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体在住区规划中的应用
2011-07-31王维万骞
王维 万骞
(无锡市规划局,江苏 无锡 214001)
当水体达到一定面积后,可湿润空气、除尘隔噪,改善建筑群体环境中的小气候,而且,通过对水的形态、深浅及其与建筑、环境的关系的控制,可以构成完全迥异的空间,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同时在营造建筑空间与形象、愉悦精神、表达情绪与氛围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所以在具备相对适宜的内外部先决环境条件下,在进行住区规划时充分利用“水体”这一元素,可以比较相对便捷地实现人们对诗意居住的向往。下面我们以位于盐城市的东进路南侧地块用地规划设计为例来评述一下这一项目的设计。
1 项目概况及优劣势分析
该地块东起文港路、西至开放大道东侧沟河东岸线,南起大新河北侧规划支路及地块南侧规划内部道路,北至规划东进路,总占地约242687平方米,拟建建筑面积约为46.1万平方米。地块的优势较为明显,毗邻盐城火车站、客运站交通方便,可达性好,相对来说区域位置非常好有较大升值潜力;周边自然环境景观十分优越,毗邻公园及沿河风光带,周边水系发达且水质较好,与开发公司的景观办公相邻且相得益彰,用地形状相对较为规整。但由于配套市政道路还未到位,其不足地方在于周边配套缺乏,商业氛围现阶段较弱,人气的提升凝聚尚需一段时间的培育。
2 “浮岛住区、水绿盐城”的规划设计理念
契合盐城的城市口号,以“水带”为构建灵魂,以生态和景观为基础,立足于地方性,创造富有地方特色情感文化型居住区,提升社区文化品味,力求为盐城城市形象文化建设增添一抹浓淡适宜的亮色。
因此,在方案的景观环境设计理念中,突出“水绿盐城”的主题,通过蜿蜒伸展、起伏跌宕的水面,来组织整个小区的总体景观系统。把环境建设提升到环境艺术的高度来进行综合规划,创造了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内涵,把自然生态中不同季节日月星辰,雾霭霞露组合到人工的小桥、流水、亭阁、铺地之中,来体现水文化特有的诗意,使小区富有极强的亲和力。在生态和景观的基础上营造人文的生活氛围,在亲切温馨中释放紧张的生活压力,提升人们的文化品味。
图1 总平面图
图2 鸟瞰图
以宽敞的超宽中心绿带为中心,营造规划、园林、景观、建筑单体一体化的整体居住环境。构筑多层次、多文化、多变空间的小区景观,提供多层面、多元素的生活环境与休闲、交往、娱乐空间。
以高起点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创造一个现代化“水”韵居住小区环境,水带为小区内主要水系,水系结合台地、分级水岸以及假山跌宕缓行,“宽处若海、窄处如溪,深仅没足踝;鱼翔浅底、鸟展蓝天,此景可追”。同时,水系的构建也相对把小区自然的分隔成大小均衡的七个类似于“浮岛”的组团,既相对独立又在景色背景上互为因借。(图1)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设计中,处处为人着想,让人们能够在此安享夕阳,把酒话茶,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共生,以现代城市设计与规划的理念作为指导,从小区的整体规划入手,将传统的景观意识、环境意识充分融入小区规划设计中,提升社区文化品味,让小区在宁静、优美的氛围中展现出深深的文化内涵。
3 总体布局解析
以小区内部水体景观带为主体景观中心,向各个组团辐射。水体周边以缓坡植被为主要亲水系统。局部设置分级驳岸亲水平台。各个组团有独立的景观活动中心。台地组团均以缓坡植被与水体景观相接壤。以主体水体景观为纽带,使各个组团景观中心相互联系。城市水体系统周边设置条形开放公共绿地,局部配以健身活动场地。小区内的主要道路与中心水体景观将整个小区划分为七个组团。紧紧围绕在中心水体景观周围,以中心水体景观为枢纽,形成各个组团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和谐模式。(图2)由于各个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水体景观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分期开发显得更为机动灵活。鉴于各组团的形态大小各异,分档次开发便显得顺理成章。而中心水体景观的先期形成则为后期的住宅实施分期、分档开发拓展了巨大空间,有利于依据市场弹性调节。
台地组团拓展了住宅体系的多样性,丰富了空间层次。小区内分布四个台地式组团,以中心水体景观带为起坡方向,利用植被缓坡的形态向上坡起1.5M。上台地起坡道路设置在主要人行道路与台地组团入口交汇前后,因此不影响小区主要车行道路的通畅。由起坡至上台地间的道路坡度控制在1/50至1/30之间,坡度极缓,不影响交通的便捷性。植被缓坡的坡度约为1/15,适合人的步行交通。各台地下设置机动车库,既可就近满足各组团的停车需要,也节省了大面积开挖地下室的成本。
单体的建筑高度分三个层次布局:沿城市道路布置11-15层住宅,沿组团中心绿地布置17+1层板楼,地块总体呈现西低东高,南低北高的建筑群体轮廓。小区各组团规模适中,拥有广阔的绿地系统,日照间距系数1.45,充分保证每年的日照和通风等要求。充分考虑了每户对小区整体环境的充分享受,使每户都能平等地享受资源,都能获得等同的价值回报,每一户打开窗户眼前都将是一片美景,小区景观尽收眼底,从而增加了居住的舒适性。同时为老人、孩子提供了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利用空间上的渗透和扩展关系,达到环境景观的相互统一。
小区的公建分布上沿东进路,六合路结合小区入口设置部分沿街商业用房及物业用房,以使城市道路空间界面明确,活跃城市街景空间。小区会所布置于东侧中心景观区。六合路西侧沿线布置滨水休闲景观带,结合部分运动场地及康乐设施,力求为住户提供舒适和谐且极具参与性的小区景观环境。
4 结语
二十一世纪的居住区设计不再限于其自身的内部小环境的塑造完善,作为城市生活与空间的组成部分,如何渗透融入并对现存内外环境的善加利用,应该是我们设计师所要关注之处,因为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发展脉络息息相关同时相互影响。
[1]张希晨,郝靖欣.环境改善中的经济因素[J].南方建筑,2006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