赏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审美氛围来自剧场建筑所营造的艺术氛围,包括舞台、灯光、优质音响设备。一方面来自观众的欣赏态度。剧场欣赏方式是千百个素不相识的听众聚集到剧场,打击都自觉的遵守约定俗成的纪律,因为是专门来欣赏,审美愿望强烈,十分专注。这样的审美场域有利于欣赏者形良好的审美状态,而迅速进入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剧场音乐会还是一种直观的欣赏方式,欣赏者直接年对表演者,双方可以真实直接的双向情感交流。表演者音乐表达、风度、气质都会感染欣赏者,而欣赏者的专注、投入、节目间隙的鼓掌都会鼓舞表演者。甚至在特定的场景表演中,表演者与观众的交流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台上台下融为一起,这是其他方式的音乐欣赏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二、被动型音乐欣赏
被动型的音乐欣赏指下意识的音乐欣赏,例如,在劳动过程、庆典活活动中功能性的音乐。在影片和戏剧中,在舞场中感知作为背景的音乐。也许有人认为这种“听”音乐不能算是艺术欣赏,至多只是音乐社会活动,其实这是对音乐形象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的审美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既得到悦耳、赏心的美的享受,又的到思想、情操、道德方面的教义。被动型的音乐欣赏仍然是心思主体对欣赏客观的感受、体验、领悟和理解,仍然可以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只不过它不像主动型音乐欣赏那样纯粹。被动型的欣赏形式是由音乐艺术的特殊性造成的。音乐作为听觉艺术,与视觉相比,有很大的积极性,在一定的距离内声音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它迫使人们去听它,心理学上称之为心里反射或探究反射,视觉没有听觉的这种积极性。一般情况下,你可以不看,却不能闭塞耳朵不听,并且听觉感受比视觉感受更能激动人心,影响人的情绪,因此音乐可以在特定情况下“强迫”人们进行欣赏。拿破仑说过,一个军乐队胜过一百门大炮,他看重的显然是音乐作为审美之外的功能,但也说明,在被动型的音乐欣赏中,人的情感意志也会得到较大的升华。如果没有对音乐的感知、动情、领悟、向上主体,士兵的情绪不会亢奋。在各种庆典、宗教、祭祀仪式中,音乐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在这些仪式中聆听音乐,将音乐的感受与仪式的内容融为一体,进行体验,这种音乐欣赏虽然不容主动型音乐欣赏那样纯粹,掺杂着许多非审美的因素,但仍然含有审美的体验,只不过这种审美的体验伴随其他情感的综合体验。
三、参与型音乐欣赏
参与型音乐欣赏方式主要自娱性的音乐欣赏,即自己表演,自我欣赏的形式。如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的吹竹笛的牧童,哼着信天游赶大车的老汉,手抱吉他自弹自唱排遣郁闷的青年,手持话筒自我陶醉的歌唱者。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很特别。自己当表演者又是欣赏者。音乐属于表演艺术,表演艺术一般由创作者把作品创作出来。再有表演者进行传达,欣赏者才得以欣赏,音乐的特殊性使表演者与可以统一为一个整体。音乐是以听觉感知的艺术,在表演的同时,听觉欣赏可以同步进行,而其他的表演艺术如戏剧、艺术舞蹈、影视艺术都是以视觉欣赏为主,并且表演者的表演还要综合其他手段,无法自我完成,也无法自我欣赏。若是通过摄像达到自我欣赏,实际上已将表演和欣赏进行时空分离,失去自娱的乐趣。参与性的音乐欣赏与主动型的音乐欣赏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在于这种音乐欣赏带有很强的自娱性。参与型的音乐欣赏给人的审美愉悦更多的是来自创作中的自我肯定。音乐欣赏者选择欣赏对象的标准。一是符合自己的审美趣问;二是自己的表演技能能够胜任。因此参与型的音乐欣赏又于收到本人表演才能的制约,欣赏对象受到局限,在审美的高度和深度上逊色于主动型音乐欣赏,但是由于参与了欣赏者的自我创造,他又可以获得主动型音乐欣赏中没有的创作愉悦。首创于日本,风靡于许多国家的卡拉ok音乐演唱,就是这种参与型音乐欣赏的典型。卡拉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是由于电声加工美化了人们的声音,使参与着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进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获得充分的自信和满足。在创作喜悦的的伴随中获得审美享受。参与性的音乐欣赏虽然其中包括二度创作,但其目的不是为他人的审美需要进行表演,恰恰是为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特殊表演,是自己表演与欣赏合为一起的活动,因此它仍为广义的音乐欣赏,是以音乐欣赏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审美活动。
[1] 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P26页.
[2] 赵应群.乐府新声[J].2005年3版02期.
[3] 那查连科.歌唱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P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