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干打孔注药与树冠喷雾对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治效果比较
2011-07-31高志洁
高志洁
(上海世纪公园,上海 200135)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属半翅目网蝽科,是一种世界性城市森林害虫[1],主要危害悬铃木属(Platanus)植物,包括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二球悬铃木P.×acerifolia和三球悬铃木 P.orientalis[2-4]。危害初期叶片主脉、侧脉周围呈斑点状失绿,后期可致全株叶片黄白色,导致叶片提早枯黄、脱落,严重影响悬铃木的绿化效果和观赏价值。此外,该虫还是悬铃木叶枯病菌(Gnomoniaplatani)和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的传播介体,而这2种病原菌能降低悬铃木生长势并导致其死亡,从而造成更大的间接危害。
悬铃木方翅网蝽原产美国中东部[2],现已扩散到南北美洲、欧洲、亚洲和澳洲的近20个国家[1,5]。我国于 2002年首次发现该虫传入湖南长沙,后相继发现上海、浙江、江苏、山东、江西、重庆、四川、湖北、贵州、河南等10余个省(直辖市)的25个城市也被传入,而且新的传入地还在不断出现,有进一步蔓延趋势[1,6],尤其在长江流域已形成暴发态势[7]。鉴于其危害性,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已将其增列入我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并发函要求各地进行监测和防治[7];我国学者已将其列入1998-2008年中国新入侵的19种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录中[8]。
目前,国内有关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治方法的研究主要涉及树冠喷雾和注干施药 2种方法[9-11],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解这2种方法的优缺点,作者于2010年开展室外药效试验,以期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工作提供更科学的防治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上海世纪公园 占地 140.3 hm2,绿化面积86 hm2。公园内种植二球悬铃木900余株,平均树高为7.78 m,平均胸径为26.28 cm,均以行道树方式栽植。根据2009年调查数据,公园内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株害率为48.31%。
1.2 试验时间
于2010年8月,即悬铃木方翅网蝽高发期,进行打孔注药及喷雾试验。
1.3 试验药剂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市售;25%阿克泰(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市售;40%氧化乐果乳油,杭州庆丰农化有限公司,市售。
1.4 防治措施
1.4.1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
采用BG305D型背负式打孔注药机(山东华盛农业药械股份有限公司)。
吡虫啉、氧化乐果分别稀释成2倍,阿克泰分别稀释成10倍,吡虫啉2倍+阿克泰10倍混配备用。每处理10株重复,同时选择5株作对照。
选胸径为25~30 cm的悬铃木植株试验。在树干基部(距地面50~60 cm),斜向下45°,孔深3~5 cm,胸径为30 cm的植株钻孔6个,胸径25 cm的植株钻孔5个(每个孔不要在一个水平线上,最好有交叉),每孔注药5 mL。灌好药后,就用泥封口。打孔注药的时间应安排在7∶00-8∶00,有利于药液在树干内传输。
1.4.2 树冠喷雾防治
采用3WZ-300T型高压喷雾机。
吡虫啉稀释成1 500倍、氧化乐果稀释成1 000倍,阿克泰稀释成10 000倍使用。每处理10株重复,并选择5株作对照。每处理株喷药量约为50 kg,尽量保证完全喷到树冠的所有叶片。
1.5 调查方法
1.5.1 打孔注药和喷雾的调查方法
防治前每棵树选择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方位随机剪下1根枝条5张叶片(从枝梢算起),统计成、若虫量。防治后 l,3,5,7,14,21,28,35,42 d调查1次虫口基数,调查方法同上,根据调查结果计算不同时间段的防效。
1.5.2 捆草绳的调查方法
成虫越冬期共调查2次:2010年12月底调查1次;2011年开春后调查1次。每次调查二球悬铃木15株。
调查时,将树干上捆缚的草绳解下,记录草绳上、草绳捆缚树干相应位置的越冬成虫量。
1.6 数据处理
防效的数据采用DPS 9.50软件和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进行[12]。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树冠喷雾的防效普遍比树干打孔注药的防效好。
表1 不同药剂树干打孔注药与树冠喷雾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效
树冠喷雾的速效性比树干打孔注药的好。10%吡虫啉1 500倍、40%氧化乐果1 000倍、25%阿克泰10 000倍树冠喷雾,在药后1 d的防效均达到90%以上,其中以吡虫啉的防效最好;而树干打孔注药后1 d的防效均在50%以下,3 d后各农药的防效开始上升。
10%吡虫啉1 500倍和25%阿克泰10 000倍树冠喷雾的持效性比树干打孔注药的好。3种药剂树冠喷雾,以10%吡虫啉1 500倍最好,在药后5 d的防效达到最高峰,为99.96%;药后28 d的防效仍能达到97%。但5 d后随时间的延长,防效呈下降趋势;其次为20%阿克泰,再次为40%氧化乐果。后2种药在药后3 d的防效达到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其中阿克泰在药后28 d的防效仍能达到85%以上,之后下降至80%以下,氧化乐果的持效性较差,在药后7 d其防效仅能达到84.96%。药后14 d和药后21 d的防效在85%左右,药后28 d的防效低于80%。
