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西方绘画色彩写实观念的确立与色彩表现手法的成熟

2011-08-15关维祥天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00

大众文艺 2011年24期
关键词:芬奇观念色彩

关维祥 (天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甘肃天水 741000)

十四世纪至十五世纪是西方绘画色彩观念走向自觉、色彩语言走向成熟的时期,不仅表现在人文精神的高度张扬,而且表现在色彩理论和技法材料的重大突破和高度完备上,这标志着古典主义色彩写实观念的确立与色彩表现手法的成熟,为以后绘画色彩语言几百年的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开拓性的基础。

一、色彩语言成熟的历史动机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色彩语言较其之前有明显成熟的迹象,无论是从人文观念上还是科学认识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1.人文观念的出场

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文精神不但解放了被黑暗的中世纪所长期压抑的人的本质追求,而且解放了宗教教义对绘画色彩观念的粗暴制约和硬性规定,这意味着色彩语言和表现手法都要接受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引导并尊重客观的制约和自然的真实。西方色彩的写实观念由此在科学的、理性的和客观的道路上影响、制约、规范、引导和评价古典写实手法的再现性语言的基本走向。

在这种观念的统领下,色彩的基本理论包括互补原理、阴影原理和原色理论等都得到了高度完整地阐释和总结。

2.物质材料的开发

由于物质媒材在某种意义上常常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绘画语言,因而我们不能对这个时期绘画材料出现的历史动机和形态意义视而不见,因为西方绘画色彩语汇的空前完备、表现手法的高度成熟与绘画材料的开发和媒介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绘画品种得到了空前的开发,颜色的种类大大地突破了客观条件的制约,今天我们还经常使用的颜色品种已基本齐全。

其次,调色油首次成为颜色混合的媒介剂,为色彩表现手法和色彩语言的完备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直到今天它仍然作为油画调色板上不可替代的材料。

最后,不能不提到的一项重大的材料突破是画布的出现并将其付诸实践,它直接促成了油画这一世界性的绘画品种的应用而生,成为西方色彩发展史上革命性的里程碑。

二、色彩写实语言成熟的显著特点

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带动了这个时代的艺术思潮的基本走向,势必引导和规范着色彩语言的观念确立和语言建构,从而直接促成了这个时代代表性艺术家及典型的绘画流派对色彩写实语言的完整总结,并呈现出与以往任何时代截然不同的显著特点。

1.真实性与客观性

文艺复兴的创造力在造型艺术领域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历史上还没有哪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如文艺复兴一样将最高成就的桂冠授予造型艺术。对于文艺复兴的画家来说,古典主义的复兴就意味着不妥协地追求真实和对物像的客观再现。在这一时代,“对自然的模仿‘托身’在了‘回归古典时代’这一伟大运动中,……文艺复兴赋予中世纪之为末技的视觉艺术创作以思想上的自觉,仅此一点,便足志之千古。”[1]

2.丰富性与多样性

历史性的存在永远是以其时间与空间的定义为前提的。而关于绘画色彩语言的问题则相对要复杂的多。色彩作为绘画的一种语言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并不是溘然停滞,而以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在缓慢演进,这样就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色彩语言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形式感和技法表现的多样性,既有表现“真实”的“复古”色彩,又有中世纪的装饰色彩,从表现技法上来说既有蛋彩画、油画,又有蛋彩油画结合法。

3.科学性与严谨性

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是无可争议的。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曾以视觉艺术创作为“对自然的模仿”,并将其视作人类“求真”的努力的一部分,这一思想在文艺复兴最伟大的“巨人”之一达•芬奇那里同文艺复兴的科学精神相结合,获得了理论上的进一步阐发,并在他的艺术创作实践中结出了完美的果实。达•芬奇宣称绘画是一门“绝妙的科学,它保留了可朽物流逝的美丽,使之比自然作品更大的长久性”,“绘画科学女神统治着人类和神圣的作品……”[2]达•芬奇要求画家冷静客观,认为画家的行为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放在面前的一切事物的各种颜色”。[3]与达•芬奇一样,阿尔伯蒂亦认为绘画是一种高尚的活动,在《论绘画》一文中,它声称“自然即上帝”,“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谐”。[4]文艺复兴的科学主义精神在造型艺术的色彩领域还是最终获得了说服性的胜利,艺术家已不再被上流社会视作工匠,“神奇则成了描绘天才的常用词”。[5]

三、色彩写实语言演进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面对意大利的光芒和对色彩的大量使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以新的词语丰富了自己的词汇,同时不断地开拓色彩语言的表现空间,使这个时期的色彩写实语言演进表现出普遍性与特殊性。

1.色彩对造型原理的依附性和从属性

随着写实观念的确立,造型元素的重要性和主导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引发了色彩与素描的斗争,它成为推动写实艺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从而规定着色彩写实语言的基本走向。然而,造型原理的主导地位所决定的色彩语言的依附性和从属性地位,始终未能改变。色彩语言任何形式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在写实观念和造型原理所允许的范围内展开,因而,它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无不是在模仿客观真实的条件下得以确立的,并成为一切写实语言的普遍性特点。

2.个人化色彩倾向及表现手法的多样阐释

在很长时间里,艺术色彩的使用不仅要面对各种法规,而且还要面对挑剔的政府官员,甚至连那些保护艺术家的人也要在合同上规定为他们服务的画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色彩,而且常常亲自选择颜色。当然,赞助者可以决定用什么颜色,却无法决定画家们如何使用。所以,色彩语言对造型原理依附性和从属性对写实色彩的个人化倾向尽管有着一定程度的制约和规定,但并不能割断每人与自己惯用的特定色彩的联系。比如说,莱奥纳多•达•芬奇是黄色;曼泰尼亚是水蓝色;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是蓝绿色。提香、保罗•维罗内塞和小帕尔马及其他一些人代表了以紫红、金色和蓝色为特征的威尼斯画派。

不过,十五世纪的意大利油画,画家们潜心钻研的主要是调料和颜色结合而产生的色彩效果,侧重于固有色及其配合,而对光色现象未能有充分的研究。这种用色方法的特点是多明度层次变化,色彩组合富有装饰味。威尼斯油画大师历来以色彩绚丽著称,在冷暖色运用和色块组合以及用色彩表现质感、空间感方面有突破。因而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的绘画,没有改变以明暗素描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色彩从属于形象塑造的基本特点。

注释:

[1] 邵大箴.图示与精神——西方美术史的历史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83页.

[2] 转引自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M].558-559页。

[3] [英]艾玛•阿•里斯特编著.郑福洁译,莱奥纳多•达•芬奇笔记[M].北京:三联书店,1998.205页.

[4] 转引自邵大箴.图示与精神——西方美术史的历史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130页.

[5] 同上.

[1] 邵大箴.图示与精神——西方美术史的历史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83页

[2] 转引自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M].558-559页

[3] [英]艾玛•阿•里斯特编著.郑福洁译,莱奥纳多•达•芬奇笔记[M].北京:三联书店,1998.205页

[4] 转引自邵大箴.图示与精神——西方美术史的历史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130页

[5] 转引自邵大箴.图示与精神——西方美术史的历史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130页.

猜你喜欢

芬奇观念色彩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达·芬奇 下
健康观念治疗
神奇的色彩(上)
达·芬奇睡眠法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