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编导教学中有关音乐的选择与运用

2011-08-15□李

戏剧之家 2011年10期
关键词:编导黄河舞蹈

□李 莹

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完成舞蹈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揭示其主题思想的重要表现方式,舞蹈表演的情绪变化,也是通过音乐节奏的力度与速度来体现的。舞蹈是在形体动作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的有机结合中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所以,音乐是舞蹈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选择和运用对于舞蹈编导而言,是一项必须掌握和提高的基本素质,其功效不仅仅是为了编创优秀的舞蹈作品,更应该是在编导教学中提高学生编导能力的基本途径。

一、舞蹈编导教学中音乐的选择

(一)根据教学进度选择音乐

对于一直进行单一模仿舞蹈动作学习的学生来说,最初接触编导学习一定存在着思想上的局限性,由被动式的模仿到主动式的创作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学进度合理的安排是学生完好掌握专业知识的关键。

1.借用纯抒情音乐放松肢体

笔者认为,在学生初步接触舞蹈编导学习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从心理到身体都得到放松。舒缓的音乐不仅能调节学生的呼吸,在心理上能得到放松,并且缓慢的节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控制身体动作的运动。所以课堂上,教师可选择一首毫无任何明显标志性感情的纯抒情的音乐,让学生在即兴舞蹈的过程中自由发挥、释放肢体,跟随音乐舞动起来,使其在初步接触这门课程中产生兴趣以及培养创新的基础意识。

2.借用影视音乐感受情绪

在纯抒情音乐放松肢体的基础上,情绪的表达应该是编导教学中进一步需要掌握和提高的。这个训练,笔者通过九年舞蹈编导教学归纳总结了一种方法,那就是借用当代影视剧作品中的音乐。大家都知道,影视剧作品主题鲜明,情节完整,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其音乐的制作与主题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情绪主导性。将其借用到课堂中,不仅能帮助学生确切把握情绪,还能结合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塑造舞蹈形象,创作动作语汇。例如,先由学生聆听音乐《灰色空间》,感受音乐中的感情,接着请学生表述在聆听音乐中所感受到的情绪,然后由老师讲解曲目的出处:电视剧《斗鱼》中的主题曲及故事大概,在了解之后再一次聆听音乐,并在二次聆听中假想主人公感受情绪,最后根据感受到的情绪来创作。在学生有了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又可对舞蹈的主题内容进行要求,比如要求学生表演一只发怒的小猫,这段表演就要求学生不仅在情绪上要求表现出愤怒的感觉,还要抓住猫的特性来表演,这样同学就可以通过地面上的动作来表现出猫的动作形态,再通过手以及脸部表情对这个动物的情绪来进行表演。这个例子说明学生在舞蹈过程中不仅仅在情绪上有所表现,并在创作过程必须有意识地表现一个思想内容。

(二)根据情绪选择音乐

不同的情绪通过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肢体动作要顺应不同的音乐情绪发展。在编导教学中,情绪的练习(喜、怒、哀、乐)是编导技法外表演训练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让学生在理解把握主题情绪的基础上去编创动作语汇,往往出现更良好的编创成果。在教学中,以四大情绪练习为主,如:以“悲”的情绪练习为例,首先选择性地选取情绪性明显的几个音乐作品,比方说《红旗颂》、《兰花花》、《梦中的唐古拉》等各种风格,让学生从旋律中感受并找出其中悲伤情绪的作品,显而易见,《兰花花》的旋律是能悲伤动人的,再延伸至该作品的深层背景,然后再请学生紧闭双眼结合自身经历感触内心悲伤的状态,最后让学生从音乐、情绪、主题到塑造人物形象进行编创。

(三)根据主题内容选择音乐

由于舞蹈与音乐是属于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的同步展示,所以一般情况,舞蹈的创作要结合音乐来进行,而音乐要紧密围绕舞蹈主题来进行选择。例如课堂练习,笔者给学生的主题为“离别”,那么编创的动作语汇及音乐的选择就必须紧紧围绕“离别”这一主题。在音乐选择上,笔者就会去引导学生首先感受离别的情绪,是悲是喜?是痛彻心扉是黯然落泪?然后在情绪的推动下结合自身要创作的舞种选择合适的音乐,如借用古典元素编创,悲愤的离别的可选择《梁祝》中的“哭坟”一段;不舍的离别可选择“十八相送”,最后再进行动作创作。

二、舞蹈编导教学中音乐的运用

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音乐可加强舞蹈的感情色彩,可帮助渲染舞蹈的内容,可打动观众的感情,可让舞蹈显得更加生动而富有魅力。因此,音乐的合理运用在舞蹈编导教学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编创舞蹈。

