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动态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2011-08-02刘金尧于亚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沈阳110001
徐 峰 王 宁 刘金尧 于亚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1)
临床研究发现,自主神经与血压的波动关系密切,动脉血压的升高会刺激压力感受器,继而出现反射性的心率减慢,引起血压下降;反之会由于降低压力感受器受到的刺激,从而引起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即自主神经功能对维持正常血压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心率变异性(HRV)属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反应指标。本文主要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动态变化与心率变异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98例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62~77岁,平均66.5岁,其中血胆固醇>5.72 mmol/L 21例,合并左心室肥厚9例,糖尿病6例,有嗜烟、嗜酒史22例,均属于高血压1级和2级,均排除合并有肝肾功能损害;再选取同期85例血压正常、体检正常、年龄≥60岁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男49岁,女36例,年龄63~79岁,平均64.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动态血压检测 采用Viridia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美国HP生产,型号:M3150A),将袖带缚在受检者的左手臂上,设定为白天每隔15 min与夜间每隔60 min自动充气并测量血压一次,记录收缩压与舒张压,连续24 h,不限日常活动持续监测。若24 h的有效监测结果小于90%应获得的次数,或是有连续监测数据中缺漏超过1 h,应重新进行测量〔1〕。
1.2.2 HRV检测 采用Viridia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时域指标进行测量,包括相邻R-R间期差>50 ms占总心动次数的百分比(PNN50)与24 h平均P-R间期标准差(SD)。
1.3 观察指标 白天(d)为8 Am~10 Pm,夜间(n)为10 Pm~8 Am,主要包括:24 h平均动脉压(24 hMAP)、白天平均动脉压(dMAP)、夜间平均动脉压(nMA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等;采取百分比(%)的形式对舒张压负荷(DBPL)、收缩压负荷(SBPL)进行监测。采取小时为单位划分24 h的单位区间的平均值,连接成曲线图〔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单位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
2 结果
2.1 APBM测定结果 两组24 h收缩压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舒张压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白天24 h平均P-R间期标准差(SD-d)、相邻R-R间期差>50 ms占总心动次数的百分比(PNN50-d)、夜间24 h平均P-R间期标准差(SD-n)、相邻R-R间期差>50 ms占总心动次数的百分比(PNN50-n)等HRV参数指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血压动态变化与HRV的关系 选取血压作为自变量,HRV作为应变量,观察组血压与心率的变化呈现正相关关系。对照组血压与心率的变化呈现负相关关系。见图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APBM测定结果比较(±s)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APBM测定结果比较(±s)
项目 观察组 对照组t P 24 hMAP(mmHg)95±16 82±14 11.655 4 <0.05 dMAP(mmHg) 93±17 83±17 10.989 2 <0.05 nMAP(mmHg) 94±19 82±13 12.425 6 <0.01 24 hDBP(mmHg) 69±20 63±19 5.433 6 >0.05 24 hSBP(mmHg) 142±25 122±17 10.995 9 <0.05 dDBP(mmHg) 68±15 63±15 5.359 2 >0.05 dSBP(mmHg) 142±26 119±14 5.368 5 >0.05 nDBP(mmHg) 71±22 65±14 11.002 5 <0.05 nSBP(mmHg) 141±12 117±14 10.956 1 <0.05 SBPL(%) 56±11 25±6 12.664 8 <0.01 DBPL(%) 14±3 5±1 12.659 4 <0.01 PNN50(%) 11±9 14±7 10.517 0 <0.05 PNN50-d(%) 11±9 14±7 10.530 0 <0.05 PNN50-n(%) 11±6 16±8 10.569 0 <0.05 SD(ms) 32±11 42±14 10.903 2 <0.05 SD-d(ms) 31±10 41±14 10.582 0 <0.05 SD-n(ms)37±16 44±14 11.035 7 <0.05
图1 两组血压动态变化与HRV的关系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一般经多重途径对交感神经进行调节,用药治疗时,药物对血管交感神经进行阻断,就对部分临界高血压的患者造成交感神经的自主神经冲动,主要表现为血浆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等交感神经兴奋的非直接标志物显著升高〔3,4〕。对比正常人的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往往HRV均较低,集中反映在高血压患者失去自主神经的平衡方面,本文统计也有同样的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 SD-d、PNN50-d、SD-n、PNN50-n等 HRV参数指标与正常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曲线图表描点也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心率的变化呈现正相关关系,表现为血压升高同时也引起心率升高;而正常人群则相反,血压升高心率相应减慢。此结果对于指导临床辨别自主神经反射机制是否发生障碍有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5〕。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反射机制障碍,往往与正常人群血压与自主神经之间的正常关系呈相反趋势,表现为血压与HRV呈正相关关系。
1 王一尘,方根强,吴红宇,等.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动态变化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研究〔J〕.高血压杂志,2008;10(2):127-9.
2 彭应心,马淑平,李玉龙.高血压不同时期β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27(1):48-50.
3 刘正荣.老年高血压的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1):3868-9.
4 乔素云.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对策〔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12):1060-2.
5 潘士勇,朱小蔚.老年高血压的动态血压监测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07;9(6):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