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贯彻绿色发展的做法及其对东莞的启示
2011-08-05漆志平
漆志平
(东莞理工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广东东莞 523808)
西雅图市政府认为,绿色发展是指经济、生态、社会能够在长期内充满活力,而且健康地发展。绿色发展是市政府施政的基本目标,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局专门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事务。西雅图致力于绿色发展源起于1992年。当时市长与市议会一致同意并通过了“治理环境的11条指导原则”,其中包括承诺“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需要为代价”。为了应对城市发展过程的挑战和抓住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机遇,西雅图制定了一个全市环境管理系统 (EMS)。该系统制定了一个框架,用以减少由于城市的运行和城市相关业务的发展对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该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政策的制定、政府及利益相关者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与责任、政府相关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等多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调、提供年度环境报告的框架结构等。
为了全面反映EMS现状、未来规划与进展,2002年4月,市长格雷格·尼克尔斯发布了2002年的城市环境行动议程 (Environmental Action A-genda,简称EAA)即首份EAA。环境行动议程以全市环境管理工程为基础,于1999年由市议会通过。每年发布一次的城市环境行动议程是西雅图市环境行动和投资的集成框架,它是一个关于西雅图如何推进和测度城市环境性能、质量和宜居等方面改善状况的系统工程,规定了持续改善、升级城市的目标、指标及下一步的规划措施。可以说,城市环境行动议程全面地反映了城市环境管理系统的内容与主旨。由于长期坚持绿色发展,西雅图在绿色发展的许多方面走在美国大城市的前列。比如,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 (NRDC)2009年7月公布了美国最绿城市排名,西雅图位列最绿的10个大城市之首[1];2009年全美基于人均绿色建筑或人均LEED(美国民间绿色建筑认证奖项)建筑、人均农贸市场数、公营或私营的清洁技术产业孵化器 (包括可再生能源、先进的交通系统、先进的水处理系统、可替代能源、绿色建筑和能源使用效率)、公营或私营的绿色企业目录等指标,对美国各城市发展绿色经济进行了评价,结果西雅图市位列第二,仅次于波特兰市[2]。
一、西雅图促进绿色发展的主要做法
西雅图促进绿色发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打造精益绿色城市政府,二是营造健康的城镇环境,三是实现灵巧的流动性[3-4]。下面以2002年的城市环境议程为主,并结合2008年和2009年的城市环境议程为例来介绍和说明西雅图市如何开展环境管理,促进绿色发展。
(一)打造精益绿色城市政府
政府在城市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城市中的主要土地拥有者、雇主、建筑物的管理部门、车队经营者、公用事业的拥有者和经营者、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服务的提供者。打造精益绿色城市政府的目标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与方法,使市政府成为清洁、健康、资源节约型、担当环保责任的楷模。作为当地最大的拥有市政水、电、固体废物设施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政府有条件和义务有效地使用自然资源,并且鼓励、引导消费者也这样做。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水、电和废物处理需求,城市每年投在公用事业上的费用比原来增加了几百万美元。这些投入包括对公用事业财政上和技术上的援助项目。事实证明,这些项目在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上具有很高的成本收益率,并且在满足了各种市政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1.增加资源节约型城市建筑的供给。2002年,25处有代表性的城市设施实现了节能25%的目标。即便是在能源使用量紧缩的2001年,绝大多数的城市设施依旧保持良好的节能势头。一些城市建筑的电力消耗下降了20%。同时,城市用水也下降了10%。2009年市政府礼堂、文娱中心、司法中心和市政大楼进行了能源审核,能效全都达标。目前西雅图中心、公园局等33个部门的建筑正在进行能源审核。其中西南社区中心大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提供能效的很好范例。对其灯光和供气系统的翻新改进后,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310吨。
2.减少城市车辆产生的污染。2002年市政府所属车辆有3250台。这些车辆全年耗油比2001年减少了6%。2009年为了减少车辆使用产生的污染,西雅图增加了内含新技术的车辆,提高了燃油效率,推广使用生物燃料。对此,西雅图主要从两方面同时入手。一是在2010年,电动车的使用量明显提升,完善电动车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二是减少现有车辆的排放量。市长格雷克·尼克尔斯与六个耗油最大的政府部门 (消防与警察局、公用事业局、交通局等)签订协议,2009年比2008年要减少3%的油耗,而且逐年向其他部门推广。同时,西雅图还开始使用新型生物柴油。由于使用新型生物柴油有严格的环保要求,因此,可以减少油耗。2009年城市车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3%,被联邦政府授予“北美最绿政府车辆”称号。
3.鼓励建设绿色建筑。以国家最先进的方法设计和建造所有城市公共建筑。同时,鼓励其他机构、私人开发商和家庭也用国家最先进的方法设计和建造建筑物。居民家庭和商业建筑产生的碳足迹占全市总量的20%。政府设定了一个现存建筑提高能效20%的目标,同时要提高新建建筑的节能性能。为此,现已开展逐户安装荧光灯泡。城市可持续的建设目标是获得美国绿色建设委员会在能源和环境设计方面的最高奖项“银评级”。现在居民建设绿色建筑的审批程序已有了快速通道,凡符合2006年市居民建筑标准的项目都可以开工。
