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浴盆功能转化设计研究
2011-08-15张建平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61006
李 伶 张建平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6)
引言
我国对儿童用品的研究和开发较早,已经取得一些成果,然而相比于儿童用品不断优化的大环境而言,我国市场针对儿童消费用品的趣味性和功能的转化性方面则少之又少,缺乏对儿童用品和儿童成长以后用品的功能转化设计,基于这样的设计环境,要求我们以儿童用品趣味性和其功能性转化为设计基础,以可持续设计为前提,以儿童的趣味和视觉识别能力为设计要求,研究和开发相应的儿童用品。
一、儿童浴盆设计的需求分析与提出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指儿童这一群体,在研究之前我们必须对儿童进行准确的定义,对儿童的界定主要是针对儿童的体格和心理特征进行界定,首先是儿童年龄的界定, 本课题对研究对象有一个简单的定义,就是从出生至4岁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恰恰正是需要洗澡的,符合我们研究的需要。通过对我国以及一些城市的儿童浴盆产品的调研,得出目前儿童浴盆产品的使用周期一般都很短,儿童浴盆一般过了购买期就很少使用,也有一些家庭里的宝宝不喜欢买的浴盆,致使浴盆在家中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有一些浴盆只能满足一定年龄周期较小的需要,年龄周期稍大一些便无用了,家里也舍不得丢掉,就这样一直闲置。
通过对现在儿童浴盆市场的调研,得出现在国内专门针对儿童沐浴产品的设计机构不是很多。做这方面设计的多数是一个不相关的企业在另一个领域里面做设计,国内缺少这方面的相关完整设计体系,许多浴盆设计缺少内在儿童文化内涵,只是为了单纯的利润而做。通过对自家的儿童产品研究发现,很多儿童产品使用功能终止后缺少后续的功能开发,很少有售后的服务,这方面的售后服务体系构建不完整。
目前我国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特别溺爱,尤其体现在老人身上,对孩子更是娇惯的没边,形成两个凡是的状况,凡是孩子要的都给买,凡是给孩子买的都要买好的,有甚者买还不是一个人买,有的是买一辆车火车浴盆爷爷和奶奶买,老爷和姥姥也买,买完这在一个孩子的家庭里很难摆放,又不能卖掉或者送人,只能在家里闲置,形成对空间和金钱的极大浪费。对于大部分的浴盆和其他用品,往往孩子用几回就不用了,孩子大一点就不用了,有的孩子不喜欢浴盆的味道从买完就一直闲置不用,这对浴盆的利用程度显着很低。对于闲置的浴盆大多数家里都是放在阳台或者立柜上面,达不到对其再利用,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次使用率低。这也就是本课题拟要解决的问题浴盆使用功能的二次延续。
二、儿童浴盆功能转化设计分析
通过对现在国内儿童浴盆市场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现行儿童浴盆市场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规范,许多儿童浴盆存在不足和弊端,儿童浴盆的相关系列规范标准不健全。基于以上分析,目前许多企业还在延续老的生产标准设计规范和材料执行标准,其老的材料里面含有甲醛、苯,二甲苯,硬脂酸铅,氡等有害气体成分,对毫不知情的儿童是一种直接伤害,而表现儿童浴盆上就是材料卫生标准超标,各位老师试想一下这样的生产标准对儿童的健康存在着怎样的隐患,让我们怎么能用着放心,看着舒心,宝宝开心,这就是对儿童浴盆设计产品安全意识的缺失。
塑料即聚乙烯材料是儿童浴盆的最常见的材料也是浴盆的首选,塑料具有容易塑造,轻巧方便的特点,我们知道塑料聚氯乙烯本身是对人体无害的,但是在造型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増塑剂和稳定剂,而这些稳定剂和增塑剂的主要成分就是硬脂酸铅,其是有毒的具有毒性,进入人体后会造成积蓄性铅中毒。据权威部门分析:“这种塑料中的有毒成分,在60摄氏度就会融入水中,使有毒铅物质进入人体中,危及我们的健康”。一般而言,这一类的合成塑料浴盆在制造价格和成本上会较低一些,一类企业更容易选取合成塑料作为浴盆的主要材料,因此,我们在购买儿童浴盆时应该尽量避免选择合成塑料的浴盆。
现如今的儿童用品生产企业为了赢得儿童对自己产品的好感,在设计和生产中尽量采用大量丰富的色彩,这些塑料制品的色彩都是借助于稳定剂和增塑剂来实现,在这些稳定剂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成分,这也形成了儿童浴盆色彩明亮程度和纯度与有害铅物质成正比的规律。
三、儿童浴盆功能转化设计及应用的意义
通过对本课题儿童功能转化设计及应用的研究,将对课题中设计概念进行重新的解读,以儿童心理和生理特征为出发点,进行趣味性设计和儿童用品使用功能终止后功能转化设计,已得到人性化设计、趣味性设计和可持续概念在儿童洗浴用品设计中的体现,对课题中的基本设计原则分析研究,完善儿童洗浴用品市场,为儿童洗浴用品人性化设计系统添砖加瓦,为儿童洗浴用品设计体系提供实践参考,进而完善趣味性设计和儿童用品使用功能终止后功能转化设计理论体系。
四、结论
我们通过对儿童浴盆功能终止后功能转化设计的研究可以得出,对产品功能重新再利用是未来可持续设计的发展必由之路,本文的功能转化设计意在提示人们关注在现代设计中的潜在资源浪费,引发设计理论界及设计界同仁对这一课题的关注和更深层次的探讨。将儿童产品功能转化设计构建成为完整的体系,让更多的设计师关注80后家庭关注儿童,让设计关爱到每一个家庭。
[1] 李砚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何人可主编.《工业设计史》[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 程能林主编,《工业设计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 李砚祖著,《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历史与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