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靶向微泡超声空化助溶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血栓斑块的疗效

2011-08-02李雅杰吉林市中心医院电诊科吉林吉林13201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21期
关键词:微泡空化尿激酶

李雅杰 谷 成 (吉林市中心医院电诊科,吉林 吉林 132011)

血栓斑块形成和栓塞是许多急性疾病的关键因素,及时恰当的溶栓治疗常常能挽救患者生命,但由于大剂量纤溶剂会引起出血等并发症,静脉溶栓治疗的应用存在局限性。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在治疗领域不断地发展,将溶栓药物与微泡结合可实现靶向结合血栓。若再于体表加以超声作用,利用空化效应破坏微泡,可加速血栓斑块软化、溶解〔1〕。本研究拟探讨靶向微泡超声空化助溶法治疗血栓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简单、可反复使用的治疗血栓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下肢静脉血栓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72(平均52.5)岁,随机分3组,单纯尿激酶组行单纯尿激酶法溶解血栓,男6例,女4例,年龄 31~71(平均53.2)岁;超声+微泡造影剂 +尿激酶组行靶向微泡超声空化助溶法溶解血栓,男5例,女5例,年龄30~72(平均51.7)岁;阳性对照组,男5例,女5例,年龄 31~70(平均52.3)岁。各组年龄及性别构成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超声造影检查用Gelog 9超声诊断仪,7 L探头,频率为5~6 MHz,增益、时间增益补偿等参数均在实验中保持不变。深度调至2~3 cm,彩色增益调至50~70 d B,流速标尺调至7~9.5。造影剂使用SonoVUE粉剂(含六氟化硫气体),造影前用5.0 ml生理盐水与SonoVUE粉剂混合后剧烈振荡,得到白色乳状的微泡悬液。将微泡悬液2 ml经团注法注入股总静脉,然后推注生理盐水,观察斑块内造影剂的变化。①单纯尿激酶组经足背静脉按500 U·kg-1·min-1剂量持续输注尿激酶。②超声 +微泡造影剂 +尿激酶组将微泡造影剂按0.1 ml/kg经足背静脉每10 min团注1次注入体内,经足背静脉按500 U·kg-1·min-1剂量持续输注尿激酶,每10 min团注1次;超声探头与皮肤间置1~2 cm厚的水囊,超声持续照射血栓部位。③阳性对照组血栓不予处理。

1.3 结果判定 血流再通评价参考徐亚丽〔2〕等所采用的血流再通。评分标准:0级,无血流通过;I级,仅见细窄血流通过;Ⅱ级,I级 <再通血流 <血管面积1/3;Ⅲ级,管腔面积1/3≤再通血流 <血管面积2/3;Ⅳ级,再通血流≥血管面积2/3;V级,完全融通。对各组治疗后15、30、60 min时血流再通情况进行分级,评价溶栓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

2 结 果

各组患者治疗前股静脉完全梗阻,无彩色血流显示。单纯尿激酶组治疗15、30 min后,股静脉可见线形狭窄血流束贴近血管边缘走行;60 min后股静脉内出现较粗的中心分布的条状血流束。超声 +微泡造影剂 +尿激酶组治疗15 min后见一细小血流于管壁边缘通过,治疗后30 min股静脉血流大部分血流通过管腔;治疗60 min时管腔内血栓大部分溶解。溶栓疗效评分及血管再通率(表1)显示单纯尿激酶组与超声 +微泡造影剂 +尿激酶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超声 +微泡造影剂 +尿激酶组血管再通评分要明显优于单纯尿激酶组(P<0.05)。

表1 治疗不同时间点各组患者血流再通评分分级(n)

3 讨 论

1976年Trubestein首次使用血管内高频超声溶解血栓获得成功后,利用超声进行溶栓治疗受到广泛关注〔3〕。溶栓治疗已成为超声微泡携药物治疗的一个有前景的研究及应用课题。超声空化过程可以将声场能量高度集中于极小空化泡内,并在空化泡破裂瞬间产生高温、高热、高压等物理和化学效应,将其周围组织细胞严重破坏。微泡造影剂可以增加体内空化核数量,在超声同样的空化过程下,发生爆破破裂,其形成的冲击波可增强超声空化效应对其周围组织的破坏。由于血栓结构本身缺乏正常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质地坚硬易碎,弹性极限小,容易被分裂和崩解,所以微泡造影剂与超声联合作用,微泡在超声空化作用下可以破坏血凝块结构,增强溶栓疗效〔4〕。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微泡造影剂 +尿激酶组血管再通评分要明显优于单纯尿激酶组。尿激酶结合在微泡的外壳上,当微泡与血栓结合后,用超声波照射引起微泡破裂,释放出药物,从而使血栓软化、溶解。超声造影剂助栓、溶栓作用是利用空化效应使血栓表面产生机械损伤,从而增加溶栓药物与血栓的结合位点,达到加速血栓溶解的目的。超声造影首先采用热效应使纤溶酶等溶栓酶的活性提高,易启动纤溶系统,使纤维蛋白降解血栓溶解;同时尿激酶在超声热效应的作用下活性提高,促进溶栓。其次,超声频的弹性纵波能在血栓与周围液体环境间产生声流,促进血栓与周围环境间进行物质交换,促使液体成分向血栓内部渗透。最后液体中的微气泡在一定频率的声场中会产生共振,直至微泡膨胀破碎产生的强大剪切力破坏血栓结构,更容易使尿激酶等溶栓药物进入血栓,加速其对纤维蛋白的降解,从而显著提高溶栓疗效〔5〕。在本实验中由于每10 min追加微泡剂量及尿激酶的匀速注入保证足够的微泡及尿激酶进入已部分融通的血管腔中及血栓内部,微泡充分发挥破坏力,尿激酶可较完全地进入血栓内部,进一步增强溶栓效应,故血管再通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综上,靶向微泡超声空化助溶法是一种非创伤性物理助溶治疗血栓的办法,无痛苦,设备方法简单,可反复使用;影像实时监视空化发生的情况,治疗前后中超声造影可以诊断性判断血栓的大小,溶解情况;减少可能的出血并发症发生。

1 张亚兴,王志刚,许川山.超声微泡造影剂与血管新生〔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12):742-4.

2 徐亚丽,高云华,刘 政,等.微泡增强超声助溶兔股动脉血栓的实验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6):404-6.

3 陈 冉,任卫东,吴 瑕,等.诊断超声介导自制微泡造影剂的溶栓效应及参数优化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9-11.

4 魏立亚,何 文,项东英,等.超声造影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0):1586-9.

5 凌 涛,郑海荣.超声造影微泡非线性声学特性与成像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6(4):392-6.

猜你喜欢

微泡空化尿激酶
截止阀内流道空化形态演变规律及空蚀损伤试验研究
诱导轮超同步旋转空化传播机理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功能型微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离心泵空化余量分析研究
制备RGDS/rt-PA双负载靶向微泡并初步评价其靶向性溶栓效果
金属熔体中超声声空化特性的研究进展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