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防虫网室内的环境因子调查与分析

2011-07-31褚剑峰吴爱芳叶国华徐明飞聂向博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防虫网记录仪露地

褚剑峰,吴爱芳,叶国华,张 丹,徐明飞,聂向博,张 军

(1.浙江省绍兴市蔬菜技术推广站,浙江 绍兴 31200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3.斗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 绍兴 312085)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市场对无公害蔬菜产量和品质的需求提高,新建大型防虫网室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已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1]。防虫网的覆盖使网室内环境因子发生变化,形成小气候,但目前对大型防虫网室的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2]。为掌握其变化规律,更好地用于蔬菜生产,绍兴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对网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进行了调查分析,为蔬菜网室有机化栽培提供技术参数。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网室形状为直角梯形,面积4 620 m2,高度为2.3 m,东边与另一网室间距6 m,南边和西边为露地,北边与8 m宽大棚间距约4 m。网室支架用直径6 cm的钢管支撑,顶部采用直径3.3 cm的钢管,支架间距约6 m。防虫网覆盖材料为25目银灰色抗老化尼龙网。试验大棚为8 m宽钢管棚,位于网室北边,面积250 m2,覆盖聚乙烯薄膜,大棚两边开1 m宽通风口。露地为邻近网室边上的泥地。

调查温度、相对湿度,网室与8 m宽大棚开展试验时,地面作物均为都市丽人糯玉米;网室与露地开展试验时,地面作物均为之豇106豇豆。调查光照强度时,测量点位于网室内中央和距网室10 m的露地。

温湿度测量仪器有2种:一种为ZJ1-2B机械式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温度感应元件是双金属片,湿度感应元件为脱脂毛发;另一种为RC-HT501A电子智能便携式记录仪。

电子光照强度测量仪型号为LX1330B,测量范围 0.1~200 000 lx。

1.2 试验方法

参照参考文献[1]的试验方法。

1.2.1 网室与大棚内的温湿度测定方法

2010年9月7日,将机械式温湿度记录仪分别放入网室和8 m大棚中央,记录前进行数据校正;仪器放于离地约0.5 m高的木凳上,上方用塑料膜覆盖避雨;收集9月8日2:00到9月10日24:00每隔2 h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数据,计算3 d同时间点的平均值。

1.2.2 网室与露地中的温湿度测定方法

提前1 d将仪器分别放入网室正中央和露地中间,记录前进行数据校正;仪器离地高度约0.5 m,上方用塑料膜覆盖避雨;温度采用电子智能便携式记录仪测量,从7月17日2:00到7月23日22:00,每隔2 h收集1组温度数据,计算7 d同时间点的平均值;相对湿度采用机械式记录仪测量,从7月28日2:00到8月3日24:00,每隔2 h收集1组相对湿度数据,计算7 d同时间点的平均值。

1.2.3 网室与露地的光照强度测定方法

测定地点分别为网室正中央和露地,测定时间为6月到9月之间的阴天或晴天;感光器离地面1 m高,同时按下 HOLD开关,读取光照强度数据;短时间内同时测量3组数据,计算1组光照强度平均值;选用阴天时的4组数据和晴天时的5组数据,比较光照强度变化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网室与大棚内温湿度

由图1可知,网室内温度均比8 m宽大棚内低,12:00时相差最大为的7℃,22:00温度较低时相差最小为0.75℃。大棚内最高温度达到47.5℃,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而网室内最高温度为40.5℃,高温持续时间为网室内短。网室内最高温度出现在14:00,比大棚内最高温迟约2 h。

图1 网室与大棚内温度变化

由图2可知,网室内的相对湿度比大棚内高,其中12:00时相差最大为17%。网室和露地的相对湿度变化情况相似,在14:00最低点,4:00时均达到最高。6:00到14:00,随着温度的上升,网室内和露地的相对湿度相差增大;18:00到次日4:00,相对湿度基本相同。

图2 网室与大棚内相对湿度变化

2.2 网室与露地温湿度

由图3可知,网室内的温度与露地相差不大,网室内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为39.5℃和26.1℃,露地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为38.7℃和22.3℃。网室内的温度变化情况与露地相似,只是网室内最高温度比露地迟约2 h。防虫网的覆盖,一方面降低了光照强度,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通风条件。

图3 网室内与露地中的温度变化

由图4可知,网室内的相对湿度比露地略高,仅在10:00和12:00时露地比网室内相对湿度高,12:00时相差最大为5.5%。网室和露地的相对湿度变化情况也相似,夜间相对湿度最高,中午相对湿度最低。

图4 网室内与露地中的相对湿度变化

2.3 网室与露地光照强度

由图5可知,阴天时网室内的光照强度均低于露地,露地光照强度低时相差小,露地光照强度高时相差大。网室内的光照强度减弱比率较稳定,为31.2% ~32.4%。

图5 阴天网室与露地光照强度

由图可6可知,晴天时网室内的光照强度均比露地弱,光照强度减弱较明显。6月7日的光照强度相差最小为18 533 lx,比率为25.6%,8月16日的光照强度相差最大为38 900 lx,比率为37%。

图6 晴天网室与露地光照强度

3 小结

在高温季节,网室内比大棚内的温度低、相对湿度高,大棚内温度长时间持续在40℃以上,对蔬菜生长不利。由此可见,夏季网室内的温度、相对湿度相比大棚更有利于蔬菜生长。这与叶利勇等[3-4]的结论一致。

由于银灰色防虫网的覆盖,降低了网室内的光照强度,阴天时减弱比率较稳定,晴天时减弱比率变化幅度25.6%~37.0%。网室内光照强度比露地弱,因此更适宜于栽培光饱和点低的蔬菜种类。大多数蔬菜生长的光饱和点为50 000 lx。在晴天露地光照强度过高时,网室内更有利于蔬菜生长。

[1]孙艳军,徐刚,李德翠,等.新型防虫网室环境因子的变化及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9(6):203-205.

[2]刘海军,黄冠华,Josef Tanny,等.网室内小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J].中国农业气象,2009(1):54-59.

[3]叶利勇,陶月良,杨加付,等.防虫网覆盖栽培的小气候效应及对盘菜生长和病毒病发病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4(2):83-84.

[4]褚剑峰,吴爱芳,叶国华,等.防虫网室内蔬菜种子出苗率试验初报[J].长江蔬菜:学术版,2011(2),51-53.

猜你喜欢

防虫网记录仪露地
自主核级无纸记录仪产品发布会在上海召开
露地甜樱桃雹灾前后的管理措施
浅谈消防执法记录仪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防虫网作用大 种类多巧选择
做梦记录仪
不同颜色防虫网下豇豆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华南地区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存在问题及技术改进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
东明县露地花卉的分布与病虫害防治
园林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