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陆娱乐节目对海外节目的克隆、仿鉴与本土化

2011-08-05郭艳民李欢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类节目本土化卫视

郭艳民 李欢

(中国传媒大学 电视与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

这些年来,全国各大电视台大刮“娱乐之风”,从《超级女声》到《中国达人秀》,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从《开心辞典》到《老公,看你的》,益智游戏类节目花样百出;从《城市之间》到《智勇大冲关》,体育竞技类节目一直牵动着观众的神经;从《玫瑰之约》到《非诚勿扰》,婚恋交友类节目又重新拨动了观众的情愫。从明星娱乐到平民娱乐、草根娱乐,各种形式的娱乐节目掀起了全民娱乐的风潮。但是观众在笑呵呵地看完娱乐节目之后,会发现许多有影响的娱乐节目都是对国外节目的克隆与模仿,成功的本土原创娱乐节目比较少见。确实,大陆的娱乐节目起步较晚,对海外,特别是欧美地区的部分节目的确进行了模仿和借鉴,越来越多的节目还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良。本文试图就大陆娱乐节目如何仿鉴海外节目的创作并将其本土化,提出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克隆海外节目模式

“电视娱乐节目的克隆表现在节目形式、场景设置、主持风格、游戏种类、游戏规则等方面雷同,而这些要素也正是一个电视娱乐节目取得成功的关键。”[1]1997年,在湖南卫视模仿香港的《综艺60分》推出《快乐大本营》之后,电视娱乐节目以克隆求发展的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这之后,湖南卫视模仿台湾节目《非常男女》开始了《玫瑰之约》,接着,中央电视台模仿《谁想成为百万富翁》(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打造了《开心辞典》,再后来,湖南卫视以《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为蓝本推出了《超级女声》,再接着,美国的《与明星共舞》(Dance with the Star)催生了《舞林大会》等节目,激活了全民的舞蹈细胞。2010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点亮了国内婚恋节目的第一座烽火台,一时间,全国各地燃起了谈情说爱的荧屏火花。

在我国,娱乐节目的发展也就是这十几年的事。“而在国外,特别是在欧美,电视娱乐业已经相当发达了,每一个成熟的娱乐节目都是经过了市场检验的,‘克隆’过来,收视率就会有保证,这种简单易行的节目创作方法,引来众多实践者,而且显然让中国电视节目的主创人员尝到了甜头。”[2]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入开放和快速发展,在全球化的不断进程中,各国在经济水平、文化观念、社会结构等方面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相似点。记得当曾经的《玫瑰之约》“枯萎”的时候,有人说电视婚配节目不适合中国人,违背了中国人一贯的内敛和含蓄。但当曾参加《玫瑰之约》的70后成长为人父人母,善于表现的80后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新一代人又重新掀起了电视婚配节目的浪潮,《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这些节目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所以说,娱乐节目创作也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欧美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确实领先我们,我们有必要去虚心学习。在娱乐节目方面,我们可以从克隆、模仿开始,慢慢摸索创新。 “事实上,克隆也好,模仿也罢,与创新都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对立统一的。从客观规律来看,承旧继古是所有行业发展的必经过程,正如习学书法必须从描红开始一样。”[3]但是,我们需要谨记的是,克隆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在克隆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创新,不能全盘克隆。节目制作者可以在克隆的过程中慢慢寻求创新,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事实上,模仿也是一种创新途径,学习和模仿过程中孕育着创新。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克隆”导致节目同质化严重。如表1所示,海外的一档节目被模仿后,同种类型的节目便在全国各地生花。当观众按动遥控器的时候,会发现这些娱乐节目看似丰富多彩,但其运作模式却基本相同。因此,最初的新鲜感会渐渐消退,随之产生审美疲劳,而且疲劳产生的周期也不断缩短。很多娱乐节目样式在欧美、日本甚至港台都红火了几十年,但在大陆只火爆了三五年,甚至一两年就走下坡路了,直至销声匿迹,比如《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节目在中国的收视率就逐年急剧下滑,然而,其模仿的《美国偶像》已经制作播出到第十个演季,依然保持非常高的收视率,呈现出的是迥然不同的景观。

