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童年的歌谣
——长篇小说《那年夏天》漫评
2011-08-02刘增安
刘增安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那首童年的歌谣
——长篇小说《那年夏天》漫评
刘增安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那年夏天》是作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小说以石家庄西郊的省农研所大院为背景,描写了1966年“文革”刚开始的那年夏天,发生在农研所一群中小学生身上的故事。作者以自己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为创作素材,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把那个时代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浓缩在一个特殊夏天里集中展现,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唱响了一曲那个特殊年代的“童年歌谣”。
童年;长篇小说;漫评
长篇小说《那年夏天》,是作者王金华的长篇处女作,也是近年来河北文坛少见的儿童文学长篇佳作。作者是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者回首童年往事,“上树爬房、掏鸟养狗、下河塘、挖地洞、造武器、打群架”,年少时的陈年旧事如今时刻萦绕在脑海里,那年那月,那些童年的喜怒哀乐,成为作者创作的内在动力。作者以自己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为创作素材,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那个时代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浓缩在一个特殊夏天里集中展现,重温年少时光,再现童年伙伴的身影音容,唱响了一曲展现那个特殊年代风土人情、时代特征的“童年歌谣”。
一、动荡年代的序曲
长篇小说《那年夏天》以1966年夏天石家庄西郊的省农研所大院为背景,描写了“文革”刚开始的那年夏天,发生在农研所一群中小学生身上的故事。作者以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为创作素材,把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当代社会的波涛暗涌、“山雨欲来”的政治气候的变化,浓缩在城市西郊农研所一群不谙世事的儿童身上,通过他们的生活际遇、家庭变故,以儿童的视角,折射出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人情冷暖,奏响了一曲时代大变革的序曲。
小说描述了那个特殊的夏天,大人们开始停产闹革命,农研所及社会上出现了各类战斗队,开始相互揭发开批斗会。“文革”初期社会政治的风雨,也波及到了少年儿童的生活,这个夏天,中小学停课了。孩子们像脱缰的野马,在农研所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自由自在地嬉戏打闹,上树爬房、掏鸟养狗、下河塘、挖地洞、造武器,还经常与邻村孩子们为争夺“领地”比武打架,过着无拘无束的年少时光。当然,大人们之间的争斗也会折射到他们的少年生活中,为了营救受到迫害的伙伴,也就有了与农研所造反派的斗智斗勇。“营救张凡”“阴谋”“闹鬼”等章节,形象地描述了少年们充满童趣的机智,拓展了作品的时代内涵,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张力。作品对少男少女情窦初开时的羞涩 ,个人身体生理变化带来的恐慌、好奇与对性爱的探求等也做了艺术的再现,增添了作品浓郁的生活色彩,彰显了生命的活力。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利用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表现方法上利用朴素的艺术语言进行客观写实的叙述与描写,冷静细腻地刻画人物和事件,从而呈现出现实主义作品的显著特征。小说把那个特殊年代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浓缩在一个夏天里集中展现。那个特殊的夏天是1966年“文革”之初,是对当代中国有着深远影响的“十年浩劫”发端之年。位于城市西郊的省农研所大院,地处城乡结合部,农研所的职工身份算是城里人,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知识分子、归国华侨、退伍军人等不同身份、经历的人;同时,农场与乡村相邻,职工也像老百姓一样春种秋收,这就使得农研所的职工有着城里人与乡下人的混合特征。这些特征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农场孩子们成长的典型环境。农研所孩子们在这个夏天的生活际遇、家庭变故、大人们之间的争斗等反映着“文革”初期,整个中国“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治气候。
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长篇小说的艺术价值在于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那年夏天》通过丁嘎、二田、娟娟、张凡、小华侨孟楠、皮头、刘旭等人物的喜怒哀乐、成长历程的描述,塑造出了那个年代青少年的典型形象,也折射出了“文革”初期的社会风貌与运动初期社会各阶层人们心灵的律动,丰富了作品内容,强化了作品的社会认知功能,整部作品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对人们认识“文革”初期的社会政治动荡对青少年的心灵的影响具有启迪意义,增强了作品的社会认知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典型人物形象塑造时,作者采用了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人物原型的基础上通过剪裁、合成、加工等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成功地塑造出了丁嘎、二田、娟娟、张凡、小华侨孟楠、皮头、刘旭等一批个性鲜明、活灵活现的典型人物形象。在谈到人物形象塑造时作者曾说:“那些人、那些事,这么多年一直在我脑中翻滚。书中的人物形象有些是根据几个原型合成的,有些就是某个小伙伴的原型重现。”这些人物形象有着那个时代少年的共性特征,但在作者笔下更多体现出的是具有鲜明个性、富有生活气息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有爱看《十万个为什么》,会造枪、能拿打气筒造炮,有“吴云铎”之称的发明家张凡;有大大咧咧却敢打敢干的“弹弓手” 二田;有情窦初开、脉脉含情的少女娟娟;还有热情活泼、漂亮多情,却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的小华侨孟楠;就连对立面的人物“皮头”,在流里流气、爱打架吹牛的性格中也不缺乏豪侠仗义。这些鲜活生动的人物构成了作品中的人物画卷。这些充满童趣、天真活泼的少年玩伴,在那个特殊的夏天演绎出了一部真实的传奇。那一个个鲜活的少年儿童形象,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使这部小说成为河北文坛近年来少见的儿童文学佳作。
