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1-08-06李冰芳鞠佳妹
李冰芳 张 颖 鞠佳妹
(吉林省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0)
骨折对于患者而言为其肢体功能的突然丧失,患者的机体和心理等均受到极大的影响,而护理作为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工作者,其对患者的影响也较大[1]。本文中我们就循证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于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4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2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42例。对照组的42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6.8±5.1)岁,其中开放性骨折29例,闭合性骨折13例,骨折部位:上肢28例,下肢14例。观察组的42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37.1±4.8)岁,其中开放性骨折28例,闭合性骨折14例,骨折部位:上肢27例,下肢15例。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方法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治疗,包括手术配合、体位、药物应用护理等多方面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给予患者制定护理程序的模式为查询取证的方式进行,对于骨折患者的每个细节均在资料库及相关的权威数据库进行查询取证,并根据每例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取舍,使患者的能受到最佳的护理。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SF-36总分、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①SAS、SDS评分分别为焦虑、抑郁量表,阳性分界值分别为50分和53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说明患者的情绪状态越差。②SF-36总分为生存质量评分,包括8个涉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方面[2],本文就其总分值的平均分值进行评估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4.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处理,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SF-36总分比较
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周的SAS、SDS评分、SF-36总分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SF-36总分比较(分)
由表1可见,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SF-36总分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总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率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率比较
由表2可见,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好者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骨折对于患者而言需要一个时间较长的恢复期,排除治疗方案对患者的影响外,护理对于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有着极为明显的影响,而一种较佳的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循证护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护理模式,其对于护理的程序的制定有着其独特的指向,其讲究取以往护理经验的精华为己所用,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护理模式的制定,因此其更具有科学性[3]。本文中我们就循证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通过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进行SAS、SDS评分、SF-36总分、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率等项目的对比,发现循证护理占有明显的优势,与其以科学为依据的宗旨有较大的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循证护理可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1]姚爱云,王莉,卢国珍.骨盆骨折50例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2(2):93.
[2]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78-281.
[3]娄湘红,杨晓霞.实用骨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