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箬包梨种质资源的调查、筛选与开发利用
2011-07-30王涛滕元文陈正连黄雪燕陈丹霞陈国平
王涛,滕元文,陈正连,黄雪燕,陈丹霞,陈国平
(1.浙江省温岭市农业林业局,浙江温岭317500;2.浙江大学园艺系,浙江杭州310029;
3.温岭市城南镇农业服务中心,浙江温岭317515;4.温岭市城东街道农业服务中心,浙江温岭317500)
温岭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温黄平原,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3℃,年平均降雨量1 659.4 mm,无霜期约251 d,年相对湿度8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梨是温岭的传统果树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因当地梨农多用6~8张箬竹的叶片制成袋子,在梨幼果时套上以防止虫害,故将按此法生产的果实通称“箬包梨”。清代已形成“肖村箬包梨”的地区性名产,20世纪70年代箬包梨生产达到鼎盛时期,成为温岭主要果树之一。改革开放后,因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和品种结构调整等因素,箬包梨生产逐渐萎缩。进入21世纪后,随着消费者的返璞归真,对箬包梨等地方特色品种愈加青睐,市场价格比目前推广的翠冠等品种高出数倍。因此,调查、筛选和合理开发当地梨种质资源,对促进梨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意义。
1 调查与试验方法
以浙江省温岭市和周边区域为调查区域,以查阅文献资料、走访当地居民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于2006-2007年采用踏查法对全市梨地方品种种质资源的分布与现状进行调查。并以城东街道乌龙岙村为重点调查对象,测定各地方品种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08年在温岭市国庆塘梨园进行寄接[2],统一进行生物学性状观察,并测定各品种纵径、横径、果柄长度、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Vc和石细胞含量等果实性状进行品质综合评价、筛选。
2009年以市场上销售的时令梨果(砀山酥梨、黄冠梨、丰水梨和鸭梨)为对照,对筛选品种进行品质评价。评价指标分为品尝评分和品质指标测定,品尝评分满分为10分,内质分和外观分各为5分,由5名试验人员进行综合评分,取平均值;品质指标包括单果重、TSS、可滴定酸和固酸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箬包梨栽培历史与现状
温岭箬包梨的种植距今至少有470年的历史。据明(嘉靖太平县志.食货志)(1540年)记载,太平县(即温岭县)境内果类有梅、桃、杏、梨、枇杷、桔、橘、橙、朱栾、杨梅、樱桃、栗、柿、枣等20多种。1992年出版的《温岭县志》记载:梨,1949年仅有10 hm2,总产量32.5 t,主栽品种是青屿梨、肖村箬包梨等,均属砂梨系统。1959年引进黄蜜梨、乐清蒲瓜梨等新品种,在石粘、江厦、琛山、大溪、照洋等地栽植[3]。20世纪70年代箬包梨生产达到鼎盛时期,据1973年浙江省农业统计资料记载,温岭梨栽培面积160 hm2,产量125 t,栽培面积占温岭果树总面积的39.3%,仅次于柑橘,成为温岭市最重要的水果之一。改革开放后,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包干到户后的“箬包梨”丧失了生产资料集约化经营的优势,因数量少、效益不稳定等因素逐渐被荒废或被其它树种替代,产业逐渐衰弱,到2001年全市梨树栽培面积108 hm2,其中“箬包梨”等晚熟品种只有52 hm2。目前只有太平街道后应村、城东街道乌龙岙村、城北街道南山村和城南镇横溪村等地还有少量栽培,总面积20 hm2。在栽培农艺上,各地差异较大,如在套袋材料选择上,从传统的箬叶、70年代大量应用的水泥纸袋一直到现代的商品纸袋均有应用。商品梨的品质差异也大,往往出现肉质粗、酸味和涩味重等品质缺陷。其中城东街道乌龙岙村仍采用传统的栽培方式,树冠高大,可达10 m高。幼果期用箬叶袋或纸袋套袋以防止虫害,是温岭市唯一还沿用箬叶袋套袋的地方。其他地方的箬包梨产地品种结构基本一致,都是以蒲瓜梨为主栽品种,以大头梨为授粉品种,栽培上略有改进,会进行主干落头降低树冠高度,采用纸袋套袋等栽培措施。
2.2 箬包梨的主要种质资源
据目前实地调查的情况看,温岭箬包梨种质资源的数量及分布已日趋减少,且多呈自然放任生长状态,其中以城东街道的乌龙岙村种质资源最为丰富。该村在解放前就大量种植梨树,清代时就形成了“肖村箬包梨”的地方特产,是温岭最早种植梨树的地方之一。2007年调查共有9个品种(系),包括青屿梨、猪心黄梨、小黄梨、云和梨、白头消、酸黄梨、箬包梨、蒲铜梨、棠梨(表1)等,其中有1株棠梨已有200余年树龄,被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列为温岭市古树名木(编号浙JC136)。其中主栽品种青屿梨引自原温岭县青屿乡,云和梨引自浙江省云和县,其他品种的来源已无从考证,命名的方法也多根据其果实的形态或品质特征。
表1 温岭市城东街道乌龙岙村2007年梨种质资源的果实性状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推断,温岭箬包梨并非是单一的一个梨品种,而是一个地域性的品种群,这与云和雪梨的称谓是相似的[4]。更准确地说,箬包梨是一种以栽培农艺命名的商品名。传统上用箬包梨作称谓的不光温岭,浙江省龙游县[5]、江苏省溧阳县在历史上均有这样的称谓。