表1 海外和内地各电视台类似模式节目一览表

除了避免同质化,我们还必须根据国情对海外成功的电视娱乐节目有选择性地克隆。比如央视五套曾播出的《城市之间》,模仿的是法国的同名节目,该节目在法国风靡了几十年,但到了我国出现了水土不服。尽管也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但毕竟两国文化不同,法国选手参加比赛大都抱着游戏娱乐的心态,而我们很多选手却抱着为城市争光的心态,娱乐性自然就弱了,节目主旨发生了偏移,其对观众的收视吸引力也就大大下降。

总之,节目的模式是容易模仿的,但内容精髓是需要靠创新去填充的。模仿和借鉴海外节目模式,必须考虑到不同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现实基础的不同,从而进行创新和本土化改造。

二、引进、仿鉴节目的本土化

国内娱乐节目的制作者很早就有放眼世界的意识,许多电视台为了引进或制作娱乐节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于跟上国际电视发展水平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模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不能简单地照搬,必须进行本土化改造。所谓中国电视节目生产的本土化“就是依据中国的特殊国情,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按照中国电视媒体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循中国电视观众的接受习惯与实际需要,组织、制作与传播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气派、风格、口味的电视节目”。[4]大多数观众都有一种本土情结,具体表现为对本土文化的偏爱。观众往往对包含本土文化的节目存在较短的心理距离,容易产生认同和共鸣。如果节目制作者能够重视本土文化,注重本土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心理需求,就会获得较好的电视传播效果。

发挥本土情结的优势在电视实践工作中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大陆很多节目在引进海外模式后,通过本土化改造,取得了巨大成功。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本土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采取讲故事方式

东方卫视的节目《中国达人秀》,节目版权购自英国选秀节目《英国达人》 (Britain’s Got Talent),并且节目录制全程由《英国达人》(Britain’s Got Talent)团队负责“监督”。“舞台、赛制、评委、场地、机位等方方面面的细节,仿真率可以说高达90%。该节目的导演金磊说,不否认这90%在《中国达人秀》的成功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可另外的10%绝对不容忽视。”[5]这不容忽视的10%,很大比例指的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非常符合中国观众的喜好。“该节目讲故事的手法,完全摒弃了传统的舞台上采访、使用煽情的灯光和音乐等方法,而是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真实记录一个选手从填报名表开始,到最后离开舞台的全过程。”[6]

(二)弱化金钱奖励

欧美的“真人秀”节目多数以巨额奖金作为比赛奖励,奖金会激励参赛选手进行竞争,甚至会让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有些淘汰环节由参赛者投票来决定同伴的去留,这一做法不符合我们“以和为贵”的思想,而且中国人不过分强调个人主义,讲究团结协作。所以国内有些节目在奖励设置环节上,把金钱奖励转化成精神层面的满足。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和《星光大道》中获胜者得到的都不是金钱的奖励,而是自我梦想的实现。再比如央视二套借鉴美国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推出的《开心辞典》,将百万美元变成家庭梦想,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同样,江苏卫视现在很火热的节目《老公,看你的》,最后的奖励是选择到某一国家旅游。

(三)立足中国传统文化

北京电视台于2006年启动的大型节目《红楼梦中人》是比较成功地将海外引进的选秀节目进行本土化改良的范例。借助中国古典文化瑰宝《红楼梦》,节目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魅力,与国内其他的平民选秀活动有了明显区别。在节目中,参赛选手表演《红楼梦》中大家所熟悉的人物,观众除了欣赏才艺之外,更能以文化的视角审视选手。在欣赏节目的同时,观众也重温了文学名著,受到了一次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正是由于《红楼梦中人》将古典名著内容与现代电视传播手段巧妙地结合,才能使其在众多的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

刚刚提到的《中国达人秀》,节目通过故事展示才艺。这些故事折射出的中国文化和传统精神,可以说是故事的精髓,节目的魅力所在。失去双臂的刘伟用脚趾弹钢琴代表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破产富翁高逸峰的坚持不懈表现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品质,武术气功表演代表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正是融合了本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国外的节目模式在中国顺利落户。