10%吡虫啉2倍、40%氧化乐果2倍、25%阿克泰10倍及10%吡虫啉2倍+25%阿克泰2倍树干打孔注药,药效随时间先上升后下降。这4种剂型以吡虫啉+阿克泰的防效最好,其在药后3~21 d的防效控制在85%以上。其次为氧化乐果,其在药后5~7d的防效控制在85%以上。而阿克泰和吡虫啉树干打孔注药的效果均比较差,药后不同天数的防效均在75%以下。
3 小结和讨论
本文比较了树冠喷雾及树干打孔注药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效,以10%吡虫啉1 500倍和25%阿克泰10 000倍树冠喷雾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因此选用这2种药剂进行树干喷雾可作为悬铃木方翅网蝽大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其次为吡虫啉+阿克泰树干打孔注药,本研究结果与杨小丰等[11]的研究结果较相近,均显示10%吡虫啉2倍打孔注药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效较差;混配的药剂防效均比单剂的效果好。本研究中10%吡虫啉2倍+25%阿克泰10倍打孔注药药后3 d的防效达到85.35%。且在药后21 d,其防效仍能保持在85%以上。
10%吡虫啉1 500倍、25%阿克泰10 000倍喷雾和10%吡虫啉2倍+25%阿克泰10倍打孔注药后,被处理悬铃木植株生长良好,表明上述防治方法对悬铃木安全。
根据肖娱玉等[13]报道的悬铃木方翅网蝽在上海的年生活史,该虫世代重叠明显。防治该虫的要点要遵循早防早治,防治关键期在4月底 -5月初,并提出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关键技术为第1次防治时间为4月底5月初,再间隔15 d时间进行第2次防治。根据本研究推荐使用吡虫啉类强内吸性药剂进行树冠喷雾防治。本试验在公园内连续施药2次以上(施药间隔约15 d)的区域后期均无活虫发现。因此,作者认为对于公园、居民区等相对封闭的场所,悬铃木方翅网蝽每年在4月底5月初安排2次防治即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而悬铃木在上海地区多以行道树种植,且规模相当大。又由于悬铃木方翅网蝽在城市内的蔓延速度相当惊人,在意大利其1年内可传遍都灵市的所有街道,传播范围超过100 km2[14]。因此上海地区行道树上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1年需进行4~5 次[10]。
在世纪公园开展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治工作时,发现树干打孔注药的操作难度较树冠喷雾更大。因此对大部分地区推荐树冠喷雾的方法防治,而对一些树体高大,环境要求较高的区域推荐树干打孔注药防治。
[1]鞠瑞亭,李博.铃木方翅网蝽:一种正在迅速扩张的城市外来入侵害虫[J].生物多样性,2010,18(6):638-646.
[2]Halbert S E,Meeker J R.The sycamore lace bug,Corythucha ciliata(Say)(Hemiptera:Tingidae).Florida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onsumer Services,Division of Plant Industry[J].Entomology Circular,1998,387:2 -3.
[3]Ma celjskiM,Balarin I.A new memberofthe infurius entomofauna of Yugoslavia-Corythucha ciliata(Say),Tingidae,Heteroptera[J].Zastita Biljia,1972,23:193-205.
[4]Ba ttisti R,Forti A,Zangheri S.Research on biology of sycamore lacebugCorythuchaciliata(Say)(Rhynchota Tingidae)in the Veneto region[J].Frustula Entomologica,1985(7/8):125-141.
[5]李传仁,夏文胜,王福莲.悬铃木方翅网蝽在中国的首次发现[J].动物分类学报,2007,32(4):944-946.
[6]Ju R T,Li Y Z,Wang F,et al.Spread and damage by an exotic lace bug,Corythucha ciliata(Say,1832)(Hemiptera:Tingidae),in China[J].Entomological News,2009,120(4):409-414.
[7]王福莲,李传仁,刘万学,等.新入侵物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08,44(6):137-142.
[8]万方浩,郭建英,张峰.中国生物入侵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0.
[9]纪锐,肖玉涛,骆芳,等.九种药剂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药剂试验[J].昆虫知识,2010,47(3):543-546.
[10]陈根宝,王凤,冯丛经,等.六种药剂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药效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125-128.
[11]杨小丰,张立钦,朱云峰,等.不同药剂注干施药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效果[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2):320-322.
[12]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 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1-23.
[13]肖娱玉,王凤,鞠瑞亭,等.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活史及发生情况[J].昆虫知识,2010,47(2):404-408.
[14]Arzone A.The plane lace bug in piedmont:biological cycle and dispersal[J].Montie Boschi,1975,26(3):19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