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的再思考
2011-08-15任国君
□任国君
当社会音乐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音乐课堂中却冷清依旧。学生们疯狂地崇拜“超女”,迷恋“好男儿”,守着他们的节目,学唱他们的歌,而音乐课上学习和欣赏的歌曲,他们似乎都没什么兴趣。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冷热对比”?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否从这些现象中得出启示,让音乐课堂更热一些、更活跃一点。
首先从社会音乐活动和学校音乐教育所使用的音乐题材来看,社会音乐活动中,参赛选手所演唱的曲目大多数是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易学易唱,朗朗上口,且演唱时大都不需要高难度的声乐技巧,在乐曲的配器上也常用电声音乐,制造出迷幻奇妙的音响,对喜爱新奇、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学生们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学校音乐课中所选取的曲目是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身的高雅的作品,是在千千万万音乐素材中为学生量身搜集的,汇聚了前辈们和专家们大量的心血。这里面不但有中华民族的经典音乐作品,也有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代表作,既能体现音乐文化的内涵,又注重与其他姊妹学科的联系。学生面对这两种音乐,似乎更喜欢前者。
其次,社会音乐活动大都采取海选的方式,参与面广,形式活跃,节目呈现极具创意,短信投票的环节能让人们自由地支持他们喜欢的选手,屏幕内外有充足的互动。再加上一些商业的包装和炒作,往往进行得声势浩大、轰轰烈烈,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气候中被深深地吸引。他们喜欢节目中欢乐活跃的气氛,喜欢出其不意的惊喜,可以投票来留下自己喜欢的选手,喜欢手中那一份被尊重的话语权。由此可见,社会音乐活动绚丽多彩的“外壳”也深得学生的喜爱。而音乐课上音乐教师是音乐作品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他的教学方法和采取的教学形式等因素对学生理解经典优秀的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往往就是教师简单地教唱歌,欣赏也就是听听音乐,师生互动僵硬,课堂气氛凝重,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教学方法千篇一律。而音乐课本中的内容大都蕴涵着一定量的音乐基本知识,有一些还稍有难度,因此,音乐教师要多花心思,在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多下工夫,多动脑子,把学生引领到经典高尚的音乐中去。
在教学内容上,音乐教师应以音乐课本为教学依据,同时又可以把教学内容的外延扩大。
除了直接运用流行音乐中的有益题材之外,音乐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的新形式来作为教学的“引子”。很多通俗歌手翻唱的民歌曲目就很有代表性,他们利用民歌原始素材,辅之时尚现代的编曲方式和表现手法,使歌曲焕发古典与现代的双重魅力。例如,歌手斯琴格日勒的《山歌好比春江水》,一首嘹亮缠绵的山歌,被歌手用高亢明亮、略带摇滚的唱腔演绎,再加上节奏感鲜明的配器编曲之后,变得更加有时代气息。这样的题材可以被用作民歌的欣赏课,现代版与古典版做对比,从学生兴趣更大的现代版入手,深入到更加博大精深的民歌世界中去。
在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上,音乐教师也可突破传统的做法,尝试一些新举措。社会音乐活动参与性与互动性强,形式选择创新且自由性较大,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特点,打破我教你学的模式,开一个班级音乐会或者称音乐汇演课。当然这个音乐会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会,而是音乐教师定期安排、穿插举行,全体学生分批次参与的。音乐会可两周左右举办一次,但必须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且允许重复参加,内容形式不限,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特长来自由组合表演。假设是两周一次的话,音乐会可定在每两周的最后一节音乐课,那么其他几次音乐课教师仍然可以教别的内容,学生也可利用两周的间隔时间来排练节目。每次音乐会大约五个节目,可按学生每次报名的情况来选择,如果一次性报名的节目太多,教师可根据节目类型来作适当调控。而且在音乐会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变成竞赛的形式,每一次评出几个优秀节目或优秀演员,学期末再进行一次总决赛。不管学生的水平如何,音乐教师都要积极地鼓励他们,激励他们热情地参与,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让他们根据自身特长来自由发挥。音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一个宏观组织与调控作用,不强制学生使用某种形式或指定某个内容,在学生能力有限拿捏不准时,可作适当的建议。在表演时,面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不能简单地表扬批评或分个高下,应该在鼓励的原则下客观且艺术地分析每个节目的优缺点。如有改进的空间,也可建议学生改进之后在下一次的音乐会上再来演绎。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课中来,都有平等的表演与展示的机会,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合作演出与互相评价而有了多方位的互动。当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权来编排节目并有可能面对竞争时,他们便会积极主动地来组织与排练,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总之,教师与学生要摆脱控制与服从的僵局,增进彼此的感情,增强课堂的互动,有利于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