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证研究视角之下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

2011-08-15肖先明

大家 2011年15期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

肖先明

根据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已从原来的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转向以听说能力培养为主,全面提高语言综合使用能力。作为本科英语教学的承接和提升,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理念应该顺应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而改变。新的形势对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理念、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为此,笔者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对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即将开展的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象为2010级在校研一学生。调查实际发放问卷900份(电子邮件),有效回收860份,有效回收率95.6%。

一、调查的思路与内容

“以学生为中心”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出发点,问卷设计主要内容包括:(1)入学研究生的英语学习背景;(2)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3)对现行研究生英语教学和教材的评价;(4)学生对研究生英语教改的期望与建议。

二、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学生学习背景情况调查

从调查数据来看,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的总体英语水平较高,但程度参差不齐。近年来,研究生考试成为众多初入职场,工作不顺心的人士提升竞争优势的热门途径。这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约占入学研究生的23%。此外,武汉理工大学属于教育部直属的211学校,每年研究生报考学生中有人数众多的二类院校和三类院校的学生为改变学校门第而报考,相对而言,毕业于这些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一些,每年这类学生的比例大约占34%。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如何做到“因材施教”成为教改的首要问题。

(二)学习需求与动机的调查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调查发现“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占据绝对的优势,学生选择占到82.5%。研究生阶段,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已经从“学好考级”转变为“学以致用,找到好工作(75.2%)”。学习需求影响乃至决定学习动机的形成。而后者会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习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因此,尊重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有重要意义,为一步制定教改方案以及考虑怎样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明了方向。

在“实用”成为学生的不二选择之时,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就成必然。从语言能力的获得过程来看,直接作用于学习者身上的外在因素有三种:语言环境、教师指导和学习材料。研究生阶段,学习者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自学能力,辅以合适的材料和语言训练的环境,学习的效率必然会有大幅度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复杂的语言系统知识,比如翻译的基础理论,写作的基本要素以及口语的基本句型等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系统讲解,但技能必须通过学习者自身大量实践方可内化为语言能力。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的责任必须由之前的面面俱到转而指导学生怎么学、学什么。

从调查数据来看,绝大部分研究生将听说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作为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首要预期目标,并直陈大学英语学习时的单一目的性就在于过级考试,缺乏应用能力的培养。调查数据不仅表明研究生对提高英语听说写的能力充满渴望,同时也反映出这些应用能力正是他们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对“你以前在英语课堂上发言的频率”、“英语课堂上一学期的发言时间统计”的回答中,仅有5%的学生发言频率达到每周一次,而仅有3.7%的学生获得过超过5分钟的课堂发言时间。甚至有12.5%的学生从未在课堂上发表意见。

(三)学生对研究生英语教改的期盼

与此相对应,后续所做的调查进一步反映出研究生对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期盼所在:“增加听说课”、“增加课外交流机会”(51.8%)的愿望占据绝对的优势。围绕这一期盼,但凡能增加交流机会、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举措都成为学生的共同选择。这也从更深层次显示出他们“学以致用”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甚至带有很强的排他性,非“致用”不选,非“利己”不为,比如,对“分级教学”的选择等方面。对此,教改的设计方案必须理性面对。

语言学习的乐趣和目的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听和说是语言知识内化为言语能力的必经途径。教学改革要适应学生使用语言的基本规律,注重“听”和“说”氛围的营造。对于“分科教学”的支持率达到63%,则表明学生对于“一言堂”的课堂教学充满不信任感,希望从不同教师处取长补短。除此之外,九成以上研究生对于英语课堂的要求不再满足于讲解单词、语法和课文。他们希望扩大知识面,以英语为载体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开设选修课就成为拓展研究生知识视野的必然需求。

三、基于调查数据分析的教改思路与方案

基于对以上的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拟对研究生英语教学进行进一步改革,构建新的教改框架。

(一)认真调研,集思广益,制定教改的基本操作模式

教改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流程分为四个阶段:调查问卷,提出问题、制定新的培养目标、实施三大改革,最终形成完善的教学模式;包含三方面的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设置改革和评估体系改革;拟构建七个不同的教学及评估体系:课堂教学评估体系、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目标基础课程体系、选修课程体系、课程评估体系、网络评估体系以及试题库建设体系。

(二)遵循因“才”施教的原则,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入学时,组织严格的、包含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测试。以此为依据,结合学生本人的意见,考虑专业发展需求,进行分层教学,并明确提出每一层级学习的目标、方法和测试的要求。

(三)注重实用能力培养,开设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的设置包含三个层面:第一类为语言技能型选修课。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能力,并将之应用到专业学习和研究中去。第二类为文化知识型选修课。力图帮助学生从对比的视角去理解语言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的思变能力。第三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专业选修课,提高研究生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改革测试方法,转向能力测试

考试测评方式是指引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指挥棒,也是教改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测评方式至少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语言学习五项基本技能测试。其二,专业英语运用测试,包括文献综述、摘要撰写、英语论文写作、模拟国际会议、英语情景表演等内容。教改的目的在于做到让学生在研究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将认知过程、情感体验与实践过程相结合,扭转英语学习的应试教育模式,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相统一的新型教学理论的独特魅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1]郭继荣.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2]陶洪.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12.

[3]张俊梅.对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9.

猜你喜欢

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改革之路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