4.政府购买绿色服务。西雅图市政府一年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支是1.5亿美元,而花费在公共工程合约上的开支是前者的若干倍。通过把环境管理标准归并到公共工程合约中去,到市场上购买环境服务,这样政府既减少了自己在直接消费方面的影响,而且同时帮助市场加快发展,采用更加环保的智能化产品、实践和技术来推动环保事业的进步。2002年通过“哥白尼计划”(the Copernicus Program),政府强化了它的“可取的环保采购”计划。这个计划内含了额外的环境和社会公平标准。另外,政府继续实施“购买再生产品”计划,鼓励购买和使用再生产品。比如,以优惠措施,鼓励购买环保平板电脑显示器;继续执行仅购买含有30%以上再生品成分复印纸的计划;设定政府采购打印机和复印机的新标准;政府采购的打印机和复印机必须具有双面打印和双面复印功能等。
5.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00年,西雅图承诺开展长期气候保护活动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当时,市长和市议会签署了一个计划,该计划旨在无诸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净排放的条件下,通过大力发展电力能源来满足城市当前和将来的需要。随之而来,市政府扩充了该计划,并致力于减少城市其他的温室气体排放,使之比1990年的排放量减少7%。为了跟踪和测量温室气体排放,西雅图市制定了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清单是测量减少气候污染近期和长期目标完成情况的主要工具。这个清单主要用于测量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部门:交通、建筑物、工商行业,它便于人们了解哪一个部门的排放下降,哪些地方人们还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改进。首份清单于2005年公布,之后每3年公布一次。2008年全市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了7%,达到了《京都议定书》中的目标。如果排放停留在现有的水平,那么西雅图市可在2011年达到2012年减排目标。表1是1990—2008年全市各部门排放量变化情况。
表1 1990—2008年西雅图各部门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情况
综上可知,西雅图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还能下降,主要是排放下降的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的速度,这说明西雅图绿色发展能力很强。
(二)营造健康的城镇环境
帕吉特海湾地区的关键是引导不断增加的个人、家庭和工作岗位远离乡村、农田和其他绿色地带,向已经城镇化的地区聚集。目前,这项工作进展顺利,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确保城镇环境清洁、有吸引力和有活力。在EAA中,有益于健康的城镇环境是双重的:一方面要保护现存的自然系统,包括城镇中的森林、小溪、集水区、绿地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另一方面是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楼宇的新建或改建和城市大面积的再开发,要寻找机会恢复这些自然系统。
1.保持充足和适宜的开放空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高质量的开放空间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又越来越难保留。城市的目标是每100个居民拥有一英亩的开放呼吸空间。为此,他们首先对高度开发的地区和人口稠密区的开放呼吸空间的供求缺口进行了评估,然后规定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当时开放呼吸空间低于平均水平的城市中心地区购买一定的土地。这些地区包括大学区、丹尼三角区和先锋广场/国际区。经过努力,2001年和2002年,西雅图市每100个居民拥有的开放呼吸空间分别是1.04和1.03英亩。
2.城市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森林的状况是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2002年,西雅图启动了城镇森林管理计划,内容涉及对现存树木的一次彻底盘点、城镇森林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明确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时间。
3.践行“恢复重建”。西雅图对更换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部分和需要大规模重建的地区,采用新产品、新方法和新技术重建,使得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有效融合,仿真和恢复自然系统,从而使人与环境实现友好共处。
4.促进环境管理和环境正义。在学校、公园和社区等地,通过各种项目和活动来推广城市管理与资源保护伦理,鼓励并授权人民采取行动以改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邻里关系。城市的各种计划寻求促进平等获得环境服务与设施,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平等的环境保护以免由于环境的恶化而使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威胁。
(三)实现灵巧的流动性
西雅图市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是机动车的使用。它是造成帕吉特海湾地区空气的主要因素。该地区约6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排气管,约70%的有毒空气污染来源于各种车辆的排放物。而且交通拥堵加剧了车辆使用对环境、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并损害经济发展。实现灵巧的流动性,目的是使人与货物的流动性更加便捷,减少交通对城市人民身体上、精神上、环境上和经济上的损害。为此,西雅图市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城市成长管理战略,从而使更多的人居住在离工作地和服务设施完善更近的地区,从而减少对车辆使用的依赖;二是交通需求管理方案;三是主要投资用在交通系统改进上,比如自行车道和单轨铁路。
1.鼓励城市雇员减少驾车次数。西雅图市政府鼓励雇员拼车、乘坐公交车和骑自行车或步行去上班。通过各方面努力,2002年该市单独驾车上班的雇员人数比1992年下降了35%。
2.减少汽车旅行和旅行里程。交通需求管理计划促进更有效地利用交通选择,并寻求把节能伦理融入到这些选择中去。在2000—2002年,汽车旅行次数减少了15万次,旅行公里数减少了152.2万公里,节约费用大约为63万美元。
