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研究

2011-08-15

大家 2011年15期
关键词:导游职业英语教学

曾 真

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我国的旅游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2009年12月底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1号),更是将旅游业提到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步,旅游业以其独特的行业优势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培养大批既有丰富的旅游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英语交际能力的涉外旅游人才成为了高职旅游专业共同的目标。但从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高职旅游专业大多数毕业生除英语口语水平不高外,还突出表现在对涉外旅游不熟悉,因此很难尽快适应工作的要求。旅游旅游英语作为高职旅游旅游类专业的必修课,从课程性质来说,旅游英语课程具有实践性、专业性、综合性强、口语化程度高的特点,它担负着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职业能力的责任。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在具体的工作过程、工作要求中进行,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归结于工作过程。因此研究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英语基础差、底子薄

由于高职院校的录取门槛较低,而且很多学生来自条件较差的乡村中学,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很多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很差,一些学生甚至学的是哑巴英语。这就导致学生语音语调很不标准,很多基本的词汇都读不准确,不少学生甚至无法完整地表达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子。在此情形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语言实践的活动就非常受限。

(二)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复合能力欠缺

目前,旅游英语师资队伍主要由英语专业出身的老师和旅游专业出身的老师组成。英语专业出身的老师虽有深厚的英语知识但对旅游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尤其是不熟悉旅游专业岗位所对应的的职业能力,也就不能通过旅游英语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无法体现出旅游英语实践性强的特点。而旅游专业出身的老师虽然熟悉旅游专业岗位所对应的的职业能力,但其英语水平却不及前者,如发音不标准、语法不清晰等,特别是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较差,教学体现不出旅游英语的口语化程度高的特点。

(三)教材内容陈旧、实训环节缺失

目前,供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使用的旅游英语教材版本很多,仅各级各类高职高专规划旅游英语教材就有上百种。但是,绝大部分教材内容陈旧,有的还是用的十几年前的材料改编的,缺乏新意,仍然侧重英语知识传授,而不是让学生参与 。虽然很多教材强调使用情景教学和交际法教学,但是从课文的内容和练习的设计上,实训环节设计很少,没有考虑学生将来就业的工作岗位,更没有基于工作过程来设计实训环节,不利于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和实际使用语言能力的提高。

(四)考试形式单一、重知识轻能力

目前高职旅游英语考试普遍存在着考试形式单一、内容简单、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旅游英语课程考核用的较多的还是传统的“一卷定乾坤”的考评方式,偏重于书面和语法知识,不重视口语和听力,评估方式单一,多强调笔试,就算有口试,内容也多是简单的日常会话,与“旅游”并无多大关联。这种考核的方式无法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本无法体现旅游英语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

下面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与实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教学团队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进行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是学院首批优秀教学团队,团队成员由旅游老师、英语老师及企业行业兼职教师组成,团队成员都具备“双师”素质。团队非常重视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复合教学能力。首先,团队内部实行跨专业交叉培训,即组织英语教师学习旅游专业的相关课程,如《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等;让旅游专业教师定期参加英语口语培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从而提高旅游英语教学质量。其次,安排教师利用寒暑假到旅游企业顶岗挂职,熟悉旅游行业主要工作岗位要求,获取专业技术资格,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这样专职教师既懂旅游又懂英语,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的行业从业经验,使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英语教学实施

这里以导游服务模块为例来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英语教学实施情况。

本模块以“震后的四川依然美丽”为主题,以一个美国(或其他英语国家)旅行团畅游四川为教学情景,以导游的基本工作过程(制订行程计划、接客、安排食宿、景点游览、导购、安排娱乐活动和送客)为主线来实施旅游英语教学。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分组,以学习小组为团队,在限定的时间内,制定旅游行程、设计旅游线路、选取旅游景点,分别收集旅游景区及旅游线路的信息,编辑相关的旅游资讯图片和影像资料,撰写景点及线路的英语导游词,请老师或导生(上一届的优秀学生)帮助修改,形成小组共同的成果,将小组上交的优秀作业发布在课程网站上。小组成员轮流扮演导游和游客,在老师或导生的指导下,反复试讲,直到人人过关为止。尽管对学生而言,景区及线路的英语旅游资料收集难度较大,撰写导游词更不容易,但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有了明确的英语学习主攻方向,学习劲头十足。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他们的职业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整个教学内容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这种学习,极大地缩短了毕业生的上岗适应期,使学生对将来要从事的英语导游工作充满了信心。

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采取了多元化的评估考核方式。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分别对学生实施准备性、形成性、诊断性及总结性评价,强调评价内容职业化(考评职业态度、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评价过程动态化(阶段评价、过程评价、目标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现场讲解、小组自评、组间互评、项目成果展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工作流程为主轴,全程动态考核教学效果。

本考核采用百分制,标准由平时表现、项目成果和期末考核成绩合计而成。具体如下:

①平时表现(10%):课堂到课、参与课堂教学情况(现场讲解、课堂发言等)、作业完成情况。

②项目成果(50%):学生完成各教学任务后,获得的教学成果。含四川著名景点英语导游词、中国民族风情展、中国饮食文化展、佛教文化展、中国民间艺术、川剧、国画等、四川精品旅游线路导游词等。

③期末考试(40%):结合英语导游资格考证标准,选取导游资格考试内容,以导游讲解的形式对旅游英语知识进行考查。

本课程依托乐山大佛-峨眉山世界遗产双遗产资源,将乐山大佛-峨眉山景区及乐山市的多家旅行社建设成为实践教学基地,将来自企业、行业的专家聘为实践指导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系统的考虑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项目。比如,在中国饮食文化这个项目中,老师在课前就给各小组布置任务,让他们收集、整理四川,重点是乐山的名菜、名小吃,并撰写中英语解说词。在乐山—峨眉山美食节活动期间,让学生去活动现场,义务为国内外游客做讲解。此外,学生还利用寒暑假及大假到这些旅游企业顶岗实践。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即延伸和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结语

我院通过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英语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尤其是英语交际能力普遍提高,达到了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得到了相关旅行社、景区、酒店的一致好评,顺利完成了由学生向职业人、社会人的过渡。

猜你喜欢

导游职业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职业写作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黄希川
我爱的职业
网约导游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