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2011-08-14谭建辉吴小平唐姗姗
谭建辉 吴小平 石 英 杨 辉 唐姗姗
终末期肝病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肝移植,通过肝移植可以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1]。目前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型的转变,人们不再是仅仅重视肝脏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年限,其生活质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和重视[2,3]。为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其生存质量,对82例肝移植患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3年8月~2010年8月本院住院治疗的82例肝移植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76例,女6例。年龄14~66岁,中位数年龄42.5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6例,高中及中专38例,本科以上18例。原发病种类:原发性肝癌25例,肝硬化32例,重症肝炎25例。已婚62例,未婚及离异、丧偶20例。自费医疗36例,公费医疗22例,医疗保险24例。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与人沟通无障碍。
1.2 研究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正式调查前,对相关调查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调查的方法及内容,确保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及准确性。
1.2.1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 WHOQOL-BREF量表包括四个方面: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及环境领域。共有28个问题条目,包含3个反向计分条目和生存质量、健康状况满意情况总体评价2个附加题目。总分为80分,量表得分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高。
1.2.2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 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依据症状出现的频率。将20个项目的各项得分相加,然后乘以1.25,选取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50分为SAS标准分的分界值,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2.3 抑郁自评量表(SDS) SDS包括:(1)精神病性情感症状。(2)躯体性障碍。(3)精神运动性障碍。(4)抑郁的心理障碍。SDS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总粗分乘以1.25后选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我国以SDS标准分≥50为有抑郁症状。患者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家庭支持、心理因素、原发病种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肝移植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评估(表1,表2)
表1 肝移植前后患者WHOQOL-BREF评分比较(±s,分)
表1 肝移植前后患者WHOQOL-BREF评分比较(±s,分)
注:与移植前相比,△P <0.01
时期 例数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关系领域 环境领域 生存质量总分肝移植前 82 42.83 ±11.28 45.36 ±13.24 53.19 ±15.37 46.72 ±13.27 36.72 ±15.27肝移植后 82 55.27±13.27△ 55.24±14.19△ 67.32±17.82△ 57.93±15.22△ 57.14±21.83△
表2 肝移植前后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s,分)
表2 肝移植前后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s,分)
注:与移植前相比,△P <0.01
评分肝移植前时期 例数 SAS评分 SDS 82 53.27 ±6.36 52.19 ±7.58肝移植后 82 38.18±5.29△ 40.17±5.39△
2.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3)
表3 Logistic回归结果
将家庭支持、心理因素、原发病种类作为定性分类指标,数量化处理为:家庭支持-1,家庭关系淡漠-2;积极乐观-1,情绪悲观-2;肝脏良性病变-1,肝癌-2。将上述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家庭支持、心理因素、原发病种类与肝移植患者生活质量正相关。
3 讨论
接受肝移植的多数是终末期肝病患者,60%以上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肝硬化,内科常规治疗无法奏效[4]。随着我国肝移植技术的发展,手术操作及麻醉技术不断成熟,目前手术成功率有了较大提高,给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了希望[5,6]。但是患者在经历长期的疾病折磨、大量治疗及经济消费后,躯体能量与心理能量被过度消耗,因此肝移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受到关注。生活质量是对个人或者群体所感受到的来自躯体、心理及社会各方面良好适应状态的一种综合测量,能更加全面地反应患者的健康状况,充分体现积极向上的健康观。
本组结果显示,肝移植术后6个月患者WHOQOL-BREF各项评分、SAS及SDS评分显著优于移植前(P<0.01),表明肝移植改善了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负性情绪有所改善。肝移植术后,随着时间的增长,术后切口不适以及排斥反应发生率有所下降,患者对手术的应激情绪也逐渐减轻,对于肝移植知识不断积累,因此生存质量及情绪均有较大的改观[7,8]。
表3结果显示,家庭支持、心理因素、原发病种类为肝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家庭的支持与患者的情绪、社会功能密切相关,患者从家庭方面获得的支持越大,自身活力就越强,人际交往能力也越好。家庭支持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可以减轻应激对患者的刺激和伤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家庭社会的力量,与家属及时沟通互动,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并配合治疗护理计划。鼓励患者不能因为疾病而把自己封闭起来,应勇敢地面对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与家人及社会交往中体会生命的乐趣与价值。肝脏移植患者心理负担较重,这与术前长时间的治疗与等待、反复检查、术后疼痛、经济负担及排斥反应等有关,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远高于一般的患者[9,10]。原发病为肿瘤的患者生存质量差,主要与肿瘤复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有关[11]。因此应重视对肝移植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科室定期举办集体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结合个别指导,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接受程度讲解健康知识,使其树立良好的健康信念。教会患者自我护理及监测,正确认识术后可能会出现的症状、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护理人员除了要熟悉移植过程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外,应将整体观念运用到对肝移植术后患者护理中。既参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又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提高生存质量。综上所述,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临床工作中针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有效干预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1]尚蔷薇.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1):1969.
[2]张蔚青,杨晓玲,罗艳丽.肝移植患者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不良反应经历及困扰程度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46(1):71 -74.
[3]赖 莉,李晓玲,罗艳丽.肝移植受者症状经历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397 -400.
[4]张 明.肝移植24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77.
[5]张升宁,李 立,冉江华,等.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与防治[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4):17 -20.
[6]陈规划,蔡常洁.重视肝移植受者的长期生活质量[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8,13(4):303 -305.
[7]周 英,廖 苑,何晓顺.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2):15 -17.
[8]张 敏,崔 焱,李相成,等.肝移植受体直接照顾者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06,13(12):4 -7.
[9]曹晓东,王世平,赵东方.肝移植受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84 -186.
[10]王 静,王晨菲,丁学易,等.肝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37 -39.
[11]张艳红,魏 丽,李呈晋,等.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生理变化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