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考工记的“和合”思想

2011-08-15罗军

大家 2011年7期

罗军

论考工记的“和合”思想

罗军

“和合”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考工记》中包含了和合思想,从对该书中“和”、“合”两字的意义分析、归纳与总结可以得出:自先秦时代,中国古代造物就十分重视维持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相处,认为自然条件制约着人造物的活动,人造物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发挥能动性,这一点与当代社会强调的“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一致的。

考工记 和合 可持续发展

“和”、“合”二字,最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和”的原意是声音相应,“合”原意则是上下唇合拢。逐渐“和”衍生出和谐、和善的意思;“合”演化出结合、联合、调和等意思。“和合”约始于春秋时期,管子说:“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另外,墨子和荀子也都使用过“和合”。可以说,“和合”是一种由不同质的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观念。

“和合”经过不断上升,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治世理想,不单体现在伦理道德中,比如作为春秋战国技术专书的《考工记》同样贯穿了和合思想,本文对《考工记》中出现的“和”、“合”二字的总结,可以在理论上归纳出古代传统造物的深刻原则和价值标准。《考工记》全书共出现9个“和”、13个“合”,分为三个表述层次,六种解释。

一、“和”、“合”于工艺标准

一为抚摩:“大和无灂,其次筋角皆有灂而深,其次有灂而疏,其次角无灂;角环灂,牛筋蕡灂,麋筋斥蠖灂。和弓毄摩”、“合灂若背手文”。

二为装配、合成:“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三材既具,巧者和之”、“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胶也者,以为和也”、“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合甲寿三百年”

三为适合、适宜:“欲弧而无折,经而无绝,进则与马谋,退则与人谋,终日驰骋,左不楗,行数千里,马不契需,终岁御,衣衽不敝,此唯辀之和也”、“辀注则利准,利准则久,和则安”。

此三种“和”(合)都是对制器动作的分解,目的是完善器物的使用功能。若以一完整过程分析,“和合”思想就更加综合丰富:“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冰析灂,冬析干则明,春液角则合,夏治筋则不烦,秋合三材则合”。

冬天最适合刨解木材,这是因为秋天伐下的木材,此时树液已停止流动;春天河水回暖适宜浸泡牛角;盛夏的日照有利于蒸发掉牲畜肌腱的水分;秋燥适宜干、角、筋三者的胶合,有利于结合面的契合;寒冬适于校弓,是因为物体遇冷易收缩,有利于弓体被压迫成外桡和内向之形。

“弓有六材焉,维干强之,张如流水,维体防之,引之中叁,维角之,欲宛而无负弦,引之如环,释之无失体如环,材美工巧为之时,谓之叁均,角不胜干,干不胜筋,谓之叁均,量其力有三均,均者三,谓之九和”。

对良弓的评价标准有六条,弓干看上去要坚韧;引弓的动作却要像流水一样轻快;为防止弓体变形,拉开弓弦的至弓要恰好保持三尺;必须增强角的撑距力量,以便在引弓的时候角与弦不斜背;满弓如圆;释箭矢弓体不变形;原材料的质地、工艺技巧、和料的时间都掌握得好,就称为“三均”;角与干、干与筋,三者都相称,即又为“三均”;引弓的力量如果是三石,则弓弦至弓的距离为三尺,以后拉力每增加一石,弦也增加一尺,三个“三均”,称为“九和”之弓。

二、“合”于观念

四为符合礼制观念,如:“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而成规”、“为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为诸侯之弓,合七而成规,大夫之弓,合五而成规,士之弓,合三而成规”。五为合于“阴阳”的自然观念,此处虽没有出现“和合”,但仍反映了人造物的过程力争与自然取得和谐的态度:“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是故,以火养其阴,而齐诸其阳。”

阴阳观念在《周礼》成书时已具备了,如《地官·土训》:“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郑注:“冬斩阳,夏斩阴,坚濡(软)调。”这是说,造物在体现使用功能的同时,既要反映礼法,也要符合约定俗成的民间观念。当一个社会出现了与物质劳动并存的精神劳动时,人对使用功能以外的精神诉求便使造物不再成为单纯的技术劳动。所以,《周礼》与《考工记》的阴阳五行观念体现的是华夏民族整体贯通的思维模式,这一思维模式从人造物的本源处产生影响,并借用器物的形式再次为人所感知,正因为基于此点,史学和社会学才能把它当作反映社会文化动态的标本来加以研究,而艺术学研究恰好也能从中离析出一般造物思维方式的规律性。

三、“合”于自然

在上述五种“和”(合)的基础上,《考工记》提出的一个总的造物原则和价值标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造物原则归纳起来就是“天人合一”。尽管一般说来,“天人合一说”是经“天人感应”演变成的一个重要理论,最早使用出现在北宋张载的《正蒙·明诚》中:“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

张载的“合”偏重于人伦纲常的范畴。其实,“合”作为一种审美观念在先秦时就比较普遍了,如《礼记·礼运》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考工记》作为一种工艺造物规范的法式文献,阐释意识形态还不是它的主要目的。但“和合”的观念是贯穿其中的。用一个“合”字概括了工艺造物的最高原则。

所谓“天时”、“地气”,都是强调大自然方面的客观制约,万物生长的规律均为天时所创造,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影响动植物的变异或生存,各地矿物成分不尽相同,水所含的微量元素有别,皆会造成金属制品的组织和热处理的优劣差异。《考工记》强调一切工艺制作都要以符合自然生态的规律和特点为先决条件,并且认为这些条件制约或决定着工艺制品质量的优劣,人造物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发挥能动性,以今天的眼光看,这种认识是相当理性的。

“材美”和“工巧”强调的是人对材料的主动把握。一方面,材料的优劣受制于自然,另一方面,人根据自身的需要主动地对对象进行取舍;“工巧”则是对创造性的发挥,要求主体对“美材”予以“巧”治,从而显示出材料的价值,“材美”和“工巧”意味着造物行为是在一种非对抗性态度上展开创造性的活动。

《考工记》理性看待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在同时代的《礼记》也用所延续,如《礼记·月令》明令禁止砍伐树木的季节是春夏两季:“孟春之月(一月)……禁止伐木”;“孟夏之月,……毋伐大树”;“仲夏行冬令,……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季夏之月(五月)……毋有斩伐。”而到从秋天以后,与制器有关的宰杀砍伐活动才开始:“仲秋之月(九月),……乃命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孟冬之月(十月),……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仲冬之月……伐木取竹箭”。

比如《旧唐书》载,唐中宗时安乐公主曾织两件毛裙,一件自用,一件献给韦后。毛裙的款式是集合百鸟羽毛而成,“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自安乐公主作毛裙后,百官之家多仿效,于是:“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到了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姚元、宋景二人执政,屡以奢靡为谏,玄宗这才有所节制。至北宋世俗流行用鹿胎制冠,宋仁宗下令予以禁止。该类历史典故不说繁若星辰,也的确为数不少,阐明了一个直观的道理:当造物活动与自然发生冲突时,统治者采取禁止措施,竟是古来如一的作法。至于当代设计界所提倡的“绿色设计”意识,设计过程尽量减少原材料消耗和能源使用,以及开发可再生资源等成为当代设计发展的一个流行观念时,或者更就广义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实际上,并未超出先秦《考工记》传递出的“和合”思想。

(罗军:南京工业大学工业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