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的触键方法

2011-08-15杨瑞雪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湖北武汉43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9期
关键词:装饰音触键奏鸣曲

杨瑞雪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湖北武汉 430000)

论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的触键方法

杨瑞雪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湖北武汉 430000)

本文从钢琴演奏方法的角度,通过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K330第一乐章,论述自己对此乐章中的连奏、断奏与装饰音演奏的理解。

莫扎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V.330第一乐章;连奏;断奏;装饰音

引言

以下几种弹奏方法是笔者经过认真学习、演奏、并且查阅大量资料,对比之前许多学者及演奏家们对莫扎特音乐的研究文献后,得出的自身体会。本人通过研究莫扎特奏鸣曲作品330第一乐章的演奏方法,加深了对莫扎特音乐内涵的理解,也希望本文对莫扎特音乐的学习者而言,能有一定参考意义。

一、莫扎特简介及其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的浅析

莫扎特曾说过:“我不能用诗句或画色来表现我的思想感情,因为我不是诗人,也不是画家,但我能用声音来表现我的思想感情,因为我是音乐家。”[1]他为后人留下数量惊人的作品,各种体裁均有所涉及。莫扎特最大的成就固然是在歌剧创作上,但是钢琴音乐也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浅析

第一乐章主要调性为C大调,是用标准奏鸣曲式写成,曲式结构中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大部分结构十分完整。呈示部中的主部主题典雅活泼,旋律纤细而紧凑,在第二次的重复出现时充满着色彩的对比,安排十分出色。副部主题转为G大调,相对于主部主题而言旋律更加的抒情化一些,极为精致。展开部没有发展呈示部的主题旋律,音符是以一种频繁转调的方式从容流动,半音进行中带着犹疑的情感,十分吸引人(如第59小节至第63小节)。再现部通过引导动机进入,在这里,我们又听到了愉快而富有生气的旋律。尾声利用了展开部开始的题材,在富有张力的明暗变化中,结束了第一乐章。此乐章旋律明朗,音乐语汇纤巧、优雅,是莫扎特对生活真诚热情的情感表现。

二、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的触键方法

要演奏好莫扎特的音乐,首先要把握住总体风格,特别要清楚其声音的概念。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要求音色清脆、典雅、甜美、温暖,而想要获得所需要的音色,掌握好不同的触键方法则是十分重要的。下面笔者对第一乐章连奏、断奏、装饰音的弹奏方式进行阐述。

(一)连奏

在这一乐章中,连奏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

1、由一连串快速跑动的音符组成的乐句。莫扎特在奏鸣曲中使用的连线通常不超过一个小节,在第一乐章中,可以清楚看到最长的一句话是一个小节,多使用在右手上下跑动性音符及左手的“阿尔贝梯”伴奏音型当中。在弹奏连音时,指尖的感觉要敏锐,手指的第一关节与钢琴键面呈垂直状态,将掌关节作为支撑点运用手臂的自然重量发力。

这一乐章右手跑动性音符注意的要点是:(1)发力点要小,支撑点只收拢在指尖与掌关节之间,切记不可以将用力点放在手腕上,这样会形成压力使音色失去弹性,声音散漫没有集中点。(2)手指触键要快下快离快传递,指与指之间要有颗粒性,声音不可以发粘。(3)保持手腕、肘部、大臂的放松及流动性,以保持气息的流畅。(4)在转换手指的时候注意转换以前及转指本身支撑点不要变,这样才能做到音与音之间要做到音色一致、均匀。要特别注意大姆指的横向运动,用指尖、指根托住手臂的自然重量,有预备地、不留痕迹转到键盘上,不可以突然出现重音。

2、小连音。这是莫扎特最典型的语言特点,不同的小连音代表不同的语气,表现出当时上层社会中典雅的风度,这些语气与他的歌剧中“宣叙调”也有些相似。小连音的表现方式为二个、三个或者四个时值相同的音符用一个连线连成一组,用圆滑、连惯的方式奏出。弹奏时要注意第一个音符的语气要重些,后面的音符用手腕把手臂的余力松着带起来,带起来时手指三关节仍然要撑住,不能因为是弱拍音就发软,以免使音色产生虚弱感。

