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ATS框架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与高等教育改革

2011-08-13□文/朱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24期
关键词:跨境办学服务

□文/朱 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办学主体多元化新格局逐渐产生。由外国教育机构和我国教育机构联合办学的方式,正在通过各种溢出途径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发展。

一、GATS框架下中国跨境教育模式、承诺与定位

根据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13条规定,教育服务贸易是指除了由各国政府资助的教学活动外(如军事院校),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服务贸易范围。国际服务贸易又可分为四种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针对教育服务贸易来说,跨境交付指的是跨境的远程或函授教育服务;境外消费是留学生到国外接受他国教育服务;商业存在指的是跨国际的合作办学;自然人流动是外国教师以个人身份到外国参与教育服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顺应教育国际化趋势,有条件、有步骤地开放了高等教育服务市场。我国对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可概括为三个“允许”:允许中外合作办学,但不承诺国民待遇;允许境外消费;允许自然人流动,有条件地承诺国民待遇。由此,中国已经肯定了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属性,正式参与世界高等教育服务体系。

现阶段,中国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模式主要分为三类,即开放远程教育;引进国外院校开设分校区;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合作伙伴。其中,境外消费(留学生教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商业存在(境外办学)和跨境交付(远程教育)等也在国际教育服务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跨境教育服务贸易的特点在于:一方面教育是一种主动的知识扩散和传播行为;另一方面教育服务贸易的营利性又决定了其追求投资回报的特性。因而,相对于其他经济活动而言,教育服务的溢出性更加主动;在跨境教育服务各种模式中,合作办学模式相比留学生教育和远程教育而言,可以通过关联与示范机制产生最大限度的溢出效应,有利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如下:GATS框架→跨境高等教育服务产生→教育投资营利性→溢出效应→高教改革。

二、中外合作办学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溢出效应

通过合作办学,不但有利于拓宽教育投资渠道,而且还可以引进如品牌、课程体系、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模式、评估体系等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

(一)对学生培养模式的改进。外方教师课堂讲授提纲挈领,不会面面俱到,通常采取启发式教学,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角,要求学生为课程查阅很多资料填充教学框架,并为其提供课堂大量宣讲的机会,鼓励其大胆创新、标新立异。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其质疑、批判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外方教师还常常把教学过程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从课堂到社会,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学过程中的教材、课件、授课、课堂作业和课上汇报都要求用英语完成,既传授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改变学生传统的机械应试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创造和实践能力。

(二)对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带动

1、示范教学。通过教学研讨与示范,中外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交流与学习,中方教师能够吸取国外灵活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在教材的选用上,外方教师可以带来更多海外教学资源信息,拓宽中方教师选取教材的范围,有利于优秀外国原版教材的引进。外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并不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筛选性使用,将课外参考书、专业期刊以及网络学习资源等内容融会贯通为教学内容。另外,他们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新鲜度,体现了学以致用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些都为中方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在教学手段方面,中方教师可进一步学习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立体化和可视化的多媒体展现难以表述的问题,建立包括试题库、案例库和课件库在内的教学资源共享以及利用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交互式教学支撑环境。在教学方式方面,外方的启发性、互动式和实践性教学等方式也值得中方教师学习和借鉴。

2、科研与学术交流。由于我国教育领域在很长一段时间相对封闭,导致我国学术界与全球学术圈的联系十分松散。国内学者分享国际知识性资源的途径非常有限,同时自身的形象和成果无法得到推广。与科研资源丰富的院校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国内学者与国际学术圈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

(三)对教学体制的变革

1、评价体制。国外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多样化,注重对其思维能力而不是应试能力的评价。外方教师通常把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平时成绩体现在对一些案例或开放性问题的课后作业、论文写作和分组讨论方面,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组织和甄别,经过小组讨论提炼出观点。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分析、批判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这种评价方法更加全面和灵活,大大减少了学生对期末考试的投机心理,使他们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

2、学科建设。选择与国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学进行合作,有利于国内院校的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国内院校可以借鉴国际学科和课程设置体系的合理之处,一方面引进国际上的新专业和新学科,填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上的空缺;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学科体系进行修订,使其定位更加合理化,设计更加系统化。对学生而言,合理而全面的学科体系可以增加其专业选择范围,使其在国内即可享受国际先进的教育,节省教育经费支出。

3、外部联络。通过与有实力的外方合作,可以使学术联系逐渐扩大和加强,与学术同行们建立关系往来(网络扩展),与已建立往来的合作伙伴加强联系(渗透)以及在国际学术网络建立自己的位置(融入)。通过外部往来,进一步开阔视野,加强高校运用外部网络资源的能力,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学术成果的推广,提升话语权与国际形象。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图1归纳了中外合作办学对高等教育改革产生溢出效应的各种传导途径。(图1)

图1 中外合作办学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溢出途径

三、发挥中外合作办学溢出效应的关键因素

(一)在求同存异中增加沟通与信任。引入外方教学资源的主要目的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但是,由于中外教育体制和观念在很多地方存在着差异,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分歧。整合与协调虽然是合作办学的主要困难,但是也正是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机遇。不但要在办学中推动外方对我方教育体制与理念的了解,而且要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实践,认真反思外方体制与观念的合理性,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寻找教育改革的可能性和突破口。只有合作双方都发挥出自己的异质性专长,才会使合作变得更加有意义。

(二)引入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跨境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营利性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上日程。为避免引进国外低层次的合作者,应该建立健全国外高等教育机构资质和水平认证查询系统,对合作方的资质、声誉以及强项专业进行调查。防止境外某些根本不具备办学资质的机构以合作办学的名义,向中国输出劣质高等教育资源。应当要求该合作方按照其所属国标准颁发与其所属国相同的学历、学位证书,并在该国获得承认;应当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日常监督,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

(三)发展高层次教育。研究表明,溢出效应的发挥与合作双方实力差距的关系类似于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二者实力水平相差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溢出效应的产生,只有在二者差距较小时,产生的溢出效应最大。目前,我国高等学历教育合作层次主要集中在本科水平,硕士培养项目相对较少,博士培养项目则更少。双语课程的引进需要一个过程,对于专业理论和英文基础较弱的本科生而言,如果直接引入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会增加学习困难,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因此,有必要先为学生打下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后,在研究生阶段开展双语教学,更有利于发挥国际化教学前沿性的优势。

[1]柏杰,苏俊,何晋秋,方惠坚,薛澜.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1.9.

[2]姜英俊.关于中外合作办学中双语教学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2.

[3]李江红.浅析GATS框架下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

[4]刘尔思.中国跨境教育质量的形成、变迁及其影响[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6.

[5]覃美琼.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6.5.

[6]肖地生,顾冠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外合作办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

猜你喜欢

跨境办学服务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跨境直投再“松绑”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