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探畲族古代服饰的演变历程与发展

2011-08-15黄靖然

戏剧之家 2011年10期
关键词:畲族汉族服饰

□黄靖然

通过对畲族这一少数民族古代服饰的研究,对于我国弥久的历史文化可窥见一斑,同时利于服饰设计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及深厚内涵。

1.畲族古代服饰初始期

景宁畲族自治县志的记载中对于畲族起源说法不一,有论称源于越人后裔,有论称属广东土著中的一支,但尚且没有定论。而有族谱记载的畲族起源是在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一带。而此起源印证了畲族服饰的特色装扮,即凤凰装。《后汉书·南蛮传》中有记载,古代畲族人民“织绩木皮,染以果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从服饰设计中所见,古代畲族人民所裁制的衣服有酷似凤尾的形状,而从服饰色彩上看,畲民喜好五彩服饰,男装多以靛蓝色,女装服饰以黑色为主,配以鲜红、栀黄、靛蓝、草绿等颜色。自唐伊始时至明代,畲族妇女的服饰仍为“椎髻卉服”,即:头饰挽高髻,衣服配花边。此外,畲族独特的“水布”尤为特别,在少数民族中独一无二。

2.畲族古代服饰融会期

至宋末元初时,战乱四起,此时的畲族亦扩大迁徙范围,将自身的地盘进行扩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汉族占据了统治地位,将畲族人驱赶至贫瘠之地,“巢居崖处,涉猎其业,耕山而食”。再者,由于战事加剧。根据《漳州谕畲》中对畲族起义中的记载,起义军多数是好战之人,且“红巾满野”。从记载中可见,畲族人民仍始终保持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无寒暑,皆麻衣”,正是由于地处偏远的畲族人种植苎麻,而自此之后麻布便成为了畲族人的重要衣着布料。

随着战事的深入,畲族人民同周边各民族的人民通力合作,逐步沟通,在服饰方面也逐渐的融会贯通,吸收周边民族的服饰特色,以百越族人的服饰尤最。《淮南子·原道训》:“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断发文身,以象麟虫。”《逸周书·王会》:“越瓯,剪发文身”。在此期间,“断发文身”成为畲族人当时的特点。断发是将头发剪短之意,正如畲族人在初始期流行的椎髻一样,都是当时较为流行的发型样式。而文身从字面意义中可见,如现今的“纹身”,将丹青刻画在身,属于一种文化习俗。从上述文献史料中可见,宋时畲族和百越族人在战争中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畲族吸取了百越人的诸多服饰元素,并成为自身服饰发展的一部分。

3.畲族古代服饰简约期

《经世大典·序录·军制》:“则皆不也戍他方,盖乡兵也。”正是由于元朝的统治者对畲族的起义者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从而迫使已巢居崖处的畲族人再度迁徙。我们从古文献资料中可见,畲族人在此时期中由于长期的迁徙,在服饰和装扮上较之前的时期已由繁转简,由特色化逐渐转向简约化,如一些头饰也抛除了。战事使得畲族人装扮上更为简单,对待发饰不注重,不着头巾,同时并有不着鞋履的情形出现。

到明朝崇祯年间,古代的畲族人开始遍种菁草,呈现出一片繁盛之象。此时的畲族在服饰色彩上已逐渐由红色、黑色转变为青色。正是由于畲族人利用了山区的便利,生产大量的菁草,同时青色在当时的染色技术中已为上乘。而此时,也受到了汉族人民服饰色彩的影响,因此畲族的服饰在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中而逐渐变换了色彩,逐渐地偏重于向靛蓝和青色为主。但在服饰色彩的运用中,畲族的服饰仍旧采用红色和黑色的色彩,由于黑色在众多色彩中融合装饰的图案更显得庄重。

4.畲族古代服饰定型期

直到清朝畲族人民才逐渐地从迁徙的状态转变成定居的状态,并且也融入到了汉族人群中。由于生活的稳定,畲族古代服饰此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逐渐地涵化成自己的风格特点。麻布的面料材质,纯正的色彩运营,简单的配饰更突显了畲族人的淳朴、自然的特色,而也正展现了畲族人深入骨髓的文化意韵。但此时的畲族服饰风格,我们已然看出其中蕴含了诸多的汉族服饰特点,正是由于从简约期开始受到的汉族服饰影响使然。

[1]胡振江,畲族传统服饰探议[J],艺术探索,2006(4):32-33

[2]吴剑梅.论畲族女性崇拜与女性服饰[J],装饰,2007年5期

猜你喜欢

畲族汉族服饰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畲族三月三
畲族民歌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