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视阈下体育基础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

2011-08-15仵美阳

大家 2011年18期
关键词:视阈关怀体育

仵美阳

一、体育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人文关怀

体育基础教育的对象是人,需要理解和关怀人,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从孤立片面强调人的知、情、意、行的体育基础教育而不断走向使人学会知识、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关心,培养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体育基础教育之路。这是现代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时代的呼唤。让学生在体育教育的体制下自由的成长,让学校成为学生生活的精神家园。人文关怀下的体育教育首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严和权利,而不是承载传承知识技能的工具来打造,因此现代体育基础教育的人格化自然诠释了人文关怀的底蕴。

人文关怀首先是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把人作为一种自由和自觉的存在,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关怀人的精神生活,这也是体育人性教育的基本法则,符合体育基础教育的本性。体育基础教育人文关怀的也正实现着由灌输到对话的转变。从杜威认为教育应该注重表现人的个性,突出和培养个性发展的教育理论到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性”道德教育理论,均发起了向传统灌输式教育的挑战,认为基础教育的核心是推进儿童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这种转变也是由基础教育模式由单向走向双向,由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走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寻求真理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平等、互重、互爱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之间互重、互爱、创生、发展的体育教育。

人文关怀使传统限制性的体育基础教育实现了向解放式的教育的转变。传统的体育基础教育把受教育者作为一种工具教育的同时,这种体育教育本身也只是一种工具,解放了的体育基础教育就是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以生活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现实生活中帮助享受现代体育教育的体验,在开放的社会实践中吸纳新的时代气息,培养受教育者的认知创新能力、道德观察力合判断力,最终实现体育基础教育与人的生命和生活整体融合。

二、全球化视阈下体育基础教育改革的理性诉求

全球化视阈下我国体育基础教育改革的形成不是来自于人的主观臆断,而是要从我国体育基础教育的整个历史发展中去吸收和借鉴,进而归结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引领着我国体育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我国的体育基础教育凝结了无数体育专家学者的智慧,取得了骄人的教育成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精华,受到世界众多国家效仿和学习。首先我国能在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伟大壮举,令世人瞠目。多年来,我国体育基础教育始终坚持“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培养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始终坚持以人类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优秀成果陶冶教育新一代,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国民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最终为学生走出国门注入了坚实的国际竞争力和能力信誉,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较高、较快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中国体育基础教育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值得广大教育者深思,如: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忽略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生命的成长。因此,推进了现代体育基础教育的改革,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对现代体育教育现状所出现问题的反思,是解决体育教育的现实问题,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不是破坏体育教育的正常秩序;不是重视能力的培养就要抛弃知识的学习,因为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创造;不是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就要摒弃教材本身。体育教育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推广,而是为了质量和效益,事实上,体育教育改革的实现形式多种多样的,并不是简单的一种模式代替另一种模式。

全球化视阈下我国的体育基础教育改革关系着国家未来和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关系着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想使体育改革取得成功就必须尊重体育基础教育的发展现实,遵循体育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坚持继承、扬弃、创新中的实现突破。体育教育的发展规律就是体育教育与人,体育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这就需要根据我国社会结构、质量、规模、效益等的要求,根据人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三、全球视阈下体育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教育也就自然呈现出全球化的色彩。世界各国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巨大转变使世界充满了变数,然这些又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种开放性的全球战略使体育基础教育程度日益成为获取社会资源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体育基础教育就更加突出它的平等化的功能,成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基础工程,成为弥合社会分化与差异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各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然要求致力于本国实现体育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增强本国的体育教育竞争力。可见,全球化视阈下体育基础教育面临既是消除国家与国家分化的重要手段,又是扩大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全球体育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全球视阈下我国体育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高等体育教育与体育基础教育的脱节成为制约我国体育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本源。首先,表现为高等体育教育在课程结构、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观念和方法等方面并未跟上体育基础教育课改的步伐,不能充分满足体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未来教师的需要,以致大学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不能适应对学生培养的“脱节”,这也是我国高等体育教育面临挑战;其次是体育教育学科内容与体育基础教育的脱节现,一般高等院校大多以学科教学论体育教师为主体从事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远不能适应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需要;再次是高等体育教育的课程结构不适应体育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的脱节,在教学形式上仍然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以致授受型学习成为师范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各方面受到制约,评价方式仍然侧重于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在总结分析目前我国体育基础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发展策略:

(1)转变教师角色。体育教师应该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伙伴,实现体育教师由培养 “技术员型”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2)完善体育课程结构。使高等体育院校培养的体育教师科目尽量与中小学相协调,甚至在课程时间分布,课表形式及课程安排上都有些相似,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重和要求,完善学分制,不强求建立完全对应的课程结构,适当设置一些增加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一类不带有学科性质的课程;(3)转变评价方式。课程评价有导向、激励、教学、诊断等多方面功能,它与学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应当与体育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相一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多样性要求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是知识的评价,还要重视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考查,如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创新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不仅要考查学生学到什么,还要判定学生是否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1][澳]W.F.康纳尔.20世纪世界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钟能文.基础教育改革哲学当议[J].中国教师,2004.

[3]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视阈关怀体育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我们的“体育梦”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漂泊叙事视阈下评述《花样年华》的艺术特色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原型理论视阈下的于连形象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螺丝在拧紧》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