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培苗果蔗的抗冻性观察

2011-07-31张瑞翔胡灵山李方勇朗金伟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果蔗培苗象山

张瑞翔,胡灵山,李方勇,朗金伟

(1.浙江省象山县丹东街道农技站,浙江 象山 315700;2.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3.象山县农技推广中心,浙江 象山 315700;4.象山梅溪果蔗专业合作社,浙江 象山 315700)

受强冷空气影响,2008年1月12日以后,广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8~18℃的大幅降温,并伴有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其中63个县市达到广西寒潮标准。正值甘蔗成熟收获期,广西蔗区大面积出现青枯或干枯现象,甘蔗生长点、腋芽及甘蔗的根部高位芽出现死亡现象,受冻后蔗茎两端均出现水渍状,并向中间部分蔓延,甚至出现蔗茎发黄变黑、腐烂现象,损失惨重。浙江象山梅溪果蔗专业合作社位于广西陆川县米强镇的果蔗外延基地的蔗农们却意外地发现,在试验区内的组培苗果蔗却表现出极强的抗冻性,没有传统蔗梢苗果蔗的冻害症状。为此,我们组成专业调查组赴广西陆川果蔗基地开展调研。

1 广西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甘蔗的危害

1.1 天气概况

广西2008年1月14日至2月12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平均气温低、冻雨冰冻频次高、降水量大等特点。据广西区气象减灾研究所气象观测资料,此期间全区平均气温连续30 d以上低于8℃,是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低温天气过程;全区平均气温6.2℃,比常年同期偏低5.0℃,有84个县市的平均气温为建站以来同期最低值,偏低程度居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同期第1位,共有210站次出现冰冻,101站次出现冻雨,是广西近50年来冻雨总站次最多、影响最严重的一次过程;1月中下旬,全区各地降水量8.4~167.8 mm,与常年同期偏多0.3~5倍,全区平均降水量63.2 mm,比常年同期偏多1.2倍,偏多程度居1951年以来同期的第3位,仅次于1953年和1997年。

1.2 EOS/MODIS卫星遥感监测甘蔗植被指数

2008年的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属平流型冻害,明显区别于辐射霜冻、冰冻天气,其对蔗区的影响属面上的,而且对面上甘蔗的危害具有毁灭性的特点,甘蔗大面积整片干枯,甘蔗植被指数值骤降。据广西部分蔗区晴空EOS/MODIS卫星遥感监测结果分析,发现2008年2月15日广西各蔗区甘蔗植被指数值(NDVI)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前的1月4日甘蔗植被指数值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区平均减少0.127,下降幅度39.44%。同样,与正常年份的2007年同期相比减少0.096,下降幅度32.52%(表1)。

表1 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前后广西晴空蔗区NDVI值的比较

2 陆川果蔗基地蔗梢苗和组培苗果蔗的抗冻性比较

2.1 果蔗的田间管理

浙江象山梅溪果蔗专业合作社在广西陆川县米强镇建立的果蔗基地37 hm2,其中组培苗示范种植面积3.7 hm2。果蔗脱毒组培苗由绍兴市农科院提供,品种白地拉(badila),2007年3月8日移栽,苗龄25 d,苗高12~16 cm,采取双行开孔移栽。畦面宽2.6 m,中间行距1.2 m,株距0.5 m,沟宽0.5 m,每穴移栽1株,667 m2计860株。采用传统蔗梢芽直播的果蔗,品种白地拉,2月12日栽播,株行距同组培苗,每穴4芽,667 m2共计3 440芽。基肥667 m2用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60 kg,追肥用尿素10 kg+复合肥200 kg,分3次施下。4月28日结合培土第1次删苗,每穴均留苗4~5株。5月22日结合培土进行第2次删苗,667 m2留4 000株,去除多余分蘖。6月18日结合培土追肥进行第3次删苗,每穴定苗3株,折合667 m2留苗2 580株。其他农艺措施同当地传统技术。

2.2 陆川县低温冰冻天气特点

据陆川县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2008年1月12日至2月22日的42 d,日平均温度为6.56℃,比2007年同期降低5.65℃,比常年同期平均下降5.17℃。最低日平均温度出现在1月31日为3.8℃,最高为9.1℃,其中平均温度低于8℃的33 d;而常年同期最低日平均温度为8.3℃,最高日平均温度为19.6℃,8℃以下天气仍有3 d。气象资料还表明,此期降雨日18 d、雨量249.9 mm,创历史新高,是常年同期平均雨量的7.8倍,其中1月24日至2月2日持续降雨10 d,雨量192.4 mm(表 2)。

表2 广西陆川县1月12日至2月22日的气温和雨量

2.3 果蔗的抗冻性表现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发生后,分别于1月23日、2月2日、2月16日、2月28日、3月5日分5期进行观察,每期对脱毒组培苗和蔗梢苗果蔗分别随机抽取50株果蔗,观察稍部叶片及心叶绿叶状况,用不锈钢菜刀顺稍由中径劈开,考查茎段冻害情况,计算冻害株率和冻害指数。

考查结果(表3)表明,组培苗果蔗冻害率、冻害指数均为0,心叶绿叶率仍达到91.8%,即未受冻害影响。而同期蔗梢苗果蔗冻害率1月23日已达到75.7%,冻害指数31.2,心叶绿叶率为17.6%,至考查后期3月5日,冻害率已达100.0%,冻害指数99.8,心叶绿叶率0.6%,可见考查前期其冻害已经全面发生,后期严重冻害,受到极端影响。

表3 组培苗和蔗梢苗果蔗的不同抗冻性指标比较

3 小结和讨论

同为白地拉(badila)品种,在同一时期,同一栽培、气候条件下,因为繁殖方式不同,从考查结果看,其抗冻性能表现均异。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组培苗果蔗的表皮纤维相较于蔗梢苗具有致密、光洁、坚韧,附着的腊层不易分解消失的特点。这一特点与其所表现的抗冻性能是否相关,有待进一步验证;同样在其他品种身上,通过繁殖方式的改变,是否也能促使其抗冻性能的大幅提高,也有待进一步的验证。生产上如能对这一抗冻性能加以利用,通过组培苗繁殖,将有利于果蔗栽培区域的北移和南方即市即收蔗区免受冻害。

[1]高丽,杨波,李洪林.花榈木组培苗茎段低温胁迫培养及耐冷性诱导[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9,38(2):19-21,25.

[2]王文华,毛玲荣,赵冬明,等.果蔗组培苗不同移栽期的生产效应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9(4):675-676.

[3]黄诚梅,李杨瑞,叶燕萍,等.果蔗 Badila脱毒组培苗的光合特性[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39-42.

猜你喜欢

果蔗培苗象山
七个果蔗品种在桂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综合评价
天下无敌手
再访陆象山先生讲学堂
俄罗斯杨树新品种N2组培苗生根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
果蔗品种的种植表现与综合评价
“增城蜜菊”组培苗有机栽培管理技术
象山
果蔗生长后期重防纹枯病
多想自己长成一根果蔗
立井壁后注浆技术在白象山铁矿风井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