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的经营与管理实践

2011-08-06文/肖

传媒 2011年10期
关键词:刊物效益学术期刊

文/肖 宏

我国的期刊单位长期重视编辑工作,但对出版工作不够重视,尤其是对期刊的市场工作不够重视,这就造成许多期刊出版质量上不去,经营能力薄弱。甚至有个别刊物质量与影响力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是上不去。

笔者通过从事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管理工作22年的实践和研究认为,要办好学术期刊,不论是从单本还是从集群来说,都必须从期刊产业链的三个环节全面提升工作质量——编辑工作、出版工作、市场工作。学术期刊的经营,应从学术经营、出版经营、市场经营三个方面入手才行。

学术期刊的学术经营

总的来讲,学术经营的目的可以概括为:维护学术声誉、提升学术质量、扩大学术影响、满足用户需求、带动全面发展五个方面。学术经营的任务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即以人为本、内容为王。

以人为本。这是学术经营最重要的方面。以人为本,首先要强调重视学术期刊的编辑队伍建设,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主编、编委会成员和编辑部人员。

关于主编。国内外的经验表明,要想使一本学术期刊能长期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尤其是期刊的领军人物——主编。好的主编可以决定办刊的方向,组织得力的编委会和编辑人员,扩大稿源,争取经费,开拓市场,把好刊物的学术关。就《Nature》、《Cell》这些国际大刊来说,挑选主编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挑选一位好的主编,是刊物学术经营的关键。

关于编委会成员。虽然国外一些超级大刊,例如《Nature》、《Science》等刊物已经不再设编委会,但对我们发展尚不成熟的学术期刊来说,编委会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一流的编委会专家群体,对学术期刊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显著的。许多期刊高质量的组稿、审稿都是通过国际上富有实效的编委会进行的。但目前国内不少期刊约请的编委,虽然是国内外知名的专家,但一味注重其名誉、名声的片面性使不少专家成为挂名编委,却未必对期刊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优秀的刊物应制定专门的编委会条例,对编委进行严格的选任与管理。

《亚洲男科学杂志》1999年创刊时聘请了亚洲男科学会主席钱绍祯教授担任主编,建立了有30余个国家与地区男科学者参加的顾问委员会、编委会和通讯编委会,涵盖国际男科学会前、后三任主席和亚洲14个国家与地区的男科学会主席,从而使刊物在短期内获得了最广泛的国际学术支持,发表论文的65%为国外来稿,刊物迅速进入SCI(科学引文索引),IF(影响因子)现在达到1.66。《世界胃肠病杂志》(中国,英文周刊)的编委会更是达到1200多人,覆盖53个国家,2010年发表论文约960篇,75%为国际来稿,IF(2010)=2.24。可见编委专家选得好,对学术刊物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大。

关于编辑部人员。编辑部的人才队伍建设,是许多期刊关注的人才基本建设。哈佛医学院主办的世界顶级医学杂志之一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学科编辑们,均是有相关栏目学科背景的博士或博士后。《自然》(Nature)生物医药类系列杂志招聘栏目主管编辑时,要求必须是在具有相关杂志学科背景方面工作过3~5年的博士后,并且要在《Nature》这样的顶尖杂志上发表过研究论文才能录用。《Cell》杂志也是如此。

我们在办刊实践中,特别注重专业编辑建设,不遗余力地引进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门人才做编辑,加强岗位培训,使之能迅速与学科专家沟通,这对组稿和稿件加工处理大有裨益。

另外,审稿人的队伍建设也非常重要,这是学术期刊开展同行评议的质量保障。要建设好国际化的期刊,审稿人队伍也必须面向国际展开。审稿人队伍建设须注意三个要点:入选标准、审阅水平、动态管理机制。要选取专业领域中一线的领军人物和优秀专家,要通过具体的审稿质量和审稿态度来不断地优化审稿人队伍。审稿认真,意见详细而中肯,将给刊物带来很高的学术声誉和高质量的稿源。当然,也需要防范审稿人不端行为,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审稿人剽窃作者内容、蓄意压制作者、和作者进行私下交易等不端行为。

