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课堂互动的行动研究

2011-08-15顾亚倩

大家 2011年15期
关键词:互动式师生英语教学

顾亚倩

引言

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教育事业成为兴国之本,现代教育经历着不断的革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学是一个复合名词,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有鉴于此,笔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方式,并通过课堂观摩、教学访谈、教学日记等行动研究,在教学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同时也反映出一定的问题。

一、教师行动研究及互动教学模式的原理

(一)教师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概念由Collier创造(Mike Wallace, 1987)后来由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win进一步发展。

最为大多数人接受的行动研究的定义还是Kemmis和McTaggart(1982:5)提出的:“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他们对自身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事业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Nunan(1990:63)论述了“教学行动研究”的基本要点,即把“行动”和“研究”二者相结合,即在实践中探讨新观点和新方法,从而提高和改进教学,其结果是教学的改进和教学实践更深入的发展。

王蔷将行动研究的定义简单归纳为:1. 行动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反思性的探究活动;2. 它由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直接参与和开展调查研究;3. 行动研究需要一系列的步骤来完成;4. 其目的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使教学打到最佳的效果,同时提高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师生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探讨、丰富课程的过程。2)师生间的交流信息面十分广泛,通过这些交流,师生间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3)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提高课堂效率,达成教学的最优化。

二、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展开互动式教学的行动研究

(一)发现问题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繁重压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在中学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很大程度上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的依赖性增强。这使得大学英语教学陷入费时低效的尴尬处境。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改变为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对教学的初步观摩,笔者就综合英语课程为切入点,制定了详细的行动研究。

(二)拟定计划

本次研究的是某大学10级电子商务两个班级的综合英语课程。在传统的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专注于学习的时间大大少于课时分配的时间;从平时作业情况和测验的效果来看,也存在着抄袭应付的现象。基于以上现象,笔者分析了其原因归根结底有以下三方面:1)基础薄弱,导致学生丧失信心;2)课业压力繁重要求太高,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传统的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的依赖性和惰性增加。

(三)行动研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为了追求教学进程,会过多地给学生一些现成的东西,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要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第一,课前布置任务,学生自行搜寻材料。在日常的教学中,例如在上《新编大学英语 第一册》(以下简称《新编一》)Unit 9 Holidays and Special Days, 此单元主要围绕中西方国家的节假日主题展开。笔者首先在课前要求学生查阅并搜集相关资料,由口头和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现。此主题与中外文化相关,同时又贴近现实生活,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学生参与程度很高。

第二,自学为主,讲解点评为辅。由于教材注重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后要求掌握的单词都标识了音标、词性和例句。所以在上新课之前,要求学生们事先朗读单词并仔细阅读例句。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都要求标注,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再由学生提问。

在课文理解中,除了难点难句之外,笔者尽量减少逐字逐句的翻译,增加与课文内容理解相关的问题以及对文章篇章结构的分析,让学生自行翻译回答,以此来检查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对于课后复习的效果监测,笔者采取课堂上发练习题,让学生课下自行校对订正,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督促监管作用。

第三,利用讨论或者质疑的方法,给与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比如,在上《新编一》Unit 1 Personal Relationships,围绕此单元展开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此主题涉及范围和话题较广,在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汇总后再全班发言,效果较为理想。

(四)收集和分析数据

本次研究历时15周,笔者通过教学访谈,课堂观摩,日记等行动研究手段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成效:

第一,展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勤于思考,乐于回答,敢于提问。

第二,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特点,渐渐养成合适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五)教学反思

从此次研究中可以看出,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生参与度积极性和教学效率方面确有所成效。“外语学习完全是一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听说、阅读和写作实践;学生只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掌握外语。”(束定芳,2001)。由于采取了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强调以自学为基础教师辅导的模式,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满意,提高了翻译技巧,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本次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1)学生一开始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带有极大的好奇,一旦要求他们在课后付出较以往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时,就会表现出应付敷衍甚至抵触的情绪。所以对于学习目的的扭转,还需要靠学生本人,教师,学校及社会四方面的共同努力;2)互动教学不是“一窝蜂”的越热闹越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

三、结语

互动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备课量减少,反之,成功的互动式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还要求教师发挥主导地位,引领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经过行动研究和反思,能够找到在教学实践中所遇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策略。

[1]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出版社,2002.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束定芳.我看外语教学改革[J].国外外语教学,2001.

猜你喜欢

互动式师生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A Study on English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麻辣师生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