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小环境设计

2011-08-15任留柱王熙茹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大众文艺 2011年24期
关键词:空间环境建筑

任留柱 王熙茹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2)

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逐渐提高,怎样使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更加协调,在设计时怎样能够更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有关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变得越来越引人重视。而城市环境景观是根据一定的功能关系进行组织的,在空间分布上布局合理,按照人们的行为习惯和需求方式多方位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

一、建筑小环境的特征

绿地、公园、城市广场、建筑广场、街道、河岸等都都是为满足人们的某种日常行为而设置的建筑室外环境。但是建筑外环境的含义过于笼统,建筑小环境是指建筑外空间中的小空间,如绿地、建筑的附属空间和城市小广场等都属于建筑小环境,它和其他建筑外部环境相比,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对独立性——虽然建筑小环境在地位上从属于主要建筑空间,但是它和其他环境一样,也是由环境设施构成的空间,本身有一定的功能,表达某种空间意义,是为了人们一定的行为目的服务的。人们在使用中可以从视觉角度去欣赏,具有独立的空间意义,也有完整的空间形象。每一处环境都是为了表达某种意义或服务于某种行为的,是环境中的景观节点,是外部环境的具体体现。

环境艺术性——吸引人的注意力,实现空间的行为目的是整体艺术形象的意义。建筑小环境也是空间艺术的一种,向人们传达美的信息并反应其艺术特征时要通过环境设施的质地和色彩来实现。由此和人们的日常行为心理相呼应。

文化特征性——建筑小环境之所以能够反应社会文化,是因为它是由自然和人工环境共同组成的。想要吸引人,就需要和人们的日常行为观念一致。如根据周围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的不同,建筑物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小环境也一样会与本地的文化背景相呼应,形成不同的环境形象。

二、建筑小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建筑小环境是和人的行为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空间,人累了会找休息的地方,渴了会坐下喝水,这些都需要建筑小环境。建筑小环境作为一种交往空间,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在设计时呈现出以下三个趋势:

回归自然——在城市中虽然更多的自然风光不能够被实现,但是人们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利用点线面的布局形式引入自然景观,创造“小中见大”的自然景色,创造出更加接近自然的生理和心理平衡。

融入文化——人之所以喜欢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环境是因为人们喜欢怀旧的心理,这种特性决定了人们会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怀有深刻的感情。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建筑小环境不仅应该反应一定的文化形态、保持文化的延续性,而且应该从文化符号的联想,把历史文化凝聚在建筑小环境中更深刻的体现地域文化。

情感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比人与技术打交道更为重要,满足人们情感上的交流在公共空间中经常表现为小休息区、小吧台等形式。在室外同样应该设置这样的建筑小环境,能够使人们在紧张之余进行情感上的放松。

三、建筑小环境的设计原则

人是环境中的主体,人对空间的选择决定于人们不同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建筑小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环境是服务于大多数人的,在设计时必须以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来决定,使之适用于大多数人。其次,物质组成了建筑小环境的空间形象,不同的环境组合会使小环境具有不同的功能。人在时刻与物质打交道的同时会对熟悉的物质不自主地产生依赖,也会因为某种物质进而对整个小环境产生热爱的感情。最后,小环境的设计不应是个人观念,而是决定于整个社会的整体观念。因此小环境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

1.视觉设计

对正常人来说75%-87%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90%的行为是由视觉引起的。人们往往通过视觉感受外界的变化,由于本能作用,对外界环境中的变化特别敏感,外部空间的比例尺度、意境、美感完全是视觉意义上为了满足视觉需求的表现形式。

扬•盖尔指出人的视觉能识别具体的环境距离大约需要20-30米的距离,把具体的建筑小环境从背景环境中脱离出来辨别出独立的小环境并看到空间的色彩、造型、质感等细部设计需要和环境距离20-30米。日本学者芦原义信也提出把25米作为外部空间的基本模数尺度,就是说25米以内能够看清物体的形象。所以如果要使建筑小环境能出现在视觉范围内,就应该在人的通行路线25米左右的范围内布置。

2.空间层次设计

边界——精心组织小环境与周围环境的边界能够使小环境形成空间独立感,有利于人在心理上感到进入一个独立空间。我们在改善设施条件使空间更具吸引力的同时,也应该加强边界感,使人们不会忽视它的存在,人为的制定这个边界。可以利用绿篱、栏杆、矮墙、高差、台阶等进行边界的划分。

视觉层次——小环境会对周围环境和周围人的视觉产生影响,是视觉景观的一部分,应该有视觉层次,处理好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关系,反应更多的内涵。同时应满足多层次多角度的视觉效果。

3.局部空间设计

局部空间是指在环境中满足使用者某一方面要求的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小空间。建筑小环境的局部设计包括坐的空间、行走空间、聆听空间和视觉空间。

坐的空间:人在选择座位时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视野和朝向,同时也需要周围有能引起视觉效应的景观设施。对座椅也是有要求的,设计时不仅应该考虑座椅本身的视觉效果和舒适度,也应该考虑座椅的色彩、材质等是否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行走空间:人主要的活动方式就是行走,而行走是对空间有要求的,周围的景色是吸引人们到此散步的前提,小环境设计要考虑美的视觉效果;散步时,人往往会选择路况好的道路要求设计时为人们提供一个干净、防水、防滑的路况,另外,地面的色彩、纹理都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好的路面材料可以加强行走空间的趣味性。

聆听空间:满足听觉要求也是小环境设计的重要方面。安静的角落可以使放松人的心理;在小环境中适当布置植物、喷泉、流水等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放松身心;播放轻松悦耳的音乐同样也会使人的听觉得到满足。

视觉空间:在建筑小环境中,注意设计观看的角度、距离以及视野范围内的景观,同样能提高环境质量,满足人们对视觉的要求,更有利于人们在空间中进行有益的活动和休息。

建筑小环境是整个城市环境的一部分,更是城市景观环境的一部分。我们往往会忽略它的存在,但是它确实会影响到人的生理和心理,能够积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我们也确实需要这样的小环境来改善我们周围大的景观环境。总之,建筑小环境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作用的重要空间形式,不能只是单纯的用视觉去欣赏,更应该全身心的去体会、领悟其真正的含义。

1.夏祖华、黄伟康 城市空间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2.(丹)扬•盖尔著 何人可译 交往与空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3.(日)芦原义信著.尹培铜译.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猜你喜欢

空间环境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