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戏曲乐队鼓师的作用

2011-08-15王文彪

戏剧之家 2011年10期
关键词:指挥者司鼓锣鼓

□王文彪

戏曲乐队鼓板演奏者为司鼓,是乐队的指挥者。在戏曲乐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关键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一、乐队的主奏兼指挥

艺谚云:“板小乾坤大,鼓小掌万军。”说的就是戏曲鼓师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鼓师是整个戏曲乐队中的主奏者兼指挥者,西洋乐队有专职指挥,主要用手势指挥全乐队的演奏;而戏曲乐队的鼓师,则不仅用手势,而且通过对板鼓与檀板两件乐器的演奏来对全乐队的演奏进行指挥。指挥时,鼓师左手敲击檀板,右手用鼓楗击板鼓(也称“班鼓”、“单皮鼓”),有时两手均执鼓楗,交替击鼓,并配合动作、态势、表情等,运用固定的程式化的“锣鼓点子”(“锣鼓经”),通过手势的指、撇、捺、场、边等,对打击乐与管弦乐的起止、快慢、轻重、情感、情绪、风格、韵味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指挥。

二、表演的主奏兼指挥

鼓师“三军司令”的地位与作用,不仅体现在全乐队中,而且体现在整个戏曲演出全程中。他对演员的表演、全剧的进行、节奏的起伏、气氛的营造、效果的制造等等,都起着“幕后指挥”作用与主奏作用。

首先是配合演员的表演。每一位演员的唱、念、做、打,都在“锣鼓经”中进行,也都由鼓师指挥。唱腔中的起止、快慢、强弱以及各种板式、声腔的变化,全由鼓师掌握;念白的节奏,如“扑灯蛾”、“数板”等,也由鼓师掌握;做功中的一招一式,也都由鼓师掌握,如“亮相”奏[四击头]、“开打”奏[急急风]等,皆由鼓师指挥演奏。最典型最精彩的例子是京剧《三岔口》,几乎没有道白,更没有唱腔,主要是演员在打击乐的伴奏下进行“哑剧式”的武打表演。剧中人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暗室中格斗、厮杀、摸抓、翻打、寻觅、碰撞,各种动作,均由鼓师指挥“武场”演奏员用打击乐演奏各种固定规范的“锣鼓经”予以配合,与演员的表演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其次是表现人物的情感情绪。不同的“锣鼓经”,表现不同的情感情绪,何时何处演奏何种“锣鼓经”,均由鼓师根据剧情和人物特定情境的特定情感情绪的要求,指挥打击乐演奏。例如[乱锤]表现情绪焦急、烦躁、紊乱情绪;[紧锤]表现情绪急迫;[搓锤]表现情绪焦急;[叫头]表现情绪激动时的呼号、控诉;[哭头]表现情绪悲伤的哭泣……如此等等,皆由鼓师指挥演奏。

三、舞台气氛制造的指挥者

戏曲舞台气氛的制造,主要由乐队中的打击乐(“武场”)承担,其指挥者也是鼓师。大至翻江倒海、刀光剑影的战斗场面,小至鸟叫虫鸣、风吹雪落的恬静氛围,以及场次的起承转合,时空的自由转换,均由鼓师指挥打击乐演奏各种不同的“锣鼓经”来营造。

有时,鼓师还指挥全乐队演奏各种曲牌,以营造不同的舞台气氛。例如[小开门],表现更衣、写信、行路、拜贺时的气氛;[工尺上]表现迎接贵宾的气氛;[水龙吟]表现高官或元帅升帐时的声感……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四、主角的左膀右臂

鼓师与琴师,是戏曲主角的左膀右臂,许多戏曲表演艺术家,都精心选择高明优秀的鼓师与琴师来“傍”自己。所谓“傍角儿”,乃辅佐帮衬之意。例如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就有鼓师李五、刘顺与之合作;著名京剧老生杨宝森,也有鼓师杭子和与之合作;著名鼓师白登云,鼓艺超群,被誉为“白派”,曾为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王凤卿、郝寿臣、孟小冬等名角司鼓,1934年以后成为程砚秋的专职鼓师。

在“傍角儿”的艺术践中,鼓师还成为戏曲流派的创造者之一。例如在“梅(兰芳)派”“、程(砚秋)派”的形成与创造中,鼓师都功不可没。

五、全剧院(团)的“说戏”者

鼓师还往往是全剧院(团)的“说戏”者,“说戏”包括两层内涵:其一是教戏;其二是导戏。有时是连教带导。

因此,司鼓者必须具有很强的音乐演绎能力,还应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根据本剧种常用的锣鼓经,设计出传神的锣鼓点子。要做到这样,司鼓者还必须下大功夫,吃透剧情,才能驾驭就熟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指挥者司鼓锣鼓
邵伯锣鼓小牌子
第七届江西艺术节·2019年江西省优秀青年戏曲演奏员展演剧照(一)
戏曲司鼓在演出中的作用探讨
大型交响乐团表演中指挥的作用探究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
戏曲司鼓在演出中的作用分析
合唱指挥者应具有的素质及指挥要点探析
一位富有创见的指挥者——邓华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二三事
甲午海战中出色的指挥者刘步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