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元素向舞蹈的融入
2011-08-15齐艳华
□齐艳华
舞蹈素来就有健身之功能,强体之疗效,将舞蹈传统的健身功能时尚化、普及化是我们在舞蹈教学和群众性舞蹈辅导中新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关注生命品质,注重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时尚也很快地反映在以传播为己任的电视平台上。近十年来倡导健康理念、传授健康手段的电视舞蹈组合已经成为时代的新宠。
有生命就有舞蹈,舞蹈是生命之初至今最真诚的伴侣。以舞蹈的形式去关注和热爱生命,用舞蹈增进生命的品质,以舞健身娱心是大众对于舞蹈的最基本的诉求。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努力探索舞蹈的功能性和社会性,使舞蹈教学和群众性舞蹈辅导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我们不仅推出了具有时尚性的街舞、拉丁舞,也致力于收集整理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以舞蹈的形式传承民族艺术,宣传文化。与以往不同的是,近年来我们在保留了以往舞蹈组合的坚守上,将健康的理念溶于舞蹈组合之中,使广大群众能够获得更多的健身方式手段。将以上的理念体现于舞蹈教学和群众性舞蹈辅导中,推出的中国系列舞蹈教学组合之中,在以明星跳舞、教舞,广大群众赏舞、学舞的组合互动中,适时强调舞蹈的健身功效,使广大群众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学习科学健康的知识和方法。这样的尝试不仅增加了组合的信息含量,使组合的受众更加丰富多元,在向大众推介了优秀的舞蹈作品的同时,使大众大饱眼福。并且,使广大群众在观看组合时深深“陶醉其中”,具有身临其境之感,与舞蹈视频中的舞蹈全明星一起舞动,培养其审美情操的同时,大大增进了身体的健康,使广大群众的身心大受裨益,也使得舞蹈组合更加丰富和科学。
在舞蹈教学和群众性舞蹈辅导中,贯穿健康理念基于我们对舞蹈功能的探索。舞蹈与健康的关系,源自于舞蹈自身的功能。健身是舞蹈的重要功能之一,舞蹈作为艺术之母,自产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强身健体的使命与职责,舞蹈增强身体体质,健身祛病,我国古已有之。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曾记载:在远古阴康氏年代,天气阴霾多雨,河道壅塞不通,洪水泛滥,人们的情绪忧郁,身体也逐渐衰弱,于是有人就创造了健身的舞蹈让大家跳,舒展人们的筋骨,增强人们的体质,排除了“滞伏”、“郁閼”的潮湿阴沉之气,使人们恢复了身体的健康。长期身处阴凝滞伏的天气、积水壅塞的环境,先民们风寒内伤,身心郁闷,筋骨瑟缩,腠理滞着,这当然极不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必然会导致“重腿”等疾。面对严重的灾情,先民们及其氏族首领陶唐氏、阴康氏、葛天氏就“始制舞”,用以锻炼身体,宣导郁阏,通利关节,克服腿疾。对于这类舞蹈,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中如此论述:“可以断言,原始跳舞具有纯粹的锻炼性质。”自此以后,用于健身的舞蹈不断发展,有与兵器相结合的武舞;有模拟鸟兽、走兽动态的五禽戏与拟兽舞等。现代社会则有艺术体操、冰上芭蕾、体育舞蹈等等。
由此可见,舞蹈对于增进人类的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活动全身筋骨、疏导负面情绪,其舞蹈文化历史久远,尤其是缺少健身手段与科学指导的远古乃至封建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舞蹈教学和群众性舞蹈辅导中,深入地挖掘了舞蹈与健身的关系之后,一方面将传统的具有健身功效的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整理,另一方面探索以动作为元素科学论证其具体功效。在群众性舞蹈辅导中,我们发现用民族化的优美的舞蹈肢体语言作为健身的载体,比起其他的健身形式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在弘扬舞蹈本体功能的同时,也为健身舞蹈开拓了新的领域。健身舞蹈的发展也是人类对于舞蹈健身功能的一个很好的肯定。在舞蹈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下,不断地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品类,在这些自然、自发、自如的舞蹈之中遗留着最本质的健身功效。我们在舞蹈教学和群众性舞蹈辅导中,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收集整理民间舞蹈文化。例如:牡丹江的朝鲜族舞、杜尔伯特的安代舞、达斡尔的罕拜舞、宁安县的满族蟒式舞、赫哲族舞、鄂伦春族舞蹈等等。我们将这些舞蹈进行收集整理和提高,形成了我们独特的表演和教学体系。多姿的文化,丰富的舞蹈,健康的理念,使组合的定位更加注重服务型、更加体现人性化。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舞蹈健康功能的关注和肯定,不仅仅体现在群众健身舞蹈组合上,舞蹈被直接运用到其他健康的领域的例子也很多,例如:国家体育总局在2001年推出的健身秧歌从编创之日起,就严格地遵循人体运动的规律进行指导,成为一个有很强健身价值的大众健身舞蹈。现在,全国的健身舞蹈形式繁多,种类丰富,深受大众的喜爱。很多省市成立健身舞蹈协会用来保障和指导健身舞蹈的普及工作。历史流程进入到了现代,舞蹈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大的规模上与体育以及医学、武术、气功相与交叉,互为融通。在理论层面上,一些体育美学著作无不涉及舞蹈。70年代,日本舞蹈学家邦正美写了《舞蹈美学》后,又写了《体育美学》,这也标志着舞蹈与体育的互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