由于栽培历史悠久,各地在同品种的称谓上产生差异。最显著的是箬包梨的主栽品种,在乌龙岙村被称为青屿梨,在后应村被称为箬包梨,在南山村叫做蒲瓜梨,在乐清大荆也叫消梨,在乐清雁荡则又被称为雁荡雪梨。我们经过采集并观察,发现他们是同一个品种(系)。青屿梨是以引进地域命名,因为其引自青屿乡;蒲瓜梨是以果实形态命名,因为其果实外观形状如同蒲瓜;箬包梨则以栽培农艺命名,因为其果实采用箬叶制袋进行套袋;消梨以其食效来命名,因为其果实具有消暑降火的功效;而雁荡雪梨是以产地命名。相对来说,蒲瓜梨的称谓名气更大,武汉种质资源圃保存的该种质就以这个名字记载的。另外,乌龙岙的蒲铜梨和后应村的大头梨以及乐清大荆的人头梨也是同物异名的,这个品种是作为蒲瓜梨的授粉品种进行应用的。
2.3 箬包梨的品质评价、筛选
从统一寄接的箬包梨各品种(系)果实的品质检测结果(表2)可以看出,温岭箬包梨种质资源均为晚熟品种。成熟期集中在9月份,其中以云和梨成熟期最早(9月上旬);果形较大。除棠梨外,其他各品种均属于大果形的品种(系);含糖量较高。除蒲铜梨和棠梨外,其他各品种均超过11%。从综合品质看,各品种以青屿(蒲瓜)梨品质最好,其果实呈倒卵形,平均单果重541.2 g,果皮黄绿色,套双层袋后呈黄褐色,果点大,萼洼、梗洼广而深,果柄长3.95 cm;果心小,呈纺锤形,心室5个,有种子5~11粒。果皮中厚较粗,果肉白色,肉质稍粗、松脆,汁极多,味甜酸适口,略有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2.6%,可滴定酸0.224%,石细胞含量0.71%,Vc含量23.9 mg·kg-1。表现出成熟晚、果实特大、果心小、风味浓郁、品质优、耐贮藏、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云和梨次之。而棠梨果形最小,硬度和石细胞含量最高,品质低下,当地都采果实煮熟后再食用(俗称“饭熟梨”),但Vc含量较高。蒲铜(大头)梨尽管品质一般,但却是一个很好的大果型种质资源,在栽培管理较好的条件下,单果重可达2 500 g,且果形端正,外观漂亮。
为进一步评价蒲瓜梨的果实品质,我们选购市面上当令梨品种进行比较。蒲瓜梨风味浓郁、肉质松脆较细、水分较多、甜味适中,内质评分为2.8分,列第1位;其次为黄冠梨,其肉质较软,水分较少,有少量酒精味;砀山酥梨肉质较软、水分中等、品质参差不齐、有酸有甜;鸭梨肉质松脆、水分中等、口味淡、甜味少;丰水梨过熟,肉质软绵,甜味很浓,水分少。而外观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黄冠梨、丰水梨、蒲瓜梨和鸭梨、砀山酥梨。综合评分则以黄冠最高,其次为蒲瓜梨、丰水梨、鸭梨和砀山酥梨(表3)。
表2 温岭市国庆塘梨园2008年梨种质资源寄接果实的品质表现
表3 蒲瓜梨与时令梨品种的品质对比
而从测定的品质指标看,蒲瓜梨的果形最大,由于高糖高酸,固酸比反而最低,与目前推广品种的纯甜型如丰水梨等差异很大。但这又与品尝的评分结果不一致,证明单纯的甜味难以使食用者产生良好的口感,反而蒲瓜梨高糖高酸甚至淡淡的涩味更能刺激人的味蕾并产生良好的口感,也就是“风味浓郁”的口感,这也是选育推广地方特色品种的价值所在。
3 开发与利用
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和评价是育种的基础。从调查的结果看,温岭箬包梨种质资源的数量及分布正日趋减少,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已是刻不容缓的工作。首先,应该对原有的产地如乌龙岙村进行原产地保护,建立温岭箬包梨原生地种质资源保护区,以“赏梨花、品梨果”为主线结合观光旅游加以开发利用。其次,异地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圃,保存已经发现的箬包梨种质资源,如蒲瓜梨、云和梨、大头梨等;同时,以筛选出的优良地方品种(系)和目前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为亲本进行育种工作,重点选育风味浓郁、果形大的晚熟品种,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而对蒲瓜梨等优良地方品种要加强优良单株筛选和繁育推广。栽培上采用现代管理技术,通过矮化或棚架栽培,提高抗风性能,减少沿海地区台风损失;加强肥水管理,通过良好的管理提高果实品质,达到最理想的食用风味。另外,通过寄接技术也可以显著提高蒲瓜梨等地方品种的果实品质,使其既保留了传统品种的风味特征,又增添了现代品种的品质优势,尤其在肉质上大有改善,表现出肉质松脆,汁液丰富,糖分含量高,风味浓郁可口等特点。同时,实现梨树一年两次采收,延长了果品供应期,增产、增效十分明显[6]。因此,结合寄接技术在现代商品化梨园进行规模生产也是地方品种得以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1]王涛,戚行江,陈国平,等.温岭市杨梅种质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J].浙江农业科学,2008(4):412-414.
[2]陈丹霞,王涛,平新亮,等.蒲瓜梨适宜果袋的筛选[J].浙江农业科学,2009(3):475-476.
[3]温岭县志编纂委员会.温岭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4]蔡丹英,潘芝梅,王涛,等.浙江省南部地方梨品种的SSR和AFLP遗传多样性研究[J].核农学报,2010,24(2):243-248.
[5]曹炎成.龙游县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果业信息,2007,24(2):23-24.
[6]王涛,黄雪燕,陈丹霞,等.梨寄接两熟高效栽培试验[J].中国果树,2010(3):51-53.