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进乎道 艺游于心

2011-07-30刘金贵

中国艺术 2011年2期
关键词:逸品境界画家

刘金贵/文

禅门有一宗著名公案,出自宋代青原惟信禅师,讲的是有关山水悟境的三个阶段:先是未悟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随后经过修持参悟,开始“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彻悟了,即“得到了个休歇处”时,情景又复归原初,“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初始时,未脱俗见,物我不明,视虚为实,心为物蔽,经过参悟,明白了万象都归心影,诸般尽属虚无,唯心可凭,心外更无一物。有了这般见识,山水景象也随之生变,但这种境况终究还是物我分割的,较劲两端,仍属偏执,于是在了悟了本体心性后,便自行放下,消解对峙,于物我圆融无碍中进入真如境界,从而获得了身心的大放松、大自在。艺术创作过程,似乎也存在着类似情景,或者说可以从这宗公案中得到某种启示。在画画初期,从传移摹写入手,追求逼真肖似,注意力都集中在被表现的事物上,并以此为能事,为乐事。但随着写生日多,技法日熟,便开始不满足一味地描形摹状了,认识到创作应该有自己的感受,所画的东西不过是抒发个人情感的媒介,是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取舍、提炼的。于是便由重“物”转重“心”,出现在笔下的也就不再是自然物象的原来样子,而是画家的心象了。这相当于禅悟的“非山非水”阶段,即画家在努力整合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实现着内心与外物的契合与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未舍客观现象,但重心已转移到画家的主体意识方面,着力突出的是画家对客体的体悟,以及个人的聪明才智。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经过多方借鉴,反复探索,铁砚磨穿,废画三千后,方能做到心手相应,气力相合,熔众家为一炉,百炼钢成绕指。达到了这个境界,是否就到了头了呢?不是的。因为这个阶段,终究还是“技”的熟练过程,即主体与客体的“磨合”期,创造还是刻意为之,而不是自然出之,距离入道,也就是步入艺术“化境”还有差距。下一步要做的是知法变法,笔由心使,蝉蜕龙变,万象归一,如石涛讲的,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运夫墨,非墨运也;操夫笔,非笔操也;脱夫胎,非胎脱也。自一以分万,自万以治一,化一而成氤氲,夫天下之能事毕矣”。这时,画家在创作时,头脑中思考的重点已不再是什么规范法则,也不是刻意要标举的个性风范,而是在观照自然中,天纵神思,任由心灵在时空中自由驰骋。那情景就像张画松时所进入的境界:“非画也,真道也。也其有事,已知夫遗去机巧,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这样画出来的画,其特点“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于是在神、妙、能三格之外,别辟路径,自备一格,即世人所称的“逸品”。但这看似破规坏矩、率意为之的“逸品”画,绝不同于某些只会一味逞强使气之徒的信手涂鸦之作。因为能达于逸品,是有着坚实的艺术功底的,在它的构成中处处体现着传统绘画的精旨,诸如六法六要,三品九格,迁想妙得,传神阿堵,书法精髓,诗文妙义,以及在画面组织上的计白当黑,以简驭繁,虚实相生,疏密两当……而这一切又都植根于画家的内养外受,励志修能,以及可钦多敬的操行人品。好画是画家用“心”观察,用“心”体悟,用“心”画成的,所以欣赏这样的画时,也要用“心”去解读,去品味,而不是只用眼去看。现在有些人只看到了工笔画的精微,写意画的奔放,忽略了其创作性和文化内涵。不了解意识和学养决定着绘画的表现形式、技能和技法,从而也就不明白艺术创作在青年时比的是天资,中年以后比的则是修养品德和看待生活的态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画如其人”,“文如其人”,“知其人,才能解其艺”的道理所在。总之,绘画的至高境界是“万物入目皆从我,举世同怀尽归心”。那是一个情意相谐、天人一体的世界,无论画什么,或是怎么画都可做到不为物役,不受法拘,信手写来,头头是道,既顺乎心意,又合于自然。这就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念而衍生出来的传统绘画特有的创作宗旨与审美追求。

线描人物 刘金贵

线描人物 刘金贵

图1-4 人体 刘金贵

人体 刘金贵

人体 刘金贵

猜你喜欢

逸品境界画家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逸品:一个绘画审美转向的标志性范畴
益州七友瀞园展——“益州”与“逸品”
奇趣为宗 反常合道——浅谈紫砂作品“逸品提梁壶”的创作
浅析“逸品”论与文人画
酷炫小画家
品“境界”
慎独的境界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