(一)借用成品音乐,进行风格性编创

中国有多部音乐名作,或长或短,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底蕴。借用成品标志性的音乐进行舞蹈创作,既能加深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又能结合音乐在舞蹈编导技法上有新的风格性的突破再创造。如借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编排的《黄河》,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描写以磅礴气势展开黄河上船夫与猛浪搏斗的情景。舞蹈的开始部分,演员们形成一排排蜷缩低伏的群体造型,脊背拱起,似黄河船夫拉纤艰难前行,几个依次挺身立起的身躯和他们的手臂似大河中激起的浪花。男女集体舞表现了水波、船夫、大浪、表现了冲破激流、闯过险滩、登岸远眺的形象。第二乐章《黄河颂》,展现黄河与中原大地的河山壮丽景色。采用双人舞的表演,一组组的生动雕像为背景,用充满深情的肢体语言的诉说黄河之水对黄河儿女的养育、精神的推动与鼓舞,既象征了黄河儿女对母亲纯洁、神圣的感情,也象征了中华民族刚柔相济、宽厚博大的精神。第三乐章《黄河愤》,以《黄水谣》的曲调作骨干,中间插入《黄河怨》为材料,结构宏大、情绪而多变的场景揭示富有深度的民族精神。一组带着无限惊恐和承受深重苦难的女子四人舞和男子四人舞相继出现了,随后的群舞展示了生活在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的痛苦与煎熬及对光明的期盼。而双人舞的动作设计中也注入了新的冲动与渴望。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当“保卫黄河”的号角吹响后,一男子冲锋陷阵般指引大家凝聚在一起,无数双手臂伸向空中,以此为无声的誓言激发战斗的豪情。男女演员铿锵有力的动作,三人舞、四人舞舞台调度的错落衔接,极力烘托出黄河儿女的誓师之态,也象征着怒吼的黄河之水奔涌势不可挡。乐曲最后出现《东方红》的主题音调,全体演员如泻闸狂涌的河水快速集结在舞台后区,天幕呈红色,场上场下人们的心血沸腾,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深邃与伟大,为强大的民族精神具有的凝聚力感到由衷的自豪。尾声,演员们又回到开始时的低身向前的造型中,与前面开始的视觉形象遥相呼应,构成舞蹈整体感不丢失的效果。

(二)运用影视音乐,进行情景式教学

舞蹈编导是一门给学生自由想象和创造表演机会的课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场地条件等,在相应的音乐伴奏下有计划地设置主题、情景和情节,让学生们集体、小组或单独地运用多钟手段进行即兴、自由创造性的舞蹈。其中,运用影视音乐进行情景式教学创作,是一项结合戏剧表演综合舞蹈音乐的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由学生聆听一段音乐(如舞蹈剧目《蘩漪·药》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绪并表达出音乐给自己的第一感觉(学生感受到音乐给人一种悲伤、凄惨的感觉)。其次,在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后,可以请同学口述出《雷雨》的主题思想,让学生充分了解音乐出处的背景及主人公的感情(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运动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当然,她对旧制度的反抗是由一种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无法摆脱的弱点。正像作者所说,她陷入了“一口残酷的井”。作者用力刻画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她对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对阴沉的气氛感到烦闷,对精神束缚感到痛苦,她要求挣脱这一切。在一定意义上她也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而剧本又使她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的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悲剧的意义就更加深刻和突出)。最后,再请学生在音乐的听觉冲突下感受情绪进行编创。学生认为要根据作品的背景和人物形象选择简练且具有典型意味的服饰道具,譬如:蘩漪身着民国时期女款式的服装;药碗;中式木茶几;“黑袖管、白挽袖边”的侧幕隐形人等。刚开始时蘩漪可侧对观众,伴随着悠扬的长笛旋律,动作轻缓但透着沉重,给人的印象是矜持、含蓄、神秘甚至是阴鸷的;在围绕逼她喝药的虚幻情景里,动态更多地表现为压抑、痛苦而又具有韧性的特点;在舞蹈的中间部分,为了突出她的顽强个性,显示出不屈服于压迫她的阴暗势力,极力想逃脱出那个使人感觉郁闷和窒息的生活环境的心情,动作配合奔放的、大胆的、果断的情绪变化而展开。然后面对舞蹈四面的跑动,伴随着阵阵滚雷声,预示着她想冲出去的急切心理;最后,随着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和人声伴唱的背景音乐中,蘩漪绝望地喝下药。

[1]于平.高教舞蹈综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汤凌.浅谈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M].科教文汇.2007-01

[3]杨易,孙泉.浅谈舞蹈教育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26(4)

[4]孙天路.中国编导舞蹈教程[M].2004

[5]陈鸿.舞蹈创作中的“有机统一”[J].艺海.2006-01

[6]余玉丽.话说舞蹈创作的主体地位 [J].福建艺术.1997-02

[7]邬燕萍.论舞蹈创作与生活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1990-01

[8]刘柳.浅议舞蹈创作中的构思[J].许昌师专学报.1996-04

猜你喜欢

编导黄河舞蹈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冰上舞蹈搭档
『黄河』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