再有,要注重作者队伍的建设。一流的期刊离不开一流的作者,尤其是国际化的作者结构。SCI数据库选刊过程中,针对刊物学术水平,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就是看作者队伍是否国际化,作者是否在本领域有高引文的历史,尤其后者在评估新创期刊时非常重要。《Nature》杂志的作者,来自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美国(约占39.2%)、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荷兰、瑞士、澳大利亚、意大利等,中国作者数居第14位。2010年底,科学出版社和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联合创办的《亚洲两栖爬行动物》(英文)在出版了4期之后,即在2011年7月被SCI同意收录,这与其国际化的作者队伍和高质量内容是分不开是。

内容为王。期刊的内容质量取决于论文质量和编辑质量两个方面。论文质量取决于缜密、原创的思想,创新、合理的设计与方法,令人激动的突破性成果以及基于科学验证的大胆推测等。我们可以从原创性、新颖性、科学性、重要性、趣味性、表述性六个方面予以审核。

在保证论文的质量方面,《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的经验是:充分发挥中科院学部平台作用,积极争取院士和一流的专家参与两刊建设。2008年6月《中国科学 :物理、力学与天文学》(英文版)刊登了经过编辑精心组到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闻海虎小组的有关超导的研究论文《Superconductivity at 36K in gadolinium-arsenide oxides GdO1-xFxFeAs》。截至2011年8月,该文已经被引用105次,被该刊评为2008年度优秀论文。可见,论文质量直接决定了刊物的被引频次。

编辑质量问题。编辑质量是内容质量的重要保障,从个体角度来看,又有编辑创意、组织、加工三个方面。编辑质量,绝不仅仅是通过规范性的编辑加工(含人工语言、外语、形式的标准与规范加工)和校对就能实现,而是还要通过编辑的精心策划、组稿、审稿、编排设计等创意性工作来实现质量的优化与提升。从集体角度来看,编辑质量取决于整个期刊学术体系的建设,包括:编委会的组织与实施,对期刊学术导向把关;审稿(同行评议)的组织与制度保障,对期刊学术水平把关;包括主编和编辑在内的策划和组稿工作,对期刊的学术影响把关。

为了保证编辑质量落到实处,我们特别强调在编委的责权利中突出对编委的“四个一”的责任要求,即要求作为期刊的编委,每年对该刊要有至少撰写一篇、审阅一篇、推荐一篇、合理引用一篇的贡献。而作为编辑部,在关注“三个重点”——重点项目、重点机构、重点作者的同时,要做好“三个动作”——“上会、下室、走出去”。《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编辑部积极“走出去”,广泛参加学术会议,深入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各编辑部共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12个,拜访国家重点实验室151个,直接访问的科学家达到近600位,与科学家建立了广泛密切的联系。加强有针对性的组稿工作,对保障优秀稿源、促进期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术期刊的出版管理与经营

可以这样认为,“出版的价值=传承+传播”。只有通过有效的传承,人类优秀的智慧结晶才得以记载、存留;只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才有可能实现知识效能的最大化。做好这两点,出版才有意义。要做好出版,必须从出版管理和出版经营两个方面予以落实。出版管理与经营的目标,就是要使出版质控、时控、财控的系统有效与合理。

期刊的出版管理,重点体现在过程控制(出版计划的制定与全流程监控)、装帧设计(版式设计与录排)、印前质检(以控制差错率为核心的专业校对)、印制生产(印制、生产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质量审读(动态审查与年检)、物流库管(发货、在途、库存的流动管理)、财务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效益控制与理财)、数字出版(设计、实施)等方方面面。

期刊的出版经营,重点体现在规范性工作(标准生产与精准传播:编辑加工与质检审读共同遵守的原则)与质量控制、时效性工作(周密的出版计划与严格的执行——质效同权)、策划性工作(选题策划、版式设计、资源集成能力等)、经济性工作(投入产出分析、保值增值能力、成本控制等)、影响力工作(营销水平与能力、传播渠道、传播形式)、服务质量和水平(知识集成、知识挖掘、知识服务)、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其中,如何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是出版经营中的重要话题。尤其要关注精品栏目建设,注重专题、专辑、专论的出版,实施保质扩容、编销互动、编媒互动、编研互动等措施,不断提高出版效率,缩短发表周期,采取数字出版、多媒体出版等方式,以不断扩大终端用户群。

