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1-08-15贺玉兰

大家 2011年12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思想

贺玉兰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贺玉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能不能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关系到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怎样办高等教育的大问题。所以,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要求,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方针,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解放思想,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决定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根本,它决定了教学的发展方向,指引着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在新的时期,分析和总结思政课教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理念,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取得教学实效性的保证。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认识到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才能真正实现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教学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

解放思想的目的是创新,教师要敢于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讲授式理论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游戏性教学等,通过参与式、启发式、反思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灌输式理论教学为师生共同探讨式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热情、开拓创新思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变成实现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教学与育人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承载着教育思想正确、道德高尚、品质优秀、立场坚定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是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以完成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播任务为目标,而更应该通过教学工作,达到育人的效果。教师应该拥有:教为生所思,育为生所虑,情为生所系的教育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使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通过拼搏去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

(二)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相结合

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相结合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创新。这一模式要求,无论是思政课的理论性教学还是实践性教学,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教育的价值主体,以学生为教学的实践主体。

(三)理论教学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相结合,是树立问题意识、探讨意识的教学观念的必然要求。具体做法是:

第一,在理论性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真实案例的分析和反思、情景再现等多种形式进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对问题的设计和探讨教程中,可以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和原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理论或原理的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理论或原理,找出适用于该理论的实际问题。

第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用他们的慧眼去发现社会问题,用他们的理性思维去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让他们亲身去进行社会实践,如到爱国主义教育基础参观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访谈或调查、亲自去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理论性教学还是实践性教学,问题的选择和社会实践内容的选择都应该与当前社会实际联系最为密切的,要么反映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要么能紧扣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愿望,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疑难问题,要么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研究新现象,解决新问题,这样才能吸引和打动学生,提高学生探讨与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书本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的密切联系度,也更能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如果我们否定了全部的传统文化,就等于一座大厦没有了根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决不能轻易地抛弃几千年的文化。尤其是那些汲取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更应该在新时期给其赋予新的时代的内涵,让中国灿烂的文化在新时期得到继承和弘扬。因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在发言中强调:“建议在学校教育和整个国民教育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分量,强化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并进而扩展和渗透到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教学内容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

(五)学生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目标应是既具有较高岗位职业能力、又具有较高社会适应能力这“两高”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就决定着,在具有较高社会适应能力这一目标上,思政课则担当着最为重要的任务。社会适应能力即为上文提到的非专业能力,这些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理论性教学显然是不够的,而是更加依赖于实践性教学,尤其是社会实践性活动,更能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应该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开设或增设学生社会实践环节,如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等方式去了解民生问题、国家社会发展问题等。例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内容中,就可以安排学生在自己的学校内进行调研,去寻找校园中不和谐的因素和现象,并针对校园和谐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不仅学生能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和谐的”、“应该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理论知识,还能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更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等。

(六)课堂讲授与多样化教学方式相结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应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破“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像、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样课堂教学就会由枯燥、死板、生硬,变成生动、形象、趣味横生。同时,通过教师对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如网络技术运用等,既能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又能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非专业能力。

总之,新时期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包括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全面的改革与创新,这些改革与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指导教学改革与创新,这样才会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及德育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1]陈跃.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11.

[2]张厚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4.

(贺玉兰: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