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2003-2010年药品使用监测数据分析

2011-08-07胡巧雨张婷张晓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北京市100191

中国药房 2011年34期
关键词:注射剂金额药品

胡巧雨,张婷,张晓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北京市100191)

在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实践中,合理用药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涉及到医疗卫生大环境的综合治理和药品使用过程的科学管理。药品使用数据是重要的医药情报,结合药物流行病学、临床医疗情况及药品市场状况等对药品使用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研究临床用药趋势和发现药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考察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便于对医院的宏观用药行为进行调控和干预[1]。本文对我院2003-2010年的西药(含中药注射剂)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考察其用药合理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从我院计算机药品管理系统提取2003-2010年的西药发放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和销售金额等。药品分类方法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6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考察抗感染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DDD值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本文药品的DDD值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6版),DDDs=药品的总消耗量/DDD值,其值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对上述数据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考察具有较高关注度的几类药品的使用合理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院2003-2010年药品销售情况统计

我院药品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我院近年门诊量逐年增加及平均住院日不断缩短、住院患者周转加快有关。同时,也反映了公众对医疗保障需求的不断提高。我院2003-2010年销售金额排序列前20位药品统计见表1(表中,*表示激素及相关药物;#表示循环系统药)。

表1 我院2003-2010年销售金额排序列前20位药品统计Tab 1 Top 20 drugs in the list of consumption sum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03-2010

由表1可见,销售金额排序列前20位的药品中,激素及相关药物有7种(占35.00%),销售金额达31 514.34万元(占67.20%)。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剧增,患者一般需终身服药,导致降糖药(阿卡波糖、胰岛素)销售金额增多;另一方面,生殖医学为我院重点学科,门诊量大,激素类药为该科常用药,药品单价高、使用周期长、新药品种不断增加。循环系统用药的构成比和金额比位列其次,分别为20%和34.78%,总销售金额为16 310.65万元。这与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主要病种已转变为循环系统疾病的情况相一致[2,3]。

2.2 抗感染药使用情况统计

我院销售金额排序列前20位药品中,抗感染药种类和销售金额所占比例统计见表2。

表2 抗感染药种类和销售金额所占比例统计Tab 2 Proportion of types and consumption sum of anti-infective drugs

由表2可见,我院抗感染药使用整体呈下降趋势。其种类构成比从2003年的35%下降至2010年的15%,金额比从32%下降至10%左右。2005年到2006年下降趋势最明显,降幅达50%。此趋势变化与国家加强管理抗感染药使用密切相关。我院于2005年10月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并颁布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关于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的规定》,对抗感染药实行分级管理,加强抗感染药合理使用宣传,规范临床使用。同时,我院还针对抗感染药门诊处方、住院病例逐月、逐年进行抽查监管,总结分析使用情况并及时反馈至临床。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上述干预措施对我院抗感染药的合理使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2.3 各年度抗感染药DDDs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统计

各年度抗感染药DDDs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统计见表3(表中所列均为口服剂型)。

为促进我院抗感染药合理使用,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我院药剂科自2006年开始对抗感染药进行使用监测,尤其是DDDs值监测。各年度DDDs排序列前10位抗感染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喹诺酮类,占30%~40%,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类。这一情况基本符合我国抗感染药市场分布现状[4],与北京、上海地区的抗感染药应用情况基本一致[5,6]。头孢菌素类主要为第2代,喹诺酮类则主要是左氧氟沙星,这与我院有效推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有关。此外,所使用的抗感染药主要以广谱、高效、低毒的种类为主。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院抗感染药使用情况较好,但仍需加强管理,严格掌握适应证,注重病原学检查并依据其结果完善抗感染药使用。

表3 各年度抗感染药DDDs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统计Tab 3 Top 10 anti-infective drugs in terms of DDDs during 2006-2010

2.4 注射剂种类构成比变化趋势统计

我院销售金额排序列前20位药品中,注射剂种类构成比变化趋势统计见图1(自2006年开始,前20名药品中2个品种为腹膜透析液,考虑其使用途径的特殊性,统计不同剂型药品使用情况比例时未纳入统计数据内)。

图1 注射剂种类构成比变化趋势统计Fig 1 Changing trend of constituent ratio of injection

从图1可见,总体而言,注射剂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与我院近年加强对注射剂合理使用干预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用药意识增强,注射剂的安全使用越来越引起重视。注射剂吸收过程短或无吸收过程,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往往比口服药或其他剂型更严重。而且在我国,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更多,且情况均较严重[7]。另一方面,注射剂还存在患者依从性差、易引起外源性感染等特点。鉴于以上原因,提倡安全、适当地使用注射剂,“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注就不静滴”。我院药剂科分别从医护人员和患者角度出发,有的放矢开展干预工作,药师发表多篇论文到《药讯》,从而使医师了解并掌握注射剂的合理使用知识,同时通过展板等宣传材料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注射剂安全使用常识的普及。