(二)断奏

在这首乐章中,断奏是通过三种方式表现出来的。它们分别是跳音和顿音,以及一种没有连线标记的音符。按照莫扎特时代的习惯,没有连线的音符也弹成断奏,通常称之为非连音。值得注意的是要分清楚跳音和顿音在声音上的区别,跳音要轻巧并富有弹性,顿音应该比跳音的力度要大一些,显示出强调某一音符的意味。这三种弹奏方法虽然都属于断奏的范围,但是因为各自代表不同的含义,所以在触键方法上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带有跳音记号的音符通常是表现愉悦、俏皮的音乐色彩,增加了乐曲的活泼气氛。弹奏跳音时,要多运用手指的指力,也就是掌关节的上下运动,下键速度要快,触键面小,一触即回。

顿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加突出某一音符,因而在音量上会稍微有些强调。在弹奏方法上,与跳音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要点是:(1)加强音符的力量不仅仅是用力大一些就能符合要求的,要学会运用加强指力的方法来弹奏需要强调的音符,用力范围只限制在掌关节与指尖以内。(2)要避免错误的、使用手腕往下压的方式来加强力度。(3)注意手腕和大臂一定要放松,以免音色僵硬。

非连音通常是不加任何标记的八分音符,触键比跳音和顿音的方法要温柔一些,下键速度稍慢,所演奏的时值只比谱面标出的时值短一点,这种奏法在莫扎特作品中极为普遍,表现出亲切纯真的感情色彩。

(三)装饰音

装饰音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显著特点之一。对于莫扎特装饰音的弹奏,许多人们会感到困惑,对弹奏方法也出现过争议。因此,仔细研究作品中装饰音的弹奏方法,对于正确掌握莫扎特作品风格至关重要。

在这个乐章中,出现了两种装饰音记号:

2.倚音。莫扎特的倚音,包括长倚音与短倚音,一般遵循倚音弹在拍子上的原则。

(1)长倚音具有留音效果,按照当时的弹奏习惯,长倚音与主要音符对分时值。

(2)短倚音在小音符的符杆上有一斜线,演奏时只占很短一部分时值。要注意短倚音只是起过渡的作用,弹奏时手指要灵敏,要求尽快倾向本音。

三、结语

通过对莫扎特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的触键研究,可以看出莫扎特钢琴作品的弹奏总体上要求力量的支撑点小,第一关节的灵敏度极高,还要善于运用指力弹出高音点与低音点来表现莫扎特作品色彩的变化。只有掌握好最基础的弹奏方法,在大的方向上走正确的路线,才有助于深刻理解莫扎特钢琴作品的真正内涵。从技术上讲,演奏这它们并不是很困难,但是莫扎特的音乐要从更深刻的层次去挖掘内在含义。德国福克旺音乐学院教授提尔•恩格尔曾经说过:“莫扎特的音乐,是用很少的音符演奏出很多内容的音乐。”如何用很少的音符去演奏很多的内容,这就要求演奏者运用具体的技术技巧(如触键、速度、力度、踏板的使用、情感等)结合对作家及作品一定程度的认识来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其作品的深层内涵,从而准确的表达作品的至美意境。

[1]郑兴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3]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3版.

猜你喜欢

装饰音触键奏鸣曲
装饰音在爵士鼓演奏中的作用探析及运用策略
手机上的奏鸣曲
浅谈装饰音在意大利歌曲演唱中的艺术价值
饥饿奏鸣曲
让情感在指尖流淌
关于小提琴演奏中的装饰音运用
钢琴演奏中触键与音色的关系研究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装饰音演奏与处理
呼噜奏鸣曲
浅谈钢琴演奏中歌唱性触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