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表现手法在标题音乐中的体现
2011-08-15舒畅
舒畅
叙事性表现手法在标题音乐中的体现
舒畅
打开艺术殿堂之门,我们会发现音乐是一种最能够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情感,同时也能让欣赏者明白自己创作的意图,19世纪,一些浪漫乐派的作曲家如李斯特、柏辽兹等开始在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中加上文字性的标题,使音乐和文学、美术、戏剧等姊妹艺术相联系,强调了音乐的文学性和叙事性,人们将这种新的音乐形式称为“标题音乐”。
作曲家在创作标题音乐的时候,脑子里总是会出现某个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或民间故事的影子,根据标题构思作品,将音乐的进行和标题的内容紧密结合,使音乐转化成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故事情节呈现在听众面前。乐中得到体现的。
一、叙事性表现手法在钢琴曲《蓝花花的故事》中的体现
由叶露生创作的钢琴曲《蓝花花的故事》是根据陕北民歌《兰花花》的曲调和歌词叙述的故事改编而成的。陕北民歌《兰花花》是一首在我国广为流传的民歌,它共有八段歌词,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兰花花是一位人见人爱的美丽女子,却要被迫嫁给又秃又瞎的地主周麻子,兰花花不甘受人摆布,勇敢地追求真爱,最后和自己心爱的情哥哥一起私奔。
(一)通过曲式体现音乐的叙事性
钢琴曲《蓝花花的故事》借鉴和应用西方传统的音乐创作技法,用“自由变奏”的曲式结构将蓝花花动人的爱情故事表现出来。作品为d羽调式,全曲由一个主题加六个变奏和一个尾声组成,每一个变奏描述了歌词中的一段故事情节,作曲家还根据民歌《蓝花花》八段歌词的内容为每一个变奏设立了一个小标题,它们分别是主题蓝花花——变奏Ⅰ山歌——变奏Ⅱ说媒——变奏Ⅲ迫婚——变奏Ⅳ秃坟——变奏Ⅴ反抗——变奏Ⅵ自由。
在这部作品中每一个加标题的变奏犹如一幕戏剧,一段文字,将蓝花花追求真爱,反对封建礼教的动人故事一幕幕的展现在听众面前,使听众充分理解了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二)通过旋律体现音乐的叙事性
在钢琴曲《蓝花花的故事》这部作品中,为了能通过音乐将蓝花花动人的故事叙述出来,作曲家精心设计每一段旋律,每一个乐句就像是文章中的每个语句,生动形象的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在主题音乐中,旋律由两个乐句组成,左右手用相隔一个八度的单音旋律奏出民歌《蓝花花》的旋律,曲调质朴、纯净,为听众勾画出一个单纯、美丽的蓝花花。
变奏Ⅰ(山歌)的旋律和主题一致,在创作手法上运用卡农的手法再现主题的旋律,音乐先以右手奏出民歌《蓝花花》的旋律,间隔一拍之后,左手在比右手低八度的音位上再次奏出民歌《蓝花花》的旋律,双手交相辉映,一前一后奏出主旋律,一个在高音区,一个在中音区,表现了高音区的“蓝花花”和中音区的“情哥哥”两个人卿卿我我互诉衷肠的情景。
变奏Ⅱ(说媒)的旋律和主题与变奏Ⅰ截然不同,右手旋律用一连串起伏不大的十六分音符表现了女主人公蓝花花看见媒人来家说媒的情景后,焦急慌乱的紧张心理,左手用连续的低音和弦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喋喋不休的媒婆的丑陋嘴脸。
变奏Ⅲ(迫婚)的旋律进行以大小二度为主,增加了一些临时变化音,听起来格外得低沉暗淡,描述了蓝花花在得知封建愚昧的父母听信媒婆的谗言,逼迫她嫁给又秃又瞎的周麻子时心灰意冷的心情和悲凉无助的情景。变奏Ⅳ(秃坟)描写的是蓝花花来到周家,迈进周家大门,感到自己就如同走进了一座秃坟。作曲家运用琶音技法来描写“周老猴子”的丑恶面目,象征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的沉重压迫。
在变奏Ⅴ(反抗)这段乐曲中,作曲家是用三行谱来写的,旋律在双手的柱式和弦上,铿锵有力的柱式和弦显示了蓝花花为了追求真爱,坚决同封建恶势力作斗争的决心。这段音乐的旋律虽然同主题旋律一样,但是增加了旋律的厚度,和声变得丰满起来,同时旋律的表示也变成了d商调式,使这段旋律听起来更有力量。