丁嘎是作品中的主人翁,也是作者着力塑造的理想中的少年形象。这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是农研所的“孩子王”。在他身上有着那个时代好少年的特有的品格,好学上进、勇敢坚强、正直善良。上学时他是好学生,作文常被作为范文在课堂上宣读;停课不能上学后他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借、“偷”了许多禁书藏起来看,在伙伴们眼里他是最有学问的人;他勇敢坚强,为了应对“皮头”摔跤比赛的挑战,以自己正直善良、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赢得退伍兵曾瑞叔叔的青睐,拜曾瑞叔叔为师勤学苦练摔跤本领,在比赛中一举打败比自己年龄大、个子高的“皮头”,维护了农研所大院孩子们的威信,为自己赢得了“摔跤大王”的称号,也赢得了美女娟娟、小华侨孟楠的芳心;他足智多谋,勇敢顽强,看到小伙伴张凡被造反派赵三关押起来审讯,就决心营救并精心策划行动方案,派出二田、孟楠牵着狼狗“四眼”在楼前诱敌,自己冒险从窗口救出了张凡并连夜转移到老乡家。通过上述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生活片段与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再现,一个鲜活的少年英雄形象呼之欲出,矗立在读者眼前。
三、作品结构及语言特色
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儿童题材的中长篇小说是河北当代文坛的优良传统。老一辈作家徐光耀的成名作《小兵张嘎》以及后来的《少小灾星》都是中国当代文坛现实主义风格的儿童题材小说的代表作。进入21世纪以来,河北文坛儿童文学创作佳作不多,且出现了市场化倾向。在此背景下,《那年夏天》能够远离尘嚣,坚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并且在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上推陈出新,作出了难能可贵的探索。
在作品结构和故事情节展开上,作者遵循儿童文学少年读者的阅读规律,没有以冗长的章节构筑全篇,而是考虑儿童读者阅读习惯,用60个相对独立又前后关联的故事构筑全书,以时间推移为线索结构故事,同时采用时空交叉的方式建构全篇。整部作品内容围绕时间推移的主线,在同一时间维度内,利用空间转换编制作品的网状结构。作品的时间推移脉络如“草蛇灰线”,时断时续,连绵不绝。围绕一个中心故事运用几个小节来完成。如开篇“掏喜鹊”的故事,就分别由“早晨”、“挨摔”、“爬树比赛”、“掏喜鹊”四个小节组成。完整地记录了丁嘎、二田与张凡初次相识,为了一窝喜鹊斗智斗勇的较量。不打不成交,三人后来成了好朋友。紧接着通过“发明家”“摔跤大王”“刘旭的心思”三个小节推出了张凡、丁嘎、刘旭三个关键人物,通过三个关键人物的出场,为整篇故事的展开拉开了序幕。全篇结构形散神凝,开合有度,深得章法结构之妙,特别是作为儿童文学,适应了儿童读者喜欢故事性强,阅读耐力不足的习惯,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作品艺术表现的另一特点就是画面的勾勒。也许得益于作者早年影视评论的创作,整部作品在环境描写上注重场景立体感的打造,有着很强的画面感。如“骑兵梦”一节,描述丁嘎、二田骑猪的场景,作者就用白描的手法,以简练的文笔勾勒出了灵动的立体画面。
他俩没费多大劲就把那两头猪又撵上来,分别骑上了。丁嘎瞧一眼围观的人,看见孟楠也在里边,显得更加得意,学着瓦西里的样子,高高抬起右臂,喊道:“为了列宁——前进——。”二田看到了他姐姐,顿时精神十足,挺起胸也喊道:“前进——”两头猪拼命跑起来。不过没有像昨天那样围着麦场跑,而是直奔了铁丝网。他俩一看情况不妙,可又下不来,就随着一同奔过去。到了跟前,猪没头没脑地朝铁丝网里钻,他俩一声尖叫,猪钻过去了,他俩愣被卡在铁丝网上。身上扎了好几个小眼。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哄笑。
这样的场景令读者闻其声,见其人,身临其境,于笑声中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感受到欣赏的愉悦与轻松。
语言是文学艺术的细胞,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小说结合儿童文学的特点,从生活中采撷一种生动、鲜活的创作语言来表现作品内容,其叙述性语言流畅自然、简洁生动;描写性语言富有诗意,于白描中见厚重,于抒情中见真挚,于绘景中现童趣,是一种充满艺术张力的语言。如作品开篇写到:
省城的西郊,天高地阔,四季分明。春天,麦苗吐绿,柳絮飘飞;夏天,浓荫蔽日,蝉鸣阵阵;秋天,大雁南飞,收割繁忙;冬天,地光场净,白雪茫茫。
寥寥几笔,勾勒出了四季分明的农场大院,是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人物对话充满童趣,推进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丁嘎的语言干脆利落,二田粗鲁中带着诙谐,娟娟成熟稳重,孟楠娇憨中透露出刁蛮,还有“小结巴”等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形象地勾勒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为丰富作品人物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捧读这部小说犹如在月光如水的夏夜,聆听那首遥远的童年歌谣,有着相同经历的读者伴随作者回到了难忘的童年岁月,在作品人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激起心中的共鸣与无限的感慨;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后来者,也会通过作品了解父辈们的童年生活,品味那个年代的纯真!
[1]王金华.那年夏天[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贾蓓.50后作者欲寻当年小伙伴儿[N].河北青年报,2010-04-07.
The Ballad of Childhood——Review on the NovelThatSummer
LIU Zeng'an
(Shijiazhuang Vocatioal Technology Institut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81, China)
The novelThatSummeris the first book of the author. The setting is the campus of Hebei Agriculture Institute in the western suburb of Shijizhuang. It tells a story about a group of school children in the summer of 1966——the beginn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On the basis of his own experience, the author describes and reflects the growth of adolescence concentrated in that summer realistically, pays much attention to “creating typical characters in typical environment” and has composed a special “childhood ballad” of that time.
childhood; novel; review
2011-05-09
刘增安(1964-),男,河北石家庄人,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和文化建设研究。
I106.4
A
1008-469X(2011)05-0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