学术期刊的市场经营

学术期刊的市场经营,应重点关注品牌战略、资源战略、人才战略、效益战略四大问题。

品牌战略。一流品牌能凝聚一流的资源,吸引一流的用户关注,产生一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我们办刊人的品牌意识亟待加强,主编们应认真思考:自己的刊物应该办成什么样的品牌刊物?留给别人什么样的印象?品牌建设是学术期刊市场经营的首要话题。

与刊物的品牌建设紧密相关的话题,是刊物的定位问题。定位决定了刊物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可以将中国的期刊按照办刊的层次定位,分成立足国内、面向国内,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立足国际、面向国内,立足国际、面向国际四个不同的定位。我们的学术大刊,应该敢于跟欧美的大刊竞争,依托国际的资源,面向国际的市场,做出中国人办的国际大刊来。当然,对于办刊人而言,关键是要定好位,找到适合自己刊物的办刊模式,而不能在迎合评估指标的盲目跟风中迷失办刊方向。

资源战略。市场资源是刊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毫无疑问,市场资源优劣直接影响刊物的品牌建设和内容建设。如何树立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换为刊物的生产力、发展力,也是我们开展期刊市场经营的重要话题。

一是政策资源,涉及主管、主办等方方面面的行政管理资源。要同各级管理资源紧密结合,有效沟通,以降低准入和发展的成本风险,获取更多特许资质(包括刊号)、资金和项目的支持。

二是条件资源,主要指发展的大小环境资源(主管、主办、出版单位)、软硬出版资源(历史、品牌、机遇、体制、机制、空间、技术、平台)。要充分利用文化体制改革形成的环境条件,转换出版体制与机制,使刊物发展增添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是渠道资源,涉及生产印制渠道、信息发布渠道、发行推广渠道、广告渠道等各种专业渠道。要建立可调可控的渠道、优质价廉的渠道、畅通高效的渠道,而不是样样受制于人。渠道建设直接影响刊物发展的成本和收益。可以通过加盟优秀的发行集团、出版集团,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全面推进销售工作。

四是合作资源,涉及国内外的专业出版合作,包括版权合作与平台合作。我们的合作经验表明:双赢是前提,合适就是好。不必刻意追求跟大牌机构合作,而是要注重获得对方实质性的支持。通过合作,提升内容质量,获取业务指导,打开海内外市场,提高刊物的国际影响力和显示度才是正道。

人才战略。期刊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资产是创意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从国内外发展较好的刊物看,队伍强才能刊物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在最近几年形成了以《细胞研究》为代表的高端国际化刊群,其根本原因与其引进了一批有国际化视野的办刊专业人才紧密相关。《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和建立了一支年轻有为的专业编辑队伍紧密相关。这方面,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公开选拔、择优录用,注重学科背景和专业水平;引培结合、择优培养,培养编辑带头人和经营带头人;绩效优先、德才兼顾,考核“双效益”;继续教育、持续培养,注意学以致用,推进业务发展。

效益战略。期刊经营的理想状态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增共长。对学术期刊而言,务必求得学术路线与经营路线的质效双赢,使被动传播与主动引领的需求相结合,使短期效益与历史传承的需求相结合。当然,刊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可以侧重不同的效益目标。但是,片面追求质量效益而忽略经营效益与片面追求经营效益而忽略质量效益均不足取。

改制后,我们关注的话题,已经从单边效益转移到双边效益上来,更加注重学术效益与经营效益的战略平衡。因而,在注重学术效益与经营效益的具体实现中,要制定有操作策略的当年度、三年度、五年度效益发展规划,要从落实学术计划(组稿、引用,推广的人、财、物)和经营计划(质控、时控、财控,业务拓展的人、财、物),到考核学术发展指标(总引次、影响因子、即期因子、半衰期、基金论文比、零引次论文比、退稿率、发表周期等)和经营发展指标(产值、销售额、利润、利润增长率、资产增长率、成本率、现金流、无形资产等),实施分类管理,权重不同,突出重点,绩效挂钩,以求得学术期刊质量效益的最大化。

总之,学术期刊的出版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我国学术期刊而言,与国际一流的刊物相比,各方面差距仍然很大,任务艰巨。我们只有努力找出自身的薄弱环节,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各方面的竞争力,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走向国际。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群体,应该自觉肩负起这个历史的使命。

猜你喜欢

刊物效益学术期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刊物贺词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系列刊物介绍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