(四)传承民族记忆与情感

当唱歌类选秀节目在全国层出不穷、比比皆是的时候,江西卫视利用自己沉淀已久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出别具一格的《中国红歌会》。“《中国红歌会》的红火与在广电总局调控下选秀节目大退潮形成了鲜明对比。它的崛起体现了文化创新精神,它把优秀的红色文化与观众喜爱的选秀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独树一帜地扛起了‘红色选秀’的大旗。”[7]直到现在,红歌会的形式仍在延续,重庆卫视的《天天红歌会》继续让我们的红色文化得以发扬,红色情结得以抒发。

(五)突显地域文化

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而言,引进某一种节目类型的意义远大于引进某一个节目的样式,脱口秀、真人秀、选秀等节目类型都来自于对海外节目的引进,这些节目类型在形式上有其一定的套路、范式,但是,在内容上却可以较多地进行本土化填充。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南北迥异的地域文化,星罗棋布的历史遗迹,都是我们做节目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例如脱口秀节目《越策越开心》,该节目不尊崇传统的主持方式,采用大量的湖南村言俗语,带有浓重的湖南民间诙谐文化特色。《越策越开心》将这种与方言交织在一起的湖南民间笑谑文化带入节目,并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节目在脱口秀节目中别具一格。节目中的经典台词也被网友广为传播,例如“隔壁的五伢子哎/你手机掉河里哒/你钱包掉河里哒/你堂客掉河里哒/你嗲嗲掉河里哒……”确实,同种模式的节目到了各地就要发挥地域特点,才会更有竞争力。“《我们约会吧》的制片人刘蕾在谈及引进《约我出去》(Take Me Out)版权时说,《约我出去》(Take Me Out)是个公式,各个国家以及各个制作单位都会装进去不同的内容。比如,《约我出去》(Take Me Out)的版权被卖到了世界各地,在每个国家都不一样。”[8]

(六)“逆向”本土化

以上都是电视娱乐节目本土化过程中常用的方式,实践证明能够对扩大节目的影响力产生显著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电视创作过程中,有些制作者采用反向思维方式,进行“逆向”本土化,节目的内容直接挑战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比如一向主打“情感”牌的江苏卫视,节目中暴露出来的“丑陋”的情感通常都非常引人关注。王牌节目《人间》以展现社会上小部分人畸形的感情和价值观吸引眼球,网络红人“凤姐”就是从该节目“脱颖而出”。再有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屡屡能有劲爆的语言流出。年轻姑娘喊出“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握一次手20万”,“我在你身上没有闻到钱的味道”等惊人语句。节目有意识地“出位”——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观念等形成冲突,对于短时间内提高影响力和收视率会很有成效。但是笔者认为,节目在呈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同时,最好能够把握好尺度,不要过分渲染这种非主流的价值观,更不能出现喧宾夺主的场面。说到底,电视最应该展现的还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

这些本土化,或者“逆向”本土化的实践告诉我们,借鉴和学习不等于抄袭和克隆,必须结合国情和地方情况进行“国情化”和“本土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制作出符合我国观众口味的娱乐节目。随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对节目模式的研发已经从初期阶段简单的学习借鉴进入了具有挑战性的阶段:怎么把一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电视节目模式改造为我所用?怎么更好地契合本土观众的情感体验和观看经验?现在我们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只要我们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创新,相信我们会在电视节目本土化道路上走得越来越顺畅。

三、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2010年9月6日的《成都晚报》上刊登了一篇名为《江苏卫视推新情感节目〈非诚〉卖出海外版权》的文章。报道上说:“《非诚勿扰》目前已经被海外电视台购买播出版权,走出了国门。”《非诚勿扰》的成功输出,势必会让中国电视在海外的知名度提高。这对于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无疑是个良好的开端,值得我们电视人欢呼,值得我们电视观众骄傲。而且,只有当中国电视走出去之后,东西方创作理念才能得到更好的交流和碰撞,在交流和碰撞中寻找到一些新的节目制作思路。继《非诚勿扰》后,江苏卫视将再次尝试创新制作情感节目,着力打造另外两档爱情节目《欢喜冤家》和《老公,看你的》。“《老公,看你的》由江苏卫视和德国71公司共同研发,是全球首档夫妻博弈挑战秀。 《老公,看你的》最先在德国开播,开播一个多月,就创下收视率16.2%的好成绩,收视份额占据同时段50%。《欢喜冤家》由江苏卫视和荷兰著名电视模式公司合作开发。[9]这和以往中国电视和海外电视的版权合作不同,以前多数是单纯地购买版权,而这两个节目采用的是联合研发的形式,即在研发阶段就进行了合作,这开了国内电视业的先河。