3.优化交通信号灯系统,减少路途耗费的时间。西雅图市区大约有1000个交通信号灯,其中绝大多数的信号灯是在交通要道上。为了使现有的街道使用效率最大化,交通运输部门不断更新设备,优化交通信号灯系统,从而使城市不断增加的汽车、公交车、自行车和行人能够得到合理的分流。优化交通信号灯系统不仅可以减少等待时间,而且可以节省油耗。2002年由于交通信号灯系统的优化,使人们在不同路段路途耗费的时间减少了5%~51%,城市的交通流量则增加了15% ~28%。
4.完善出行方式的选择。在如何改进大西雅图地区和城市的交通系统,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其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多的安全、清洁、便利、环保和负担得起的出行方式供居民和往来于市区和郊区的人选择。西雅图城市街道没有更多的空间,因此,增加交通方式的选择意味着城市管理的注意力重心不是放到车上,而是应放在人与商品的流动上。为了应对人口与经济增长而又不使环境优化停滞,西雅图选择了不断提供更多的交通出行方式。通过减少单独驾车出行,扩建轻轨,改善步行与自行车出行的条件,建设电车运行网络,支持巴士和快运运输等措施,使以前以驾车出行为主的交通出行方式现在有了较大的改变。
二、对东莞促进绿色发展的启示
(一)树立绿色发展有助于城市转型升级的理念
1853年,在普吉特湾沿岸建起第一家蒸汽动力锯木厂以来,以波音公司落户和大发展为标志,西雅图从一个渔港城镇走向军工一体化都市,实现了城市的第一次转型升级。以微软公司搬来为标志,西雅图又实现了城市的第二次转型升级,发展成为高科技中心。西雅图市成功转型升级,原因众多,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正如西雅图市前市长威廉姆·斯坦福特所说: “美国经济从重制造工业转向服务业和高科技。对高科技的投资就是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而不是向厂房和设备投资。这样一来,生活质量成为比交通运输成本更重要的因素。西雅图在高科技产业上的成功部分归功于那里被认为是居住的好地方。”[5]现在东莞市委、市政府认识到“东莞的城市建设也必须走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道路,这样才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才能打造高品位的城市。”[6]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市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有利于城市转型升级的理念。这样,各个主体才会有动力在促进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高度重视城市的绿色发展。
(二)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合力推动绿色发展
为此,东莞市可成立一个协调全市绿色发展的专门机构,该机构可由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经济贸易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市城建规划局、市人力资源局和市文广新局等单位参与。该机构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信息交流与协调会,编制并向社会公开发布年度绿色发展报告。绿色发展报告内容涵括东莞绿色发展的现状、进展及未来规划。这样可使东莞各级政府、企业和市民对东莞绿色发展状况与方向有一个清晰完整的了解,有助于三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三)确定重点,分工合作
每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都有自身的特点,绿色发展一方面要有中长期规划,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城市自身的现状与基础。西雅图市是一个高科技城市,该市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其绿色发展的主要瓶颈——交通运输业和其优势——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然后以此为基础推进绿色发展。对于东莞市来说,绿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人口密度大。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东莞的人口密度为3335人/平方公里。如此大的人口密度,一方面需要处理好每天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另一方面需要处理好市民的交通出行问题;二是企业数量众多,且加工贸易企业比重较大。这一方面需要处理好每天产生的大量生产“三废”,另一方面需要处理好企业的物流问题。东莞推进绿色发展的主要优势,一是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二是组团式的城市布局。因之,东莞市推进绿色发展,需要在厘清政府、企业和市民权责的基础上,分工合作,重点做好优化交通、科学处理生活垃圾和生产“三废”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与保持。
[1]The Greenest Cities in America[EB/OL].http://greeneconomypost.com/greenest-cities-america-3729.htm.
[2]2008 US city rankings[EB/OL].http://www.sustainlane.com/us-city-rankings/categories/green-economy.
[3]Moving toward sustainability 2002:An annual progress report on the city of Seattle’s Environmental action agenda[R/OL].http://www.seattle.gov/environment/Documents/eaa/2002_FinalReport.pdf.
[4]Seattle Climate Protection Initiative Progress Report 2009[R/OL].http://www.seattle.gov/environment/Documents/eaa/2009_FinalReport.pdf.
[5]威廉姆·斯坦福特.高科技城市发展的条件:美国西雅图市的经验[J].重庆行政,2001(1):50.
[6]肖隆福,黄基尧.建设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N].东莞日报,2009-02-05(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