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2011-08-14沈海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21期
关键词:肌力肢体入院

沈海玲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1],发病率110/10万人口,致残率高,大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造成患者心理负担过重,而心理障碍又直接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降低致残率,现将我科运用心理干预技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4月我科共收治了96例脑梗死患者,男50例,女46例,年龄36~80岁,平均62.5岁。均为首次发病,经头颅CT或MRI证实,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入选标准:神志清楚,无感觉性失语,均有偏瘫,肌力0~3级。排除标准:有精神障碍,有痴呆,有心功能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四肢瘫,进展性脑梗死及原有脑梗死后遗症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肌力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根据医嘱给予降纤、抑制血小板聚集、降颅压、活血化瘀等处理,均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不再变化48 h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2],包括肢体的功能位摆放、肢体的按摩、全范围关节活动等,而实验组则从入院时就采取针对性地心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心理问题的评估 (1)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为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成功的保证[3]。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热情接待,主动自我介绍,包括病区环境及入院须知和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初步地了解,责任护士使用开放式交谈技巧,耐心倾听患者提出的问题,悉心予以解答。与患者交谈时语气和缓,语句通俗易懂,尽量使用安慰性语言和保护性语言,让患者有亲切感,同时也要注意患者家人的感受,使患者及家人尽快对医院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全面评估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既往病史、发病时间、肢体功能障碍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有无不良习惯以及家庭成员、文化程度、有无住院顾虑,使用SDS量表、SAS量表进行评分。

1.2.2 心理干预的措施 (1)责任护士具备高度的同情心。对患者的痛苦和烦恼给与理解和同情,真诚地帮助患者,积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2)正确使用非语言沟通。对运动性失语患者善于使用体语传递关切之情,并教会患者使用非语言沟通方法,如点头、摇头或伸手、握拳等方式,或用卡片、书写等方式。(3)心理调节。向患者介绍心理防御机能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使患者调整心态,提高心理免疫力。(4)介绍疾病知识。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指导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功能锻炼的方法,并请疾病好转的病友现身说法,以打消患者的顾虑。(5)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保持床单元的平整清洁,保持病室安静,及时使用床档,满足患者的生活需要,利于患者安心静养。(6)良好的社会支持。建立家庭、朋友、邻里间的社会支持,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照顾[4],主要是患者家人的配合,让家人协助护理人员制定实施康复训练计划,共同分析患者存在的问题,对患者取得的成绩要共同给予鼓励、关心,特别是经济和情感上的支持,让患者感受到需要和被尊重,对经济拮据的患者,医务人员要尽量为患者节约开支,医院可给予一定比例的优惠,减轻经济负担,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5]。

1.2.3 效果评价 每日与患者进行交谈,及时发现患者心理动态变化,以及造成患者情绪波动的原因,加以分析,予以解决。如有的患者因治疗效果不显著而再次出现焦虑状态,向患者耐心解释神经功能的恢复是缓慢渐进的过程,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加以锻炼,才能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对于情绪稳定的患者,要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有利于患者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

1.3 评定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评定标准分SDS≥53分即有抑郁,SAS≥50分即有焦虑[6],分数值越高,表明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同时采用6级肌力评定法[7],评定患者上下肢肢体活动功能。0级:完全瘫痪;Ⅰ级:肌肉可收缩,但不产生动作;Ⅱ级:肢体可在床面移动,但不能对抗自身重力,故不能抬起;Ⅲ级:肢体能对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Ⅳ级:肢体能对抗阻力,但较弱;Ⅴ级:正常肌力。均由管床医师与责任护士共同进行评定,分别记录入院时及出院时的肌力与SAS、SDS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SAS评分与SDS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肌力评分,两组均有提高,但实验组仍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SAS、SDS、肌力评分比较(x± s,分)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中老年突发性疾病,对患者而言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是十分严重的打击。由于病前毫无思想准备,一旦发病,很容易产生较强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其主要原因有:(1)角色的不适应:脑梗死所造成的肢体功能缺失是突然发生,缺少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8]。(2)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肌力处于0~3级的程度,很大程度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再加上言语表达障碍,也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3)担心预后。脑梗死致残率高,神经功能恢复慢,有发生废用综合证的可能。(4)来自家庭、工作、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如担心自己成为家庭的累赘;或无人照料,经济拮据;不能再胜任以往的工作,不能再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等。

肢体偏瘫是脑梗死患者最为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不能自理造成患者情绪低落、态度消极,惰性大,对生活丧失信心,对医疗护理及康复治疗不合作,不能主动进行康复训练,因此对患肢的功能康复起到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当情感障碍与躯体疾病并存时会进一步加重、恶化神经系统疾病[9],直接影响了患者疾病的转归。

良好的心理状态与神经功能的康复密切相关[10],心理防御机制作用直接影响康复疗效。当患者处于兴奋状态及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排除,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11]。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信念,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12]。才能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增强自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本实验两组患者在出院时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肌力方面上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早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应早期进行心理评测,根据测评结果采取相应的心里干预措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最大程度地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

[1]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12.

[2]岳 炜,戴 江.脑卒中患者临床康复诊疗护理方法的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71 -1173.

[3]叶小清,赖敏贞,谢 博.网络成瘾病人的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7,21(12):3262 -3263.

[4]廖雅娟.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1 -92.

[5]马江帆,宁 阳.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1):107.

[6]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94-198.

[7]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9.

[8]伍丽珊,罗爱华,潘翠环,等.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6,21(2):125 -126.

[9]江淑蓉.脑卒中患者心理反应及心理干预[J].重庆医学,2008,37(22):2625-2626.

[10]陈 跃,章巧云,王九娇,等.营养干预辅佐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疗效的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1):36-38.

[11]刘 岩,李友莲,黄建萍,等.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训练[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11 -12.

[12]彭玉兰,时春芳,赵 红,等.健康教育流程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103-104.

猜你喜欢

肌力肢体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肢体语言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