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例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的临床体会

2011-08-04马升进杨丽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4期
关键词:植入术结膜晶体

马升进 杨丽霞

(汕头市潮阳区人民医院眼科,广东 汕头 515100)

我院在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式的基础上转向手法小切口白障摘除术式。此术式在200例眼白内障手术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我们在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活动中应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00例眼。按照Emery等[1]的标准将晶体核的硬度根据其颜色并参考其年龄分为Ⅰ~Ⅴ级,其中Ⅱ级核56眼,Ⅲ级核100眼,Ⅳ级核33眼,Ⅴ级核11眼。男96眼,女104眼。年龄30~90岁,平均60。老年性白内障105例,并发性白内障90例,外伤性白内障3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术前矫正视力低于0.3,光定位准,红绿色可辨,无手术禁忌证。

1.2 术前行角膜曲率检查

眼A超测眼轴,并以电脑程序SPK-II公式计算所需人工晶体度数。植入一体式C袢硬质人工晶体,光学部直径5.5mm。术后分别检查视力,眼部切口愈合情况,眼部炎性反应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1.3 方法

①手术适应证:术前矫正视力低于0.3,光定位准,红绿色可辨。泪道冲冼通畅或不通但无脓性分泌物返流。术前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者。②术前准备:提前术前1~2d术眼滴氧氟沙星眼水,日4次。术前剪睫毛;常规80mg妥布霉素加入500mL林格液洗眼;复方托吡卡胺术前30min散瞳,每10min一次,滴3次;术前30min滴爱尔凯因表麻,每15min一次,滴2次。③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巾黏面膜,再用爱尔凯因表麻一次,0.06%碘伏冲结膜囊停留10s后用冲洗液冲洗结膜囊。开睑器开睑,2%利多卡因下方球结膜下注射0.2mL,作为固定镊处局麻,在10:00~12:00方位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辨,烧灼止血,以11:00方位为中心距角膜缘约0.5mm处巩膜上做反眉式切口,长约6mm,两侧端切口距角膜缘约3mm,深约1/2巩膜厚度,用3.2mm三角刀分离巩膜遂道至透明角膜内约1.5mm处,并穿刺进入前房,注入黏弹剂,用1mL注射器针头做撕囊针进行连续环形撕囊,直径约6mm,扩大角膜内切口呈顺眉式,大小约8mm,水分离针头进入囊膜与皮质间进行多点水分离及水分层,用晶体调位钩转动晶体核至前房,在前房角膜背注入少量黏弹剂保护角膜内皮,并在晶体与后囊膜间注入黏弹剂形成一定间隙,用注水晶体圈套器伸入到核下方,慢慢引导晶体核滑入遂道后稍下压切口后唇,有齿镊上提切口前唇,慢慢退出晶体圈套器把晶体核娩出,林格氏液500mL加入0.5mg盐酸肾上腺素和40mg妥布霉素作为冲洗液,用8号双腔抽吸针头吸净残留皮质,前房再注入黏弹剂撑开囊袋,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冲洗清除黏弹剂,由切口侧端注水加深前房,提高眼压使切口前后唇紧黏,检查无渗漏,结膜辨对位遮盖巩膜切口,下方球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0mg及地塞米松1mg,术眼结膜囊涂上泰利必妥眼膏,单眼纱布敷料遮盖。④术后处理:术后留院察1d,次日开放查视力、观察角膜有无水肿、前房深浅度、瞳孔形态大小位置、人工晶体位置、切口对合情况。常规口服头孢呋辛3d,局部开放滴碘必殊眼水、迪非眼水,每天4次,术后1周复诊,行常规检查,对比术后第1天及1周后视力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资料采用SSP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第1天视力达0.5以上者138例(69%),术后1周达0.5以上者156例(78%),视力0.3以上者189例,脱残率(94%),视力0.05以上者199例,脱盲率(99.5%),见表1。

表1 术前、术后矫正视力情况(n=200)

2.2 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具体

见表2。

表2 术中、术后并发症(n=200)

3 讨 论

白内障手术已由复明到提高视觉质量阶段,为满足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的需求,也无形要求术后反应轻,散光少,恢复快已成为白内障手术的成功目标,自2000年张效房等[2]介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来,众多的临床资料已充分显示手法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与传统的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相比,它具有手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散光小、视力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通过200例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效果,总结出此术式既不需要昂贵的手术设备,在技术撑握上不需要经过很长的曲线,只要有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良,通过数例手术的训练,基本便可撑握此项术式。

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①遂道长度做得过短出现虹膜脱出的危险;②内切口不够大,娩核困难;③撕囊过小,晶体核从囊袋中分离到前房较难。

解决该术式的技术问题是:①术前充分散瞳及预防术中瞳孔缩小;②巩膜遂道切口:内切口尽可能做与角膜缘相平行,比外切口大,进入前房部位要超过透明角膜内约1.5mm,以预防虹膜反复脱出。因切口的位置大小均影响术后角膜的屈光率,产生角膜散光而影响视力,而散光的程度受切口大小的影响[3],所以手术在保证顺利娩核的情况下,切口尽可能小并不缝线;③撕囊宁可大点 约6~7mm,以便晶体核从囊袋中分离到前房。

[1]Emeny JM,Little JH.PHacoemulsifcation and aspiration of cataract[M].London:Mosby,1993:323.

[2]张效房,品勇,马静.介绍一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0(5):501.

[3]刘奕志,李绍珍.人工晶状体手术源性角膜散光的术中控制[J].中华眼科杂志,1993,29(3):323-325.

猜你喜欢

植入术结膜晶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辐射探测晶体”专题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结膜松弛症的影响
结膜松弛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