“欧美节目在制作理念方面要领先很多,但是对方节目的研发是基于西方观众角度考虑,脱离了东方观众的喜好,正是有着这些前车之鉴,这次的合作,在研发阶段就介入,了解节目的基本理念,从而创造适合中国观众的版本。”[10]《欢喜冤家》和《老公,看你的》这两个节目都是以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为目的,帮助解决夫妻间的纠纷和矛盾,培养双方的默契和信任,启迪大家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营造了欢快而又感人的氛围,突出了中国老百姓强烈的家庭观念。总的来讲,节目的价值观是非常契合我们的本土文化的,在电视荧屏上自然会得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除了这些交友、婚姻秀类节目,今年还有一些职场类节目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比如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职来职往》。曾经有一段时间,职场类节目也特别火,比如央视的《绝对挑战》,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停播了。在2010年末,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打响了职场类节目回归荧屏的第一枪,接着《职来职往》也获得了很高的关注,甚至被有些求职者奉为“职场宝典”。这两档职场节目真实地还原了面试过程,并且降低了报名门槛。面试人群中有海外留学归国者,也有高中毕业的打工者,有毫无职场经验的新人,也有经验丰富的应聘者,有网络红人,更多的是默默无名的人,可以说节目真正做到了全民参与。对比之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之前《绝对挑战》等职场类节目昙花一现的原因了。中国人自古就有“成家立业”之说,如果说《非诚勿扰》这类节目是帮未婚男女解决“成家”大事的话,那么《非你莫属》这类节目就是在帮大家解决“立业”的难题。而且,就业难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个话题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所以说职场节目很有可能延续婚恋节目的火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抓住机遇,试着推进这类节目“走出去”的进程。

从版权买卖到共同研发,国内电视和国外电视的合作有了一种新的模式。从开始模仿,到现在平等合作,我国的娱乐节目走到了更加宽广的道路上。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我们的电视娱乐节目从懵懂到慢慢走向成熟,势必会呈现更加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结语

笔者通过对娱乐节目的研究发现克隆、仿鉴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选择合适的本土化方法可以让积极的一面越发光亮,让消极的一面得以规避。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特殊国情就是我们本土化的源泉。若是我们坚持本土化和创新,一定会出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情况,甚至掀起“走出去”的浪潮,若是一味地克隆、模仿,必将影响娱乐节目的整体质量,这就需要我们多思考,多改良,多创新。

[1]李晓红.审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克隆之路[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12):171-172.

[2]陈爱美.拿来主义与创新发展[J].当代电视,2004(9):42-43.

[3]李欣.模式生产对大陆综艺娱乐节目创作观念的影响[J].电影评介,2010(21):80-82.

[4]胡智锋.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的战略目标与对策[J].当代电影,2001(3):88-91.

[5]导演金磊详解《达人秀》称节目还将火三年[EB/OL].(2010-09-10).http://www.wxrb.com/node/news_yule/2010-9-10/10910947578554745_2.html.

[6]陈晶晶.年度节目:中国达人秀[J].综艺报,2011(5).

[7]俞亮鑫.谈江西卫视红歌会在选秀潮落时崛起[N].新民晚报,2009-07-21.

[8]“我们约会吧”自称无丑闻与非诚勿扰没有可比性[EB/OL].(2010-06-28).http://www.shm.com.cn/newscenter/2010-06/28/content_3049931.htm.

[9]卫视《非诚勿扰》之后重推 荷兰德国共同研发[EB/OL].(2010-09-06).http://www.jstv.com/n/ws/c/201009/t20100906_192164.shtml.

[10]江苏卫视“非诚”后重推两力作 荷兰德国共同研发[EB/OL].(2010-09-06).http://ent.163.com/10/0909/10/6FT396P00031VS.html.

猜你喜欢

类节目本土化卫视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