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色彩在西方诸多油画名作中的艺术美

2011-08-15房庆为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大众文艺 2011年13期
关键词:色相艺术美明度

房庆为(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诗人歌德曾经说过:“颜色对于人的心灵有一种作用,它能够刺激感觉,唤起那些使人激动使人痛苦或使人快乐的情趣。”这是光赋予了我们如此丰富的色彩,因此光与色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色彩通过人的视觉感知效应和生理幻觉与错觉,进而直接影响到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动。

一、色彩的形态语言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既然是最大众化的形式,那么我们必须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色彩的形成、色彩的表达、色彩的效应等诸多问题,这是我们认识色彩在西方诸多油画名作中艺术美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提高审美观念的有效方法。

(一)色彩的形成

17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676年通过三棱镜将无色的月光分离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并于1704年发表了《光学》后,才得以清楚地认识到太阳光是由所有光谱色混合而成的。[1]因此我们从中可以得知色彩是光的属性,光赋予了色彩生命。现代科学证明:人类和少数灵长类动物是拥有色彩感觉的哺乳动物,因为有了这种感觉,所以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才显得丰富多彩。[2]科学告诉了我们色彩的形成是主客观两方面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二)色彩的表达

根据色彩理论的分析,色彩的三要素是区别各颜色之间性质的标准,也是独具个性的表达方式。

1.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本身的相貌。色彩学家通过研究色彩的组合规律,将7个基本色相红、橙、黄、绿、青、蓝、紫,依波长秩序排列起来得到的是像光谱一样美丽的色相环。[3]

2.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七个基本色相本身的明暗程度是不相同的,存在着明暗上的变化,红橙、黄绿、蓝紫各纯色按明度关系每个色相加白即可提高明度,加黑即可降低明度。[4]

3.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本身的纯净程度。色彩的纯粹与否,颜料中最接近光谱色的大红、柠檬黄、翠绿、普蓝、鲜紫是彩度最高的纯色。[5]进一步说在实际的色彩使用中,色相环上的七个基本色相纯度最高,当颜色进行调配后纯度降低。

(三)色彩的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色彩能够不经意间唤起人们对它无意识的联想,这种产生后的联想及作出的反应过程,我们称之为色彩的效应。那么这种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呢?它源于经验,这些经验我们经常体验,以至于成为我们内心世界的一部分。[6]色彩的主观性赋予色彩冷暖色对比、互补色对比、象征性联想。

1.色彩冷暖色对比

色彩冷暖色对比并非是它固有的色彩温度,而是与色彩对于人的心理影响和视觉联想相联系的。[7]比如蓝色、绿色、紫色,易让人联想到大海、草地、葡萄,给人沉静的感觉,我们称之为冷色系。红色、橙色、黄色,易让人联想到太阳、橘橙、柠檬,给人温暖的感觉,我们则称之为暖色系。长波长的暖色系色彩易使晶状体在调节时变厚产生前进感,短波长的冷色系色彩易使晶状体在调节时变薄产生后退感,简言之就是暖色系与冷色系色彩对比易产生空间上的纵深感变化。

2.互补色

关于补色对比,瑞士色彩学家伊顿曾经这样解释:“如果两种颜色调和后产生中性灰黑色,我们就称这两种颜色为互补色。”[8]在色彩学上红绿、黄紫、蓝橙,是三对基本的互补色。补色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美丽的错觉,艺术家正是凭借这种错觉美从而创造了经典之作。

3.色彩的象征性

色彩的象征性是公众的色彩心理感知体验的结果。色彩具有它的固有之美,人应该像在音乐中一样,保持优美的韵律。[9]比如:黄色使我们可以联想到太阳,象征希望和光明、红色使我们可以联想到火焰,象征革命和力量、蓝色使我们可以联想到大海,象征冷酷和执着,这就是色彩象征性的情感表现。

二、西方诸多油画名作之色彩美

艺术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以无尽的自我重复而在进行。翻开外国美术史上那一幅幅画面,我们将会被一页又一页永不褪色的经典之作所深深地折服。

(一)含蓄唯美的—《椅中圣母》

拉斐尔在这幅画中追求着异国的情调,认为色彩的绚丽多彩来自东方古国。画面中的椅中圣母身体健康丰满,面色红润自然。头上缠着东方色彩条纹头巾,边饰流苏的披肩丰富而不繁琐。整个画面基本上由红、黄、蓝、绿,组合而成,色相纯度淡雅不失真实。

(二)金色的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这幅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黄灿烂般的色彩显得维纳斯如同花朵一般。画面亮丽和谐,时刻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华贵之美。由此可见,绚丽而温暖的色彩不仅增添了感官上的视觉效果,而且从中我们也能感知到画家热爱生活的向上精神,这就是色彩效应所独具的魅力。

(三)绘画的屠杀—《希阿岛的屠杀》

此画描绘的是1821年土耳其侵占了希腊的希阿岛,对该岛的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硝烟四起,战马嘶鸣,侵略者在马上挥舞着战刀,残酷的对老人和妇孺进行杀虐。德拉克洛瓦在色彩的运用上已达到了惊人的水平,色彩不再是素描的陪衬,而是成为表达作者情感强有力的手段。画面中微妙的色彩变化和大胆的对比色,已经远远超越了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那种阴沉而单调的色彩。

(四)颠覆传统色彩—《日出印象》

画中记录了太阳缓缓升起,晨雾迅速消散,海上金光闪烁,一条小船在里面行驶的瞬间印象。从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莫奈在致力于光与色的效果,广泛运用了不混合的颜色和短促的笔触,成功的表现了光的颤动,极力营造了海上日出的瞬间视觉效果,波光粼粼的水面是多么绚丽的色彩啊,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来说乃是一种叛逆。

(五) 内心情感燃烧的火焰—《向日葵》

《向日葵》是梵高在阿尔勒时期的系列作品之一,画面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色调,以大胆的色彩和浮雕般的笔触来表现那一朵朵金黄色的向日葵,那是火的精灵在跳舞,在熊熊燃烧,在完成对太阳的献祭。[14]梵高以绚丽的色彩,粗犷的笔触来尽情宣泄内心深处的孤独。

三、艺术美

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品是作者个性解放的见证,通常我们的情感受到约束和压抑时,而当我们凝神关注一件艺术品时,情感即刻得到宣泄。[15]在这宣泄的过程中色彩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色彩的艺术美所在,它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画面上的视觉效果,而且也诠释着作者内心深处的独白与强烈的个人情感。以极为个性的艺术特色和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追求艺术道路上的真正自我。

通过以上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绘画在再现对象的形貌风韵和丰富的色彩方面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以直观再现的表现方式,给人们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印象。[16]这就是色彩的艺术美,是情感与思想上独具特色的共鸣,色彩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是画面必不可缺的冲击力,这就是色彩的艺术美存在之意义。

[1]郑桂玉.色彩形态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8.

[2]李家骝.色彩表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3]盛英淼.刘晓宏.造型基础素描色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

[4]辛艺华.工艺美术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

[5]党天才 张炜.色彩教程[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7.

猜你喜欢

色相艺术美明度
苏联八色相环由来考述
——兼论八色相环的内涵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基于Coloro色彩体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颜色深度研究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颜色三属性及其在图像调节中的应用
色相、心相与舞台造型——民国京剧批评中的“扮相”品评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