变奏Ⅵ(自由)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作曲家用连续跑动的分解和弦描写了蓝花花获得自由,和心爱的情哥哥永远在一起的喜悦心情,音乐的主题旋律在高音区以“点状”弹奏出来,缥缈的旋律使听众仿佛看到蓝花花和情哥哥重新走到一起的美好情景。
(三)通过节奏和速度来体现音乐的叙事性
在钢琴曲《蓝花花的故事》这部作品中,作曲家不仅通过曲式结构和旋律来体现音乐的叙事性,还通过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来体现。在主题和变奏Ⅰ中,音乐的速度都选用了优美雅致的慢板,和民歌《蓝花花》的旋律相结合,描述了在被逼婚之前美丽的少女蓝花花和心上人在一起渡过的平静而又甜美的生活。
在变奏Ⅱ(说媒)中音乐的速度和节奏和主题音乐相比都发生了变化,速度加快,节奏变成了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表现了蓝花花看到媒婆上门提亲时,焦急慌张的心情,和左手旋律中八分节奏有相似媒婆在蓝花花父母面前喋喋不休的情景。在变奏Ⅲ(迫婚)中,音乐的速度又回到了慢板,与XXX∣XX∣的节奏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蓝花花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向花轿的情景。在作品的高潮部分,作曲家运用连续跑动的十六分音符来表现蓝花花重获自由后的喜悦心情,左手的琶音音型每拍的时值划分为3+3的感觉,四分音符的低音和高音线条遥相呼应。乐曲的尾声音乐的速度又回到慢板与双手琶音相结合,表现了蓝花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二、叙事性表现手法在钢琴曲《再会》中的体现
钢琴曲《再会》选自德国作曲家布格缪勒创作的《钢琴进阶25曲》,布格缪勒一生的创作以钢琴为主,作品大多短小规整,生动形象,他为每一首乐曲都加上了一个标题,使得弹奏者和听众更容易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技术性和趣味性兼而有之的钢琴小曲。
通过乐曲的标题《再会》,我们就会联想到两个朋友的再次相会。作曲家在设计这部作品时,无论是从旋律还是节奏都处处体现了音乐的叙事性,通过音乐生动形象的刻画了两个多年未见的朋友,意外邂逅时激动的心情,热烈的交谈,对美好过去的回忆以及最后告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
在引子部分,前两个小乐句,旋律平稳,表现了两个人在街上漫不经心走着,突然力度由原来的p弱变成了sf突强,表现了两个多年未见得朋友突然认出了对方时激动的心情,接着音乐开始渐渐地弱下来,速度也渐渐地慢了下来,表现了双方激动的心情慢慢回落下来。
进入A段后,音乐主旋律由右手一连串快速的三连音构成,旋律起伏不大,为我们描述了两个多年未见的朋友再次相见后,你一言我一语争着询问对方现状的情景,音乐的力度在强弱之间循环变化,表现了双方说到兴奋之处激动的心情以及情绪的慢慢回落。
乐曲的B段共包括两个大的乐句,左手以分解和弦作伴奏织体,右手旋律部分节奏拉开了,由原来快速的三连音变成了四分音符,听起来让人感到优美舒展,仿佛两个人回到了曾经年少时美好的时光。
通过对以上标题音乐的作品分析,使我们了解到作曲家通过运用文字标题使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更为具体,通过对曲式结构、旋律、节奏、速度、和声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使音乐更具有叙事性,更容易被听众理解和接受。作曲家通过运用文字标题使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更为具体,
[1]张洪岛.标题音乐和标题性[J].人民音乐,1959.1.
[2]钟佳明.标题音乐及其发展轨迹[J].艺术百家,2007.3.
[3]陈惠玲.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改编曲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舒畅:河南省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及钢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