我院中药注射剂划归西药库进行管理,在2003-2010年销售金额排序前20位药品中,偶见中药注射剂。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如醒脑静、疏血通等),原药材质量及制备工艺对药品质量有很大影响,不同批号药品间质量波动较大,输液载体对药品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这些因素均可对临床使用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应予以格外关注。

从图1亦可发现,我院2010年注射剂比例呈显著上升趋势。2010年注射剂为11种,较2009年增加了4种。在增加的4个品种中,有2个为生殖医学中心用药。该中心为我院特色门诊,于2009年下半年完成搬迁改造,扩大门诊面积后门诊量增幅显著,因此注射剂品种增加与此相关。另外增加的2个注射剂分别为白蛋白和疏血通注射液,其中白蛋白作为血液制品,其消耗情况一方面与临床应用有关,同时也与市场供需关系具有相关性。2010年血液制品货源紧张情况有所缓解,有助于满足临床需求。

2.5 高危药物使用情况

在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列前20位药品中,还有一类药值得关注——高危药品,它是指错误使用可造成高风险或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8]。在美国药物安全使用协会2008年公布的19种高危药品中[9],我院有口服降糖药、腹膜透析液、胰岛素注射剂3种。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易造成低血糖、昏迷;腹膜透析液使用不当易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出血、失衡综合征;胰岛素注射剂使用不当可致低血糖、昏迷、过敏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对于上述用量较大的高危药品,应开展全方位的用药服务。一方面,加强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知、掌握正确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应对措施。药师应对此类药品进行特殊管理,包括质量、储存、调配、用药指导等。同时尝试开发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对医师处方的审核转变为对医师处方行为和药师调剂药品的提醒与干预,在医师开具电子处方、药师调配发药时可在电脑界面上用特殊表示引起关注;另一方面,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使其了解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依从性。

3 讨论

随着公众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医药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多次调整药品价格并未有效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10]。从医院药事管理和临床药学服务角度推动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适当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可起到积极作用。

总体来看,我院药品使用基本符合临床治疗需求。从药品使用数据的变化趋势表明,干预性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对药品合理使用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如《抗感染药使用分级管理办法》有效减少了抗感染药的使用数量及品种。合理用药知识宣教对安全用药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合理使用注射剂方面。同时在本研究的分析过程中,也为我院药品使用数据监测的持续改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比如针对抗感染药可按照药品的通用名分类进行使用数据监测,从而更好地分析不同种类抗感染药的临床使用情况。

通过对我院过去8年药品使用数据的回顾性研究,可为相关部门采取正确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积极开展更具时效性的药品使用数据动态监测分析和前瞻性研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公示,通过行政干预、宣传教育和技术措施等方式积极推动合理用药,促进医疗机构的合理运营和良性发展。

[1] 军队主要医院药品消耗数据分析编委会.军队医院药品消耗数据分析[J].中国药房,1994,5(1):23.

[2] 宋 亮.世界疾病谱发生了变化[J].中华养生保健,2002,6:42.

[3] 柴玉英,张向阳,李 勇.我国人口主要疾病死因构成变化的影响因素[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9):1 025.

[4] 郭冬梅.我国抗感染药物市场现状分析[J].中国药房,2004,15(9):528.

[5] 张顺国,陈敏玲.上海地区81家医院2006-2009年抗感染药利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46):4 323.

[6] 郑利光,牛桂田,谢来洪.北京地区19家医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抗菌药物利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46):4 328.

[7] 毛 璐,刘 芳,翟所迪.注射剂安全合理使用进展[J].医院管理论坛,2003,3:48.

[8] McKee J,Cleary S.High-risk,high-alert medic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a regional state psychiatric facility[J].Hospital Pharmacy,2007,42(4):323.

[9] 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s List of High-Alert Medications[EB/OL].http://www.ismp.org/Tools/highalertmedications.pdf,2008.2008-11-01.2011-02-18.

[10] 干荣富.医疗体制改革与医药行业发展之思考[J].世界临床药物,2007,28(4):198.

猜你喜欢

注射剂金额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2001年-2020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资金来源情况表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立案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成交金额前10名营业部买入的前3只个股
一周资金净流出金额前20名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