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浪漫的音乐生存
2011-08-15吴桂华
吴桂华
(吴桂华: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教育系。)
音乐是个性化的,音乐的生活也应是个性化的,只有你自己才有可能真正知道你自己的需要;音乐是开放的,音乐生活也应是开放的,要时时保持好奇的心,这样才有可能获得许多音乐的秘密,真正进入音乐的大千世界。一方面不要去相信那些时髦的鬼话,说“现在已经流行到什么款式了,你还在听你的老歌”,这后面其实是大有经济炒作之嫌的,你有权利有能力判断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有耐心和开放的心态,相信在陌生的音乐里不是没有可能获得一种全新的感觉,发现一个新的自我。
一、建立你的音乐生活档案
新的音乐生活不妨从建立你的音乐生活档案开始,那是你整体情感结构发展的脉络,每一个环节都包含你生活中大量的信息,你会在这些触发你回忆的音乐当中找到很多乐趣、情感和勇气。建立音乐档案,简单地说,就是将你生活道路中那些你所喜爱的,感动过你的音乐,无论是歌曲还是乐曲录制成集,作为你欣赏音乐的组成部分。音乐心理学家曾经为那些情绪低落,甚至处于绝望中的病人建立了类似的档案,并播放那些病人最辉煌时期所听过的音乐,结果神奇的效应产生了,病人重新恢复了对生活的自信。当然,我们不是病人,但建立这样的音乐生活档案会使我们的情感生活丰富起来,对自己重视起来,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吗?就像你翻开自己的日记,或者看到自己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从你的昨天和前天,从你的青年和童年,发现自己的丰富和光彩。而音乐档案将会是另一种滋味,它会带给你特殊的感受,一种生命的神圣感会在聆听之中不知不觉地产生。它还会使你发现音乐与你是如此接近,并给你不尽的滋养。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
而对于你进一步创造的音乐生活,这第一步最重要的是使你最真切地体会到音乐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支持你,调整你的情感情绪。健康良好的情感对我们的生活实在是太重要了,你随时都可以而且应该问自己,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对不顺心的事,还那么在意吗?你自信吗?然而最重要的是你应该想到,即使你失去了许多,但世界上还有音乐,音乐足以抵御你失去的一切,因为许多音乐和音乐创作,都是一个在痛苦和绝望中找回自我的过程,而所有音乐都是有助于自我的肯定。因此音乐是你最忠实的朋友,任何时候它都不会抛弃你。因此接下来要思考的是,如何针对自己的心情选择音乐。
音乐心理学家认为,针对心情的音乐选择有同质和异质两种,从心理能量输导的理论来看,还是先同后异好一些。同质音乐指的是与你心情、心理情绪相一致的音乐,异质则相反。先同后异指的是先听和你心情接近或者一致的音乐,再听情绪相反的音乐。例如你心情沉重,伤感的音乐能帮你化解心中的忧郁,哪怕音乐让你号啕大哭,这种感觉也是非常好的,因为心情的沉重或者抑郁本质上都是一种心理能量的阻滞,必须把它疏导和化解才好,而同质音乐是最有利于达到此目的的。当疏导的过程完成之后则应该转而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不要再听悲伤的音乐,避免一味地悲伤下去,以免造成消极的心理定势。
三、创造一种音乐性的生活环境
古人说“乐盛则流,礼盛则疏”,非常精辟地道出了音乐利于交往的本质特征,人的绝大部分节律都是共通的,但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由于理念意识上的差异,这种共同的节律并没有对应起来,因此常处于一种难用语言化解的紧张状态。正如古人所说的,礼貌也解决不了这种沟通,因为“礼”产生出来的直接功能是为了分,至少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上下有序”、“男女有别”是很能说明这一点,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礼貌最多也只能起到一个尊重对方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需要靠“乐”。“乐盛则流”说明音乐能使人接近或者太接近。因此音乐在人际交往中提供了亲近感和安全感。那么如何去创造一种人际交往的音乐氛围呢?以下提供几种操作的选择:
首先是创造一种音乐性的生活环境,使音乐融入你的生活空间。这种安排处理得当,体会获得一种开放、舒畅和乐观的心态,为你健康地和人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你的朋友或同事进入你的生活空间,常能被温馨的音乐氛围所感染,你已经为你的人际关系着上了柔和的色调。
如果说第一步的构想是让你的音乐空间参与你的人际交往,那么进一步的安排就得费一番心思了,因为你不再仅是与别人分享你的音乐,而是为别人或者为你和朋友之间的共同感觉设计音乐。请记住,你完全应该具有演奏家的那种自豪感,你比他们在两个方面上更自由,一是你不受曲目的限制,二是你能保证演出的成功,而且你还能为这样的音乐会增添许多新内容,比如为朋友倒茶、介绍音乐作品,一般演奏演唱家在音乐会上很难做到这一点。
第三步的安排范围可能更广了,为了某个聚会、洽谈、讨论会或者与恋人的约会,你可以计划去音乐厅,组织音乐舞会等等。在人际交往中音乐也永远是你最好的朋友。
四、懂得音乐欣赏的艺术
音乐欣赏是建立在文化修养的产物,它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和知识的积淀,经过个人主观意识的提炼加以升华。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可对不同的对象产生不同的刺激、意识和幻觉,而引发精神活动,导致与艺术的直接对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音”、和“对牛弹琴”之说。人们对事物的欣赏是属于情感的领域。凡属艺术的欣赏,都是由人们的内心世界发出的声响,它能体现人们的主观愿望、幸福、痛苦和勇气。并为主体提供一个超脱现实的精神世界,使心灵得到一种满足,它可以消除内心的压抑,平衡感增强征服自然的力量和信心。音乐是时代的镜子,总能以鲜明的形象反映人们的要求和愿望。人们也总是那样期盼的去拥抱它,而文化修养则正是驱使它的唯一动力。人的认识和理智活动,都是一种以感性经验和理智行为相结合的活动方式。
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也正是因具备高深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形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通过其精湛的艺术手法,把作品立足于舞台,而受到人们的崇敬。如曲作者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是著名俄罗斯音乐家,著有歌剧《恶魔》、《马卡维》、《商贩卡什尼可夫》、《尼禄》、《戈柳莎》,神剧《苏拉米夫》、《莫伊赛》、《耶稣》,以及六部交响乐、五首钢琴协奏曲,和室内乐、抒情歌曲等。他还是个钢琴家和指挥家。他的歌曲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主要是抒情性的、描写大自然的以及刻画心理活动内容的。不少歌曲继承了俄国世俗歌曲传统,有代表性的是以普希金词谱曲的《歌手》;较为戏剧性,表现渴望自由的有《囚徒》、《叙事曲》等,那是十九世纪中叶很典型的作品。他的《波斯恋歌》则早流行于世了。《夜》系普希金作词,属于抒情艺术歌曲。感情饱满而浓郁,显示出鲁宾斯坦才思丰富、回肠荡气的旋律魅力。节奏的铺设恰到好处,与词意结合紧密,从开始有节制的控制:逐步发展到奔放的高潮:“啊,温柔亲爱的朋友,我属于你……”从而使表演者和听众都得到极大的满足。
[1]蔡良玉,梁茂春.世界艺术史[M].东方出版社,2003.
[2]陈兆金.艺术鉴赏学导论[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3]莫维.世界音乐经典快读[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4]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