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提取物的镇痛镇静作用研究
2011-08-04徐力
徐 力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牛蒡,学名ArctiumLal,aLinn,别名大力子、牛子、蝙蝠刺、东洋萝卜等。牛蒡在温带广泛分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华东、华中、西南部分地区均有种植;国外分布于日本及欧洲、伊朗、阿富汗、印度等国。牛蒡作为一种天然药用植物,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以日本为首的国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的较为深入。迄今为止,从牛蒡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主要有木脂素类、菇类、脂肪酸类、含硫炔类、不饱和直链烃类等,并在其种子中分离得到牛蒡苷和牛蒡苷元[1-7]。牛蒡的药理作用至今报道了抗菌及抗真菌、抗癌和抗突变、抗糖尿病、免疫调节及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等作用。本研究报道了牛蒡醇提取物的镇痛及镇静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药物
牛蒡提取物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室提取制备。将全草用95%乙醇提取,减压回收乙醇,干燥,即得黄色粉末,收率3.5%。戊巴比妥钠由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进口分装,吗啡由沈阳第一制药厂生产。
1.2 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质量18~20g,由吉林大学动物室提供。
2 方法与结果
2.1 牛蒡提取物对醋酸所致疼痛反应的影响
取雄性小鼠50只,随即分5组,分别为对照组、吗啡(10mg/kg)组、牛蒡提取物(25mg/kg、50mg/kg、100mg/kg)组,背部皮下注射受试药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d,于末次给药后3min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6%醋酸10mL/kg,观察15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结果见表1。
表1 牛蒡提取物对酸醋所致疼痛反应的影响(±s)
表1 牛蒡提取物对酸醋所致疼痛反应的影响(±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组别 剂量(mg/kg) 动物数 扭体次数 抑制率(%)对照组 — 10 51.0±30.2 —吗啡组 10 10 0.0+0.0*** 100牛蒡 25 10 26.0±23.2* 49牛蒡 50 10 8.1±7.2** 85牛蒡 100 10 2.2±3.0*** 96
表2 牛蒡提取物对热刺激引起疼痛反应的影响(±s)
表2 牛蒡提取物对热刺激引起疼痛反应的影响(±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01
组别 剂量(mg/kg) 动物数 痛阈反应时间(s)和延长率(%)药前 药后30min % 60min % 90min %对照组 — 15 16.2±4.3 13.0±5.1 16.0±5.0 14.2±5.2吗啡组 10 15 17.2±4.0 58.0±6.0*** 346 57.0±11.2*** 256 51.0±12.0*** 264牛蒡 25 15 17.1±4.5 21.0±14.3 62 20.4±9.2 25 18.2±6.3 29牛蒡 50 15 16.3±3.4 29.4±17.0 123 22.0±6.1* 38 20.1±9.1 43牛蒡 100 15 17.1±4.5 34.3±18.2 162 22.1±9.0* 38 22.3±8.4 57
结果可见,牛蒡提取物的三个剂量组均能显著地抑制由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结果提示该提取物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2.2 牛蒡提取物对热刺激引起疼痛反应的影响
取痛阈值在30s内的小鼠75只,按痛阈值反应时间均分5组:对照组、吗啡(10mg/kg)组、牛蒡提取物(25mg/kg、50mg/kg、100mg/kg)组,ip受试药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d,于末次给药后30、60、90min时,将小鼠逐个置于温度(55±0.5)℃超级恒温水浴内的紫铜圆筒内,以小鼠舔后足的时间为痛反应时间,结果见表2。
结果可见:牛蒡提取物的三个剂量组在给药30min后,均能出现明显的镇痛作用,作用时间持续60min。
2.3 对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
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分组同上。腹腔注射牛蒡提取物,15min后,各组小鼠ip戊巴比妥钠25mg/kg,以翻正反射消失1min为睡眠指标,记录入睡动物数,结果见表3。
表3 牛蒡提取物协同戊巴比妥钠的睡眠作用(±s)
表3 牛蒡提取物协同戊巴比妥钠的睡眠作用(±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01
组别 剂量mg/kg 动物数 入睡鼠数(只) 入睡率%生理盐水 15 2 14.3牛蒡 25 15 9 64.3**牛蒡 50 15 10 71.4**牛蒡 100 15 13 92.9***
2.4 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取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组同上。ip牛蒡提取物后30min,分别将小鼠放入自主活动测定仪内,并适应环境5min后,测定每鼠5min内活动次数,结果见表4。
表4 牛蒡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s)
表4 牛蒡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s)
组别 剂量mg/kg 动物数 5min内活动次数生理盐水 10 285.0±62.9牛蒡 25 10 233.1±35.8*牛蒡 50 10 205.2±53.0**牛蒡 100 10 157.5±42.2***
结果可见,牛蒡提取物可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表明该提取物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
3 讨 论
疼痛是由一些强烈伤害性刺激经过神经反射弧,传至大脑皮层引起的一种感觉。在临床上所用的镇痛剂其种类甚多,但它们的作用归纳成两个方面:一是减弱疼痛的感觉;二是改善对疼痛的反应。
本实验采用小鼠醋酸法和小鼠热板法,证明了牛蒡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同时采用小鼠自由活动观察法,证明了它的镇静作用。提示牛蒡的镇痛作用来自中枢性和外周性途径,即通过中枢性镇定作用,使疼痛作用减轻。当然,疼痛是由伤害性刺激所致的很复杂的病例反应过程。牛蒡镇痛作用部位,详细作用机制,有待与进一步研究。
[1] Yamaguchi S,Takido M,Sankawa U,et al.On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fruit of ArCtium lapPa[J].Yakugaku Zasshi,1976,96(12):1492-1493.
[2] Sun WJ,Sha ZF,Gao H.Determination Of arctiin and arctigenin in Fructus Arctii by reverse~phase HPLC[J].Yao Xue Xue BaO,1992,27(7):549-551.
[3] 王海燕,杨竣山.牛蒡子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3,28(2):911-913.
[4] 罗永明,朱英,李斌,等.牛蒡子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l.中药材,1997,20(I2):621-623.
[5] 任常胜,朱庆龄.牛蒡子的研究概况明[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3,12(S1):136-391.
[6] 刘世名,董国霞,陈靠山.牛蒡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优化田[J].中国药志,2003,38(9):659-661.
[7] Moritani S,Nomura M,Takeda Y.Cytotoxic components of Bardanae fructus (Goboshi)[J].Biol Pharm Bull,